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54|回復: 0

[史學] 七至十世纪西藏高原通其西北之路(五)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1-15 15: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国史探微

有的学者认为奇特拉尔虽然曾被 哒征服,但仍然宗奉佛教;而且,A师一名可能意味着该地曾是曷萨(Khasa)人之土,他们是一个强大的部族,曾远远地向东扩张(耶特玛1989:39)。在奇特斯地区曾经发现了大量公元五世纪的铭文,都是有关曷萨酋长的部落国家(Khasarajagana)的。于是,巴基斯坦的著名学者A. H. 达尼博士说:“很明显,曷萨人曾定居此地,且至少从旃陀罗笈多(约公元前321―前297)时代到公元五世纪在奇拉斯地区有他们自己的一个国家”(达尼1991:117-118,142)。但是我认为,所谓的曷萨人或许可以同今天的卡拉什(Kalash)人勘同。我们前面提到,卡拉什人是生活在奇特拉尔西面兴都库什山中的一个非穆斯林少数民族,其起源由来迄今仍有许多争论。有一种传说认为他们是当年亚历山大远征军的后裔。确实,当1993年我考察他们的村庄时,见到这些金发碧眼皙面的山民,可以肯定是所谓“雅利安”人种。不过我想,他们也可能是其他白种人的后裔而不一定和亚历山大东征有什么关系。比方说中国古代史书所记的塞种(Saka),他们原是中亚的一个古代部族,约公元前二世纪向南迁徙,奇特拉尔正在他们南迁的道路上。如前所述,卡拉什人有可能是吉尔吉特河和马斯土季河上游那些岩画的主人,可见他们在古代也曾分布既远且广。但若果真如此,他们真的曾经信过佛教吗?因为我们在邦布列特村曾见到卡拉什男人的祭祀场所,那分明是一个拜火祭坛:石头砌成的方形祭坛上有大量烟熏火燎的痕迹,旁边还有几堆用于燃火的树枝。总之,这还是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汉文史料说,在唐代,w失密与中天竺曾扼制吐蕃向外交通的五条大道(《新唐书》卷221下:6256)。这五条大道除了上述大勃律经达丽罗川通A师以及从女国(大羊同)经w失密通谢 (Zabulistan,今阿富汗伽色尼一带)两道,加上吐蕃经泥婆罗或者经悉立(Se rib,今西藏亚东)、章求拔(今锡金)通中天竺的两道,还应有“食盐之路”从女国至北天竺(今印度旁遮普邦贾郎达尔)一道。食盐之路本来毋需经由w失密,但据慧超说:北天竺“为国狭小,兵马不多。常被中天及迦叶弥罗国屡屡所吞,所以依山而住”(《大正藏》卷51:976)。迦叶弥罗即w失密。实际上,从吐蕃通北天竺至少有两条路线:一条从女国经三波诃(Zanskar)、洛护罗(Lahul)和屈露多(Kulu)等国(《大唐西域记校注》卷4:372-374、408);另一条大致循象泉河/萨特累季河而下,经过古格、毕底(Spiti)及西姆拉等地。唐初贞观末年,沙门玄照经西域去天竺,适逢其国内乱,遂远跨胡疆到吐蕃。待贞观二十二年(648)王玄策以吐蕃、泥婆罗等兵马平定天竺之乱,玄照才由文成公主遣送北天(《大正藏》卷51:1)。玄照由吐蕃往北天^兰陀(Jalandhar,即贾郎达尔)之路,恐即循象泉河而下一线(王小甫1992:41-42)。
  当然,并非所有这五条大道都适于为吐蕃军队所利用。据汉文史料记载,由于气候的原因,吐蕃的军事进攻几乎总是选在秋冬季节进行,一到春天便因时疫而退兵。后来抓了唐朝俘虏来作战,吐蕃在夏季也能发动进攻了(《旧唐书》卷196下:5256;《新唐书》卷下216下:6098)。显然,吐蕃人自己不适应炎热的气候。我曾在考察中遇到一个藏族牧人,他仍然认为在山下养不活牦牛和绵羊,所以他以宁可住在高山牧场上,尽管那里经常笼罩在云雾之中。当我在巴基斯坦北部考察由奇特拉尔去白沙瓦时,才知道喜马拉雅山以南是何等的炎热:还没有完全出山,已经见到养水牛、种芭蕉,和我国南方一样。大概,这就是在奇拉斯一带的印度河谷根本没有藏文铭文的原因(达尼1983:132)。也就是说,古代的吐蕃人很少向南活动,他们在北印度的影响多半只是威慑性的。所以,对古代吐蕃与印度的经济、文化联系也不应估计过高。众所周知,吐蕃前弘期佛教最初还是从汉地传去的,而当时佛教在印度已经衰落了。而且,吐蕃佛教史早期的著名人物多半是传教的印度僧人,不象汉地佛教有众多舍生忘死的取经僧。所以说,历史表明,藏民族从一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就主要是同祖国大家庭其他各民族在一个共同的地域内活动,并同各族一道共同创造了祖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四、葱岭山区的南北交通

  前面说过,吐蕃从一开始就几乎总是和西突厥余众连兵在西域活动的;而且,尽管唐朝以重兵戍守安西四镇,吐蕃军队仍然绕道葱岭远远向北到了十姓可汗故地,那里是西突厥部众的中心,当然也是吐蕃与之连兵活动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葱岭南北的交通路线就成了“热线”(王小甫1992:129-130)。
  从突厥汗国时期起,在吐火罗与七河地区之间就建立了传统的联系(克里亚什托内1964:143、144)。从吐火罗经河中地前往北部草原,本来有一条古代东西交往的大道,玄奘西天取经穿越中亚就走的这条路,后来又被阿拉伯古典地理学家们详细记载、描述,称之为“呼罗珊大道”。不过,对吐蕃人来说,考虑到大食人对中亚的征服,应该更多地注意从南向北穿越葱岭山区的交通路线。
  据玄奘的说法,“葱岭者,据赡部洲中,南接大雪山,北至热海、千泉,西至活国,东至乌铩国,东西南北各数千里。”(《大唐西域记校注》卷12:964)活国(Walwalij)指今阿富汗昆都士,乌铩为今新疆莎车。但当慧超于公元727年经此回国时,骨咄(Khuttal,今塔吉克斯坦库利亚布)王虽为奉佛的突厥人,其国已属大食所管,“又从此胡国已北,北至北海,西至西海,东至汉国以北,总是突厥所住境界。此等突厥不识佛法。”(《大正藏》卷51:978)八世纪末,在悟空的回程中有这样一段:骨咄――拘密支――惹瑟知(Rasht)――式匿国(识匿)――疏勒(《大正藏》卷51:980)。看来,这是溯镬沙(Wakhsh)水而上穿越葱岭的一条路。这条路上的黄石(Sary Tash)是葱岭山中的一个十字路口:黄石本身地处大阿赖山山谷中,从这里向东可越葛禄岭去疏勒(今新疆喀什),向南越外阿赖山是五识匿诸国之地,向北翻过阿赖山进入拔汗那(今费尔干纳盆地)。由于这条路主要穿行于突厥人所据的高山牧场,无疑是为吐蕃所用的五俟斤路的另一条路线。
  在这样一条路线中,拔汗那为必经之地,所以其地位特别重要。我们在塔巴里的《年代记》中看到,突厥可汗经常都是从拔汗那出发前往河中或吐火罗的。
  据汉、藏两种史料的记载可知,当赞普弃隶 赞于公元712年成年亲政以后,吐蕃重新向西域展开了攻势:714年,支持西突厥十姓酋长都担反叛唐朝,都担被平定后,吐蕃亦于次年年初被击败;715年,吐蕃又支持大食人扶立的阿了达为拔汗那王,同年年底前再被唐军击败(王小甫1992:146-149)。尽管节节败退,至少在公元716年吐蕃还控制着葱岭南部(《大正藏》卷50:291)。这些史实表明,古代吐蕃人前往北部草原的路线,正是穿越葱岭山区之路。不过我认为,吐蕃军队由南向北经过拔汗那的道路并没有进入盆地,而只是穿过了盆地附近的西部天山山区,或者最多也只是从盆地边缘的丘陵地带经过,如同今天吉尔吉斯坦从奥什至比什凯克(伏龙芝)的公路到塔什库梅尔这一段。
  1993年夏天,当我乘车从塔什干经费尔干纳盆地前往奥什时,我发现尽管这一带的政治边界极为复杂(我经过了进出八道海关的检查!),但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自然环境却有明显的差异。属于乌兹别克的领土是温暖甚至有些炎热的平原,适于经营农业;而吉尔吉斯方面则是凉爽的丘陵和山区,尽管也种着一片片的烟草,但看来更适宜于经营牧业而非农业。于是我恍然大悟,古代吐蕃人经过拔汗那的地方,正是今天划归吉尔吉斯斯坦的地方。如前所述,吐蕃人不适应炎热的气候。另一方面,吐蕃军队来到拔汗那附近时,大食人已经征服了那个地区,吐蕃人不经斗争也不可能进入大食人的领地。仔细比勘汉文和阿拉伯文史料的有关记载,可以肯定,吐蕃人只是在大食军队由于其名将屈底波去世而撤退以后才成为阿了达的支持者的。所以,当唐朝军队应拔汗那王之请进攻阿了达时,吐蕃人实际成了大食人的替罪羊(王小甫1992:149)。
  虽然在唐朝于公元720年左右取得优势,尤其是722年小勃律成为“唐之西门”以后,吐蕃不得不转而向塔里木盆地东南寻找进入西域之路,至少到八世纪末以前,从南向北穿越葱岭之路又被吐蕃王朝利用了起来。这个时期,尽管直到公元790年安西四镇仍在唐朝手里,北部草原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姓葛逻禄于公元八世纪60-70年代之间从金山(阿尔泰山)地区南下,取代突骑施而成了“十姓可汗故地”的主人,他们与吐蕃、黠戛斯结成同盟,共同对抗漠北的回纥/回鹘汗国(744―840)。据史料记载,由于担心遭到回纥抢劫,吐蕃派往黠戛斯的使者不敢径直前往,而要留在葛逻禄等黠戛斯来人护送(《新唐书》卷217下:6149)。当时,东部天山以北是回纥汗国的势力范围,而黠戛斯活动的中心在今俄国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因此很明显,吐蕃、葛逻禄和黠戛斯同盟间的交通联系是经由穿越葱岭山区的路线来进行的。
  我在本报告第一节的开头说过,限于自然地理的原因,古往今来,西藏高原通其西北的道路主要有两条,然而,实际上我在本报告中研究了以这两条道路为主干的一个交通网络,它们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并使用着。只不过,我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初步的工作。对这些交通线沿途的古迹进行调查和保护的工作做得非常不够,我希望这些问题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注】本文完成于1994年3月,后来我对其中部分观点(主要是第二节)作了一些修改补充,见拙文《七、八世纪之交吐蕃入西域之路》,收在田余庆主编《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4~85页。

【参考文献】

缩略语:
GJ=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London
MRDTB=东洋文库研究部纪要。东京
ZDMG=Zeitschrift der Deutschen Morgenlandischen Gesellschaft. Leipzig.
白桂思1987=Beckwith, Ch. I. The Tibetan Empire in Central Asi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编《册府元龟》一千卷,中华书局影印本,1988年。
陈兆复1991=《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达尼1983=Dani,A. H. Chilas――The City of Nanga Parvat(Dyama). Islamabad.
同作者1985=ditto.“The Sacred Rock of Hunza”. Journal of Central Asia, vol.VIII, No.2(1985). Islamabad.
同作者1991=ditto. History of Northern Areas of Pakistan. 2nd ed. Islamabad:National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al Research.
《大唐西域记校注》=(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大正藏》=高楠顺次郎等编集《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正一切经刊行会(东京),1924―1934年。
杜勃罗文1978=(俄)尼・费・杜勃罗文著《普尔热瓦尔斯基传》(汉译本),商务印书馆。
弗兰克1926=Francke,A. H. Antiquities of Indian Tibet. Calcutta:Superintendent Goverment Printing.
噶尔美1975=Karmay,Samten G.“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Doctrinces of Bon”.MRDTB 33(1975):171-218.
海达尔1972=Haidar,Mirza Mahammad. A History of the Moghuls of Central Asia. Ed. By N. Elias, trans. By E. D. Ross. London:Curzon Press.
《汉书》=(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侯石柱1991=《西藏考古大纲》,西藏人民出版社。
《旧唐书》=(后晋)刘d《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
克里雅什托内1964=Kljashtornyj, S. G. Drevnetyurkskie Runicheskie Pamjatniki kak Istochnik po Istorii Srednej Azii. Moskva, 1964。
马克斯韦尔1971=《印度对华战争》(汉译本),三联书店。
米诺尔斯基1937―Minorsky, V. 1937. Hudud al-‘Alam:‘The Regions of the World.’A Persian Geogeaphy, 372A.H./982A.D. Trans. and expl. by V. Minorsky. London.
森安1984=森安孝夫《吐蕃の中央アジアM出》,金纱笱文学部论集・史学科篇,第4号,1984年3月刊,别刷。
山口瑞风1983=《吐蕃王国成立史研究》,岩波书店。
上原1937=上原芳太郎编《新西域记》(大谷家藏版)上、下,有光社。
《释迦方志》=(唐)道宣《释迦方志》,中华书局,1983年。
斯坦因1909=Stein, M. A.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1906-8”. GJ, 34(1909):5-36,241-271.
同作者1921=ditto. Serindia. 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and Westernmost China, 5 vols. Oxford.
《隋书》=(唐)魏徵等撰《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塔巴里《年代记》=Tabari, al-. Tarikh al-Rusul, wa-l-Muluk, 3 vols.(16 books). Leiden, 1964.
《唐会要》=(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排印本,1990年。
汤姆森1924=Thomsen, V.“Altturische Inschriften aus der Monglei, Ubersetzung und mit Einleitung”, trans. H. H. Schaeder. ZDMG(1924):124-175.
特勤1968=Tekin, Talat. 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通典》=(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
《通鉴》=(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
《王统世系明鉴》=陈庆英、仁庆扎西译注,萨迦・索南坚赞《王统世系明鉴》,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王小甫1992=《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维瑞尔1991=Verrier, Anthony. Francis Younghusband and the Great Game. London.
《西藏志》=《西藏志・卫藏通志》合刊,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耶特玛1989=Jettmar, Karl.“Introduction”. Ed. Karl Jettmar. Antiquties of Northern Pakistan:reports and studies. Vol.T:XI-LVII. Mainz.
《藏族简史》=《藏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