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38|回覆: 0

[史學] 夏商周斷代工程(4)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0-11-16 13: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百度貼吧 > 夏朝吧
    在對偃師商城小城內採集的系列樣品進行了測定,測得其年代數據爲公元前1610至前1560年,再結合文獻中有關商朝積年的記載,推定夏商分界爲公元前1600年。  

    自商湯滅夏到陽甲共10代19王爲商前期。據地層關係及出土器物可知,偃師商城與鄭州商城都是商人滅夏後所建的最早商城,兩城始建與使用期基本同時或略有先後。其他幾處已發現的商代都城遺址的年代邏輯關係是:小雙橋遺址--三家莊遺址--東先賢遺址。如果能建立上述遺址的考古文化序列,並測定其年代,則可大致建立商前期年代框架。  

    說起夏代,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在中國幾乎無人不曉。在陝西韓城的黃河龍門,有傳說禹鑿龍門的遺蹟,河邊還有建於元代的大禹廟,前往參觀拜謁的人絡繹不絕。但是夏代到了歷史學家的筆下就不一樣了。本世紀初,部分學者曾懷疑過夏代的存在,有人甚至認爲禹是神話中的動物。40O0多年前的夏代,被濃厚的歷史迷霧所籠罩。  

    "斷代工程"夏代年代學研究按文獻學、考古學、天文學三條技術路線進行。在文獻資料方面,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和出土於戰國時期魏襄王墓中的【竹書紀年】中都說:夏代傳禹至桀,經歷14世17王,共400多年。  

    多年來,考古工作者在文獻記載的夏人活動主要區域--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進行了大量考古勘察和發掘工作。斷代工程啟動以前,考古界已將目標集中在河南省西部的龍山文化和偃師二里頭文化。在對河南偃師二里頭夏文化遺址的再次發掘中,發現了有上下5期連續疊壓的文化遺存,時間跨度達520多年。大多數專家都認爲,二里頭文化1至4期都是夏代主體文化,而早期夏文化還需要從二里頭1期往上追溯到河南嵩山南北的龍山文化晚期。  

    據文獻所載,河南嵩山以南的登封告成鎮曾是夏禹所居之陽城,而其東南的禹縣則是禹之子夏啟所居之陽翟。建國以來,考古工作者在登封告成鎮西側發掘了王城崗遺址,在禹縣北側發掘了瓦店遺址。承擔夏商周斷代工程專題任務的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於1997年春進行新的發掘,發現有的文化層早於二里頭文化,獲得可供測年的樣品200多件,爲探索夏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據。  

    對於夏文化的界定還有一個重要的線索,即【尚書・胤征】篇中有關夏代仲康日食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錄,在年代學研究上有重要意義。工程對夏文化中心洛陽地區在公元前2250年至前1850年共400年間的可見日食進行普查性計算,再考慮文獻記載中,仲康日食發生在"季秋"等因素,篩選出4個可能年代數據,作爲夏初年代的參考。"斷代工程"在天文學上還設置了"禹伐三苗天象研究"專題,以配合夏年代學的討論。【墨子・非攻下】載,禹伐三苗時曾出現"日妖霄出"的怪異天象,古本【竹書紀年】則釋爲"日夜出,晝日不出"。學者們認爲,所謂"日夜出"可能是指傍晚時分發生的日食。當日食發生時,日食帶東端點附近看到的是"天再昏"現象,日食帶西端點看到的是"天再旦"現象。經研究,禹伐三苗的地點在今湖北江漢平原一帶。工程結合這一地區,對當時可能出現的"日夜出"天象進行了推算,獲得了一組參考數據。再與文獻、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綜合對比,最後推定夏王朝的始年應在公元前2070年。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我國首次實施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大型科研項目,並被評爲"199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之一。工程到目前爲止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是對中國古史研究的一個最新和最全面的總結。"斷代工程"每一個年代數據的獲得,都有多學科因素的支持。如果從某一側面去看,或許還有可商榷之處,但在總體上一般已難以撼動。比較埃及、兩河流域古文明年代學建立的情況,夏商周斷代工程所獲得的年表,有更值得自信之處。  

    雖然這份年表代表了本世紀我國學術界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但不是"最後的真理"。但無論如何,這份20世紀中國歷史年代學研究的總結,將成爲下個世紀的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起點和基礎。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