|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西欧文艺复兴启动后,1582年(明万历十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来到中国,他在明朝万历年间(1605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内有《信而步海,疑而即沉》等四篇文章。提出用意大利文字的字母,拼写汉字读音(近似音),即用意大利语,音译汉字的读音。罗常培根据文章里的汉字对照拉丁字母,整理出汉语的26个声母和44个韵母的“汉语拼音方案”。
1626年法国人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部最早用音素文字给汉字注音的字汇。即用法文字母,音译汉字读音(近似音),他的拼音方案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人称“利、金方案”。
清朝末期,英国驻华使馆的公使威妥玛,在任职期间,为了外国人(主要是使用英语的人)便于学习和掌握汉语p汉字,先后写成《寻津录》(1859)和《语言自迩集》(1867)两部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威妥玛”模拟满州贵族的语音系统,制订了“英文字母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即用英文字母,音译汉字读音(近似音)。这个方案以后被普遍用来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等,一般称为“威妥玛式拼音”。这个“威妥玛拼音”方案里,缺少中原汉语里的“积”、“漆”、“西”三个尖音、“鹅”舌根音,“捱”复合韵母、等几种“音型”。所以,不能完全地音译中原汉语的语音(近似音)。
这些外国人,用他们的拼音文字的字母,音译汉字读音(近似音)的方法,启发了中国人把汉语的语音分解成“声母”和“韵母”,并且发明一种表示汉语“声母”和“韵母”的符号,使用拼音的方法,给汉字注音。这种方法,比从前的“切音”,既易写,又易学。所以,从此代替了“切音”方法。
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击碎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第一次睁开眼看世界的中国文人,突然发现与西方相比,我们这个老大帝国竟然已落后如许。国家的落后是科技的落后,科技的落后缘于教育的落后。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重新审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文化了。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所以,这种审视,自然包括了汉字楷体系统。
中国的一些文人,看到西方一些国家的科学技术先进,就以为他们一切都先进。全盘接受了西方片面的错误的“语言文字学”。他们也同时看到,西方拼音字母文字只要会说就会写(事实也并非完全如此),国民识字率很高;而汉字独立于语言之外,笔画繁难,致使中国的文盲率达到98%以上。于是就认为教育落后盖因汉字太难的缘故。于是就认为拉丁字母文字比汉字先进(其实是不可类比的),因此,就提出改革汉字,企图用罗马字母组成“汉语拼音文字”来替换汉字楷体系统。
中国人向外国人学习了“拼音原理”,把汉语的语音分解为“声母”和“韵母”,并用表示“声母”和“韵母”的符号,来给汉字注音,从而取代了使用2千年的“汉字切音法”,的确是一个进步。但是,要用“汉字注音符号”组建新的汉字,来更新汉字楷体,就是“邯郸学步”了。因为汉语是“语音多载的语言”,存在大量的“同音异词”,纯拼音字母组成的“汉字”,是不能区分这些“同音异意词”的。
1892年,一个名叫卢戆(zhuang 去声)章的福建青年,经过十年的努力,写成了一本名为《一目了然初阶》的书。这是第一套由中国人自己制订的汉语拼音方案,卢戆章把它称为“切音新字”。他认为通过这套方案,可以做到“字话一律”。从而“省费十余载之光阴,将此光阴专攻算学,格致(物理)、化学、以及种种之实学,何患国不富强也哉”。但当他把这套方案提交给清政府后,却遭到了众人的嘲笑。虽然,卢戆章的“切音新字”没有得到推广,但是一场“切音字运动”却徐徐拉开了大幕。
《官话合声字母》、《赠订合声简字谱》、《中国音标字》。。。。。。在清朝行将灭亡的最后十几年中,各种拼音方案不一而足。
1908年,“改革派”吴稚辉(吴敬恒)发表文章,鼓吹废除汉字、汉语,采用世界语。“保字派”的代表张炳麟,对其进行了批判,反对废除汉字、汉语、采用世界语的主张,提出为使汉字好学,可以减省某些汉字的笔画和创造一套为汉字注音的拼音方案。
在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一文。该文被视为近代简化字运动的开端。
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初步胜利,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民国”成立之初,新政府就立即着手普及国民教育。但汉字繁难,方言繁杂,两个拦路虎使新政府犯了难。于是,也把目光投向“切音字运动”。
1913年2月25日,“读音统一会”在北平(今天的北京)召开,各省纷纷派代表参加。此次大会的宗旨明确:审定国音,采定字母。然而,会议进行得并不顺利。在审定汉字的读音时,代表们便吵作一团,经过一个多月的论证、调解,终于审定了6500多个汉字的国定读音。 而在采定字母的工作上,分歧更加无法调和。汉字笔画式的、拉丁字母式的、速记式的,甚至豆芽式的字母,千奇百怪。制订者更是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议长吴敬恒不无辛酸地写道:“无非人人想做仓颉,人人自算衣,几乎也无从轩轾,也无从偏采哪一种。”
就在各种方案争论不休的时候,鲁迅等人提议,能否采用审定字音时用的“记音符号”。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会议对这套汉字笔画式的符号加以修改,定名为“注音字母”。
“读音统一会”按照“保字派”的意志议定了汉字笔画式的拼音方案――“国音”(后来叫做“老国音”),出版了《国音字典》,灌制了发音唱片,推广了“北方大众普通话”(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州音,西周称雅言、晋代称通语、明清叫蓝青官话――就是西起陕西蓝田,东到山东青州的黄河流域的大众话)。两派的第一次争斗,“保字派”取得胜利。到新中国成立时,这套“注音字母”已经作为识字的辅助工具在民间使用了4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