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79|回覆: 0

[論史] 東漢王朝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戰爭和安撫並用(3)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09-1-7 08: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歷史網
烏桓 鮮卑 東北各族
   
    東漢初年,烏桓常與匈奴聯結,朝發穹廬,暮至城郭,騷擾北方沿邊各郡。光武帝以錢幣、縑帛招服烏桓,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 封烏桓渠帥八十一人為侯王君長,讓他們率領部眾入居塞內,為東漢偵察匈奴、鮮卑的動靜。東漢在上谷寧城(今河北萬全境)復置護烏桓校尉,兼領鮮卑,並管理與烏桓、鮮卑互市事務。此後百餘年,烏桓叛服不常。靈帝時,上谷、遼西、遼東、右北平烏桓大人皆稱王。中平四年(187),前中山太守張純叛入烏桓,為各郡烏桓元帥,寇掠今河北、山東一帶。稍後,烏桓王蹋頓強盛。河北地區的吏民為避豪強混戰之禍,投奔烏桓的達十餘萬戶。
   
    東漢初年,鮮卑人常與烏桓、匈奴一起騷擾邊郡。光武帝末年,許多鮮卑大人陸續率部歸附東漢,東漢封他們為王侯,青、徐兩州每年給錢兩億七千萬以為常制。東漢擊走北匈奴後,鮮卑逐步向西發展,殘留的北匈奴人十多萬落,也自號鮮卑,與鮮卑人逐漸融合。從此以後,鮮卑趨於強盛。2世紀中葉,鮮卑部落大人檀石槐統一鮮卑諸部,檀石槐南抄東漢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余,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他把領地分為東、中、西三部,右北平(今冀東一帶)以東為東部;以西至上谷(今河北懷來)為中部;再西至敦煌、烏孫為西部,各置大人主領,總屬於檀石槐。鮮卑兵利馬疾,過於匈奴,連年寇擾幽、並、涼三州邊郡。光和四年(181),檀石槐死,鮮卑分裂,力量漸衰。
   
    在松花江流域,居住着以農業生活為主的扶餘(即夫余)人。扶餘有宮室、城柵和監獄、刑罰,蓄養奴隸,盛行人殉,已進入了奴隸制社會。光武帝時扶餘遣使奉貢,順帝時扶餘王來朝京師。扶餘東北今烏蘇里江流域有挹婁人,受扶餘貴族控制。挹婁人穴居山林,以農業生活為主,好養豕,階級分化不明顯。
   
    扶餘東南鴨綠江流域的山地,聚居着能歌善舞的高句麗人,據說是扶餘人向南發展的一支。相傳朱蒙在忽本立高句麗國,後人遷丸都城(或謂國內城,今吉林集安)。漢武帝時,設高句麗縣,屬玄菟郡。漢光武帝時,高句麗使臣曾至京師奉貢。高句麗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其社會中已出現了明顯的階級分化。
   
    羌
   
    東漢王朝同羌人的戰爭 王莽末年,羌人大量入居塞內,散布在金城等郡,與漢人雜處。他們苦於官吏和豪強的侵奪,常常起而反抗。東漢於涼州置護羌校尉,並屢次派兵鎮壓羌人的反抗,把一部分羌人向東遷徙於隴西、漢陽、扶風等郡。
   
    安帝永初元年(107),東漢撤回西域都護和西域田卒,並徵發金城、隴西等郡羌人前往掩護。羌人害怕遠戍不還,行抵酒泉時紛紛逃散。東漢郡縣發兵邀截,並搗毀沿途羌人廬落,羌人多驚走出塞,相聚反抗。他們久居郡縣,沒有武器,只是用竹木當戈矛,用板當盾,屢次打敗了東漢軍隊。武都、北地、上郡、西河等地羌人一時俱起,東攻趙、魏,南入益州,進擊關中,截斷隴道。各地的漢軍和地主大修塢壁,企圖節節阻拒,但羌人仍然所向無敵。永初五年,一部分羌人進至河東、河內,迫近洛陽。東漢詔令魏郡、趙國、常山、中山修築塢候六百餘所,以備羌人。沿邊的隴西、安定、北地、上郡,紛紛把治所內徙,同時還割禾拆屋,強徙居民。被迫遷徙的人流離失所,隨道死亡,有許多人同羌人合作,武裝抗拒東漢的官吏。漢陽(治今甘肅天水西北)人杜琦、杜季貢、王信等聯合羌人,起兵反對東漢統治,成為羌人隊伍的首領。羌人的反抗鬥爭持續了十二年。在這次戰爭中,東漢所耗戰費達二百四十多億錢。東漢王朝經過這次大震盪,根基動搖,內地的農民暴動也此起彼伏地相繼爆發了。
   
    順帝時,涼州、并州羌人又相繼發動反抗鬥爭,延綿十年之久,到順帝末始平息,東漢所耗軍費又是八十餘億錢。
   
    桓帝延熹二年(159)以後,各地羌人又相繼對東漢進行了反抗鬥爭。東漢王朝用皇甫規、張奐等人領兵作戰。皇甫規、張奐主張招撫羌人,並且懲治羌人所怨恨的貪虐官吏,羌人先後歸服的達二十餘萬人。歷史,黃金,佛學,股票,港股,恆指,外匯,詩詞,古玩,楹聯對聯,Chinese History5 c! O’ p% u: x; _9 y+ E
   
    在羌人的反壓迫鬥爭中,羌人貴族分子和東漢軍隊同樣燒殺搶掠,戰火所及,羌人漢人同受摧殘。漢人或被迫當兵,或死徙流亡,以至生產凋敝,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惡果。桓帝初年的童謠反映這次戰爭破壞的情況說:『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丈人何在西擊胡。吏買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胡。』從此以後,農民暴動更為激烈,東漢王朝也日益臨近崩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