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96|回復: 0

[論史] 试论宋代的“江湖社会”(3)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1-9-12 01: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华文史网
集结重兵的同时,宋廷又建立起一个空前庞大的中央集权制官僚政府,并颁诏“令自今诸州岁收税租及`榷货利、上供物帛,悉官给舟车,输送京师。”也就是说为了加强中央财政控制,天下的供赋物资都要不惮烦难,先运至京师汴梁,然後再“回纲转输外州”。[11]因此继续後周工程,建成了以开封为中心、以汴河为枢纽,进而连接西北与东南江河之水运纲,河北、陕西、河东三路局部地区之可通水运者,亦有相应设施,并注意水陆联运之利,以向开封漕运粮食。汴京漕运盛时,诸州岁造运船三千多艘,岁运粮食六百万石。四方特产珍异,纷至沓来。京师经济之繁盛,文化之发达,与水上交通之便利关系至为密切,这无疑构成了北宋都市繁荣的坚实基础。如此庞大的漕运体系,造成了人流物转的空前繁盛,足以造成一个广阔的“江湖”空间。後世隐性社会由“漕帮”而起,绝非偶然。[12]


    范镇《东斋记事・补遗》说:
    “钱m进宝犀带,太祖顾谓曰:‘朕有三带,与此盖不同。’m请宣示。上曰:‘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m大愧服。”


    可见赵匡胤对于经营汴梁运河的得意。“工商外至,络绎无穷”的确为汴梁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首先是邸店住宿、货物存放问题。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三言,负责浚汴的北周大将周景理解柴荣意图,首先“踞汴流中要,起巨楼十二间。方运斤,世宗辇辂过,因问之,知景所造,颇喜赐酒,犒其工,不悟其规利也。景後邀钜货于楼,山积波委,岁入数万计。今楼尚存。”[13]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九也明说周景威起楼有假公济私之嫌,“实所以规利也”。[14] 不仅如此,还有以供房出租,私人获利者。“景德中(998~1007年)有司言京师民僦官舍,居人获利多而输官少,乞增所输,许夺赁。若人重迁,必自增其数。上曰:岂不太刻耶?先帝屡常止绝,其申戒之。” 蔡襄曾有《乞罢晏殊宰相奏》言:


    “臣窃见宰臣晏殊,自登枢府,及为宰相,首尾数年,不合奇谋异略,以了国事,唯务私家,营置资产。见於蔡河岸上,托借名目,射占官地,盖屋僦赁。以宣借兵匠外,多占外州军人,日夕苦役,怨之言,闻於道路。”[15]


    可见京师的大官僚也参与了这种“射利”的勾当。正是这种优惠政策,使汴梁迅速繁华起来。同时都市的市集和最繁华的商业区域,也作为漕运向都市内部的延伸而沿河散布,彻底打破了坊里制度的封闭格局,深刻影响了汴梁城市续後的演进。沿汴设市的好处,是在商业之外还连带加工业的繁荣。比如饮茶已是北宋普遍习俗,尤其末茶为百姓日需,《宋史・食货志下六》云:


    “元丰中,宋用臣都提举汴河堤岸,创奏修置水磨。凡在京茶户擅磨末茶者有禁,并许赴官请买。而茶铺入米豆杂物揉和者募人告,一两赏三千,及一斤十千,至五十千止。商贾贩茶应往府界及在京师,须令产茶山场州军给引,并赴京场中卖,犯者依私贩腊茶法。……崇宁二年,提举京城茶场所奏:‘绍圣初,兴复水磨,岁收二十六万余缗。四年,于长葛等处京、索、水河增修磨二百六十余所,自辅郡榷法罢,遂失其利,请复举行。’从之。……四年,收息四百万贯有奇,比旧三倍,遂创月进。”


    仅此一端,即知漕河两岸加工业之发达,以及榷税利于国用之便。《东轩笔录》还描述了另一个细节:


    “汴渠旧例十月闭口,则舟楫不行。王荆公当国,欲通冬运,遂不令闭口。水既浅涩,舟不可行,而流冰颇损舟楫。于是以脚船数十,前设巨碓,以捣流冰。而役夫苦寒,死者甚众。京师有谚语曰:‘昔有磨磨浆水,今见碓捣冬凌。’”


    可知汴河漕运作为都市的支持供应体系,已经到了须臾不可脱离的程度。随着的人员幅集,城市扩大,原先在外城的十三间房、大相国寺和州桥一带,反而成为汴京中心最繁华的地带。[16]这样汴河不但成为漕运向都市水系的延伸,而且成为都市交通运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北宋城市建设的又一项重大突破,并且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坊里制的商业布局,造成汴梁异常繁华的又一直接原因。讨论汴京突破坊里制度的中外论文很多,但大都是从城市制度的改变立论,却没有充分考虑到发生这种改变的经济因素。《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情景所以沿汴河展开,不仅是绘画构图的需要,更反映着汴梁城市商业格局水陆并行的生动现实。[17]




[1] 载《日本学者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中华书局1992年出版。
[2] 《新唐书・忠义・张巡许远传》评赞。
[3] 同上,170-171页。
[4] 《五代会要》卷二六《城郭》《册府元龟》卷一四〈帝王部・都邑〉亦有记载,文字稍有不同。
[5] 《资治通鉴》卷二九三,二九四。
[6] 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三。
[7]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高等院校内部交流讲义,转自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页275页注释⑤)。
[8] 《宋史・食货志・漕运》。
[9] 《宋史・兵志一》:“禁兵者……皆以守京师,备征伐。”陈师道《上曾枢密书》:“开封无丘山川泽之阻,为四战之地,故太祖以兵为卫,畿内常用十四万人。”(《宋文鉴》卷一百一十九)以此观之,开封为首都的选择,忽略了‘四战之地’的战略劣势,正是宋代重商主义建国方略的产物。
[10] 《宋史・志・河渠三》。
[11] 《宋史・食货志上・漕运》:“两浙既献地,岁运米四百万石。所在雇民挽舟,吏并缘为奸,运舟或附载钱帛、杂物输京师,又回纲转输外州,主藏吏给纳邀滞,于是擅贸易官物者有之。”是官僚体制运转不灵,故转输者须以官船挟带私货规利的证据。
[12] 李世瑜、吕宗力、栾保群为提倡“社会历史学(Social History)”,曾编选了一套《民间秘密结社与宗教》丛书(河北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辑入20世纪30-40年代著作多种。其中关于青帮的起源说法不一,孙悦民《家理宝鉴》以为起于安徽安庆,後讹为“安清帮”;朱琳《洪门志》以为源于乾隆时“漕运不靖,粮运不行”;生可《青红帮黑幕》言青帮源于乾隆时“运粮船只屡遭寇劫”;陈国屏《清门考源》则以为是由康熙年间“漕河各岸夫役结合一团体曰粮米帮”转化而来;李子峰《海底》说哥老会起于同治间湘勇撤营,在湘水袭劫两广总督李某之弟的财务百余船。而以天津社科院李世瑜之《青帮早期组织考略》最为明晰。(载《会党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87年出版,286-303页。)这些说法大都基于民间秘密会社“不立文字”的口头传说,但都不约而同地归结到漕运问题。我以为固然渊源有自,但都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宋代以来中国庞大的漕运,仅仅依赖官僚体制,是不能满足其贡赋以外民间商贸千差万别需要的,必然会产生相应的非政治性支持体系和协调机制,以及由此而至的更大公共社会空间。
[13] 如何处理“十三间楼”规模“逾制”的问题,是周世宗推行“重商主义”的一个证明。这处所在後来成为“大东京地区”的中心。《宋会要・舆服、臣庶服》规定“天下士庶之家,凡屋宇非邸店临街市之处,毋得为四铺作、闹斗八”,对临街铺面房的建筑规制实行了特别优惠的政策。杨宽对此的分析是令人信服的,参该书283-284页。
[14] 曾巩《隆平集》卷三。
[15] 《全宋文》第23册,672页。
[16] 参《东京梦华录》卷二“宣德楼前省府m宇”、“州桥夜市”、“大内前州桥东街巷”、“相国寺内万姓交易”诸条,此凡谈汴京繁华者例皆引之,故不赘。
[17] 研究《清明上河图》与汴梁城市面貌的专著有多种,杨宽综合其说,以为“先描绘东水门外虹桥以东的田园景色,有些是墙身很矮的草屋,有些是以草屋和瓦屋相结合而构成的一组房屋。接着描绘的是汴河上的‘市桥’及其周围的街市。再进一步又描绘到城门口街市以及十字街头街市的情景。其中还用三分之一篇幅描绘了这一段汴河的航运。”“画中的市桥……多数研究者认为这是东水门外七里的虹桥,这是可信的。”(参该书316-317页)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