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鞠丸方出自【丹溪心法·六郁】:『越鞠丸:解諸郁。又名芎術丸。蒼朮,香附,撫芎,神曲,梔子。各等分。上爲末,水丸如豆大。』
何爲『諸郁』?『戴云:郁者,結聚而不得發越也。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此爲傳化失常,六郁之病見矣。氣鬱者,胸脅痛,脈沉澀;濕郁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細;痰郁者,動則喘,寸口脈沉滑;熱郁者,瞀悶,小便赤,脈沉數;血郁者,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食郁者,噯酸,腹飽不能食,人迎脈平和,氣口脈緊盛者是也。』
六郁表現各有不同,一方如何能治?
【丹溪心法·六郁】在此段文字之下,越鞠丸方之上,又有一段文字:『氣鬱:香附(童便浸),蒼朮(米泔浸),撫芎。濕郁:白芷,蒼朮,川芎,茯苓。痰郁:海石,香附,南星(姜制),瓜蔞。一本無南星、瓜蔞,有蒼朮、川芎、梔子。血郁:桃仁(去皮),紅花,青黛,川芎(撫芎亦可),香附。食郁:蒼朮,香附,山楂,神曲(炒),針砂(醋炒七次,研極細)。春加芎,夏加苦參,秋冬加吳茱萸。』
讀了這段文字,我們就能明白,其實越鞠丸方只是治療諸郁的示例方而已,是示後學者以組方之法,重點並不在於傳承一張解諸郁之效方。
也許,朱丹溪治療諸郁只是隨證組方,並沒有一張固定方劑。其弟子們在整理老師的經驗時組出了一張方劑,取名越鞠丸。
把越鞠丸方僅僅看作一法,而非一方,這對我們靈活治療諸郁是大有裨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