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57|回復: 1

[婚庆礼仪] 古代婚礼是这样的

  [複製鏈接]
漢文堂 發表於 2019-12-4 1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提到婚礼,你会想到什么场景呢?是这样的场景?

f2454e8669cc8e9eebbf4ac20214839d.jpg

网络配图,非原创

a0682c41fb637bfaac4b50249b46e1e5.jpg

不过,现在开始流行汉婚了。

ec5887a947d4036dcf5369ceae3c9167.jpg

网络配图,非原创

所以你可以想到的是这样的婚礼场景,即传统,又喜庆。你也可能想到一场盛大、庄重、肃穆的周制婚礼。比如这样:

f3bd60725893675d38a162c69c9e2588.jpg

网络配图,非原创

但实际上,你若穿越到古代,是找不到这样的婚礼场景的。不仅如此,假使你突然穿越到先秦婚礼中,可能会以为自己走错片场了。

首先,我们找到一台时光机,输入时代『先秦』,输入场景『婚礼』,系统大概会提示,『输入错误』,『查找不到』。因为先秦时,你所认为的婚礼,实际上称为『昏礼』。好吧。那我们就穿越到『昏礼』现场。

到了先秦,你可能会问其他人:『为何你们娶媳妇叫昏礼,而不是婚礼?』(我们先忽略口音的不通,全当古人和我们的口音一样,不然这故事编不下去了。)他会反问你:『啥是婚?』没错,先秦人不认识『婚』字,那时还没此字。他们只知道,男子娶妇之礼,是在黄昏时举行,所以叫『昏礼』。

古人认为的昏礼,不仅仅是男女结合的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其实就是从介绍对象开始,再经过下聘礼等一系列程序,最后才是迎亲。前面五礼一定要由媒人在中间沟通: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诗经·豳风·伐柯〗


自由恋爱那种,也可以在一起,但地位不同。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礼记·內则〗


也就是说,私奔的女子。只能算是男子的妾。


(台大复原士昏礼——纳采)

(台大复原士昏礼——问名)

我们先去新郎家观礼。新郎家没什么布置,甚至一点代表喜庆的红色都找不到。至于敲锣打鼓,也找不到。你压根就找不到乐师。

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

〖礼记·郊特牲〗

不但没人吹吹打打,也没人来庆贺。

昏礼不贺,人之序也。

〖礼记·郊特牲〗

所以,这场婚礼注定是冷冷清清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在新郎住的东房门外,有三个鼎,都煮着肉,分别是乳猪,鱼,腊兔。这户人家是高级别的『士』,若是低级别的,就只有一个鼎煮腊兔。

5990bf30cb809fabd1056a9a822dd621.jpg

只见新郎的父亲郑重其事的在正堂祭拜祖先,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教导新郎:『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勖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听不通是吧?咱还是翻译一下吧。前往迎接你妇,来继承我宗庙祭祀之事。你要以恭敬之德努力帅导妇,使她继承先妣的德行。你对妇的帅导要坚持有常。』然后,新郎拜别父亲,起身准备去迎亲。这时,你才注意到,新郎头戴黑色的冠,穿着黑色大袖的上衣,下裳是暗黄色的,但边缘是黑色。新郎出了大门,准备好的迎亲马车,也是全黑色的。而且整个车队都死气沉沉的。新郎上车,车队要启程了,虽然天还没有黑,但队前有人点起了火把,然后整个车队出发。

到了新娘家附近。新郎远远的下车,端着一只雁,由两人执火把做前导,走进新娘家的大门。老丈人出门相迎,寒暄进入院中,这里,每个门口和台阶前,老丈人和新郎都彼此行三次礼,这礼节多的,我们现代人一般受不了。新郎从西阶上堂,然后向北跪下,把雁放在地上,有侍从接过地上的雁。新郎拜过新娘家的祖先神位,那神位是一个正方体,上面有洞的木块。

新娘头上装饰了假发,穿着素色,深红衣缘的衣服,站在东房门口,旁边是负责教导新娘礼仪的傅母,穿着黑色衣服,后面站着随嫁的侍女,也统一黑色衣服。新郎行完礼,就可以引着新娘走了。到了门外,新郎请新娘上马车,新郎把上马车用的扶手绳子递给新娘,傅姆先伸手接了过来,说:『未教,不足与为礼也。』(我们家闺女没受过什么教育,不用跟她讲礼仪。)然后傅姆将绳子递给新娘,新娘上车。新郎也上这辆车,但坐在驾驶位,策动马鞭,只走了大概几米的距离,就下来换马车夫了,新郎也上自己的马车,车队出发。

这一路,没有吹吹打打,没有喧嚣的『看新媳妇』的人,一切都显的十分冷清。不仅如此,新娘还一副难过的表情,甚至随时会哭的样子。从此,再见父母就不易了。

而老丈人在家,将会三天不熄烛火,因为以后很难见到女儿了,伤心呀!

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

〖礼记·曾子问〗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新郎带新娘到家,迎到正室。是的,直接到正室了。同样,依然冷冷清清的,而且连父母高堂都没有在场。只是一帮佣人张罗着将三个鼎抬到正室,分别将鼎中的乳猪、鱼、腊兔,用爼盛出来,摆在席前。新郎揖请新娘就席,两人先用食物遥祭祖先,然后开吃。不过这时千万不能多吃,今天新郎的身份是士,吃三口就行了。若是天子,吃一口,诸侯,吃两口。

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

〖礼记·曾子问〗

所以,此时若是放开肚皮吃,可能会被人当成体力劳动者。

吃完后,会有人送上酒。前两次送来的酒,千万别饮下,而是用来漱口的。到第三次用卺送上的酒,才饮下。

之后,婚礼结束,新郎新娘就可以准备入洞房了。至于见高堂,那是第二天的事。

5ae2dbace76097cff9554c6cd78f5073.jpg

这是先秦礼仪的主色调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跟今天的汉服婚礼完全不一样?

几千年来,没有什么传统的形式是一成不变的。先秦时期人们最注重的是丧祭祀之礼,其次是各种外交、宴饮之礼,再次是成人礼,婚礼等。

礼仪的格调与时代密不可分。先秦重丧祭,丧祭的基础是孝道,并且由于列国林立,有些公主远嫁至『外国』,以后很难再见父母,在这种背景下,与父母分别的哀伤大于与新郎相聚的欢喜。因此婚礼的格调是严肃而略带哀伤。至汉代,随着天下一统,人际交流方便多了,在民间婚礼中才出现音乐。但官方还不认可。

直至宋代,宋仁宗大婚,大臣问刘太后是否要有『鼓吹』,出身民间的刘太后说:『平常人家办喜事还热热闹闹的,我们皇帝大婚,哪能这么冷清?』从此,皇家婚礼才接受音乐。同时,也是在宋代,人们将新人三月后回门,改为成婚日后回门。

至元代,才发展出将拜天地,拜高堂都合在夫妇交拜前的婚礼。也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古装剧中的婚礼流程。

元以前,中国婚礼与西方婚礼一样,没有特定的婚服,都只是新郎新娘将最隆重的礼服在婚礼中穿出来。至明代,官方钦定新郎即使没功名,也可以成婚当天穿七品官服,新娘凤冠霞帔。从此,才有了『新郎官』这个称呼。

从婚礼的发展,我们看到,礼仪的形式几乎每个时代都有所改变。但也并不是随意改变的,否则,几千年下来,恐怕连周礼的一点影子都找不到了。

礼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

〖礼记·礼运〗

形式不断变化的背后,有一套千古不变的『义』。礼,就是将义实际的体现出来。在形式上,讲究『考后而甄先』,考究是否与『后』相适应,因为『后』离今天更近;斟酌是否符合先王之道。今天,我们所谓的『复原』传统礼仪,实际是恢复礼的义,即人文精神。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年轻年鲁哀公曾问政于孔子。

孔子告诉他: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婚)为大。

〖礼记·哀公问〗

想治理好你的国家,先给自己隆重的办一场婚礼吧。因为: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礼记·昏义〗

婚礼的目的在于立夫妇之义,从而明确夫妇不同的责任,以此稳定夫妻关系。将来,子女就能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从而子女身心都较健康,知书达礼。这样,将来国家自然就治理好了。这,就是婚礼之义。

漢文堂長期開展傳統禮儀培訓課程,國學經典課程,傳統成人禮、婚禮、祭禮等策劃與主持等。可與相應平台合作,共同發展。

若有需求,請咨詢:15323832598(微信同號)。

知秋 發表於 2020-8-4 16:2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但实际上,你若穿越到古代,是找不到这样的婚礼场景的。

这是胡夷柒化华人的陋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