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6年,楚王熊恽的长子商臣在太傅潘崇的策划下发动政变,率领宫中的警卫部队包围王宫,熊恽心知命不久矣,就向儿子提出,临死前想吃一口熊掌。没有两三个小时是熬不熟熊掌的,潘崇怕熊恽是在拖延时间等待翻盘的机会,厉声拒绝了他的请求,要他立即上吊自杀。熊掌没吃上固然遗憾,可真正差点让熊恽死不瞑目的,是他行将断气之时,听到儿子和潘崇商议给他上谥号为“灵”之时,突然睁开眼睛,死死地瞪着商臣。商臣见父亲这个表情,也算最后尽了一回孝,安慰他不用“灵”字,换为“成”字。楚王一听,这才闭上了眼睛。 谥号是对古代帝王的盖棺定论。“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是贬,严于斧钺”,自己死后得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谥号,对君王来说当然意义重大。
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的楚成王
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的楚成王(张山饰演,他还演过《三国演义》的赵云) 按照谥法的解释:“安民立政曰成”,自然是美谥。而“乱而不损曰灵”,表面意思就是把国家搞乱了,但是还没到不可挽回的程度。实际就是指帝王荒唐胡闹、胡作非为。楚成王虽然在立储、易储事件上犯了糊涂而死于自己儿子之手,但开疆拓土,击败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要是摊上个“灵”字谥号,也未免太亏了。 “厉”“幽”是恶谥吗?一般认为,谥号产生于西周初年,开始只是先人避讳死者生前之名的方式。有了谥号,人们就不再称呼死者生前的名字,用以区别前代和后代的王侯贵族。各代周王,活着时一律称为“天王”,各国诸侯也一律称为某公某侯某伯等。但死后就不能这样叫了,所以继任者就要给他上个谥号。如《礼记·檀弓下》记载,卫国大夫公叔发去世后,儿子戌向国君请求赐予谥号:“日月有时,将葬矣,请以易其名者。”“易其名”即赐予谥号,所以谥法又称易名礼、更名典。 一开始,谥号并不具有褒贬先人的性质,目的一为避讳,二为表彰。人们认为死者为大,对坏字眼总不肯轻易下,而是“诔列其行而作之”“取于尊隆”,隐恶扬善,以告死者,以慰生者。而且只给有爵的人才能赐谥号,即“生无爵,死无谥”。 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陪臣执掌国命,谥法出现了变化。诸侯的谥号不再请天子,而由其子弟大臣议定,一般卿大夫甚至贵夫人也有谥号,还出现了私谥。
西周“史墙盘”,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出土
铜盘铭记有“静幽高祖,在微霝处”
西周“史墙盘”,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出土 史墙盘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作,铜盘铭记有“静幽高祖,在微霝处”(红圈标注处)。“静幽”者,谓能审时度势,默隐远祸也,据此来看,在西周之时,“幽”作为谥号,或为美谥。 谥号之有善恶,大多都认为始于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周王胡贪财好利,暴虐无道,导致“国人暴动”,死后被谥为“周厉王”。《谥法》曰“杀戮无辜曰厉”,厉乃暴虐狠戾之意。 西周另一个获得恶谥的是周幽王,“壅遏不通、淫德灭国曰幽”。周幽王在位时不问政事,任用奸佞小人,还废嫡立庶破坏礼法,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由此可见,“幽”用得非常合适。 但有观点认为,春秋之后谥号才有褒贬之分,西周并无恶谥。学者涂白奎以两周金文为依据,提出“厉”“幽”二字实为美谥。金文中无“厉王”,厉王作“剌王”。“剌”字作功烈解,在西周乃至春秋时是贵族们习用于已故父母的谥称。置于祖、考之前作修饰语,其音义同于文献的“烈”字。所谓“烈祖”“烈考”,言有功烈之祖考也。铭文中“先祖剌德”即先祖具有美善之德。然迨乎姬周东迁,字又或以音转为厉,遂致误解。
《孔子圣迹图》之《汉高祀鲁》,明,曲阜文官会藏
《孔子圣迹图》之《汉高祀鲁》,明,曲阜文官会藏 再看“幽”字。对先祖的称颂“史墙盘”,铭记商代末年其先祖洞观天下形势,蛰伏于乱局之中,是为“静幽高祖,在微霝处”。“静幽”者,谓能审时度势,默隐远祸也,这显然是歌颂先祖之词。还有西周中期《即簋》铭有“文考幽叔”字样。文考,美父称也,则幽叔自然也是美称。(涂白奎《西周王号无恶谥说》,《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 如果“厉”“幽”是美谥,那《谥法》又是怎么回事呢?《逸周书·谥法》说周公做谥法,但实际上现在学界已经公认,《逸周书·谥法》乃是后世伪作。学者汪受宽通过分析《逸周书·谥法》中所收谥字以及先秦人物得谥情况,得出《谥法》篇的撰述年代“不会早于周威烈王元年(前425),不能迟于周显王末年,很可能在楚肃王死前到周显王末年之间,即公元前370年至前321年间”。也就是说,“幽”的解释可能是因人而设,就是照着周幽王的故事来的。 西周一代若从文王算起,共历13王。即使排除“厉”“幽”,“夷”也常被看作恶谥。实际上,在西周金文中,周夷王里的“夷”与蛮夷的“夷”并不是一个字;另外,在西周时期,“夷”字也多作褒义,有“心情愉悦”、平和的意思,《诗经·小雅·节南山》有“既夷既怿”“君子如夷”之句。很多名人也用这个字做名字,不食周粟的伯夷、管仲字夷吾、晋国的晋惠公也叫作夷吾等等,由此说明,“夷”字在当时绝非贬义。 一字褒而华衮,一字贬而斧钺春秋战国之际,在儒家的推动下,谥法具有了评价逝者生前品行功绩的作用,谥号才有了美恶褒贬之分。“一字褒而华衮,一字贬而斧钺”,谥号成为子孙百世不能够更改的定论。战国中后期,还出现了《谥法》,其以“╳╳╳╳曰╳”的形式对百余谥字进行了解释,如“经纬天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等,并作出“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的规定。 谥法到秦朝曾一度遭到废止。秦始皇翦灭六国后,下令废除谥法。他认为这是后代君王议论前代君王,是以下犯上。朕称“始皇帝”,后代君王的称号只用数字表示,下面依次是“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废除谥号,是为了突出帝王尊严,不许群臣和后人对他随便加以评议,更不容指摘自己的过失。学者认为,这也与秦始皇信奉法家有关,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摒弃儒家仁义礼治的治国思想。秦朝的暴虐统治,最终引发社会不满,继陈胜、吴广于公元前209年发动农民起义后,被秦国灭掉的六国旧贵族也相继割据称王,尤其是一些儒生,纷纷“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公元前207年,陈胜被车夫杀死,后被儒生们谥为“隐王”。由此打破了秦始皇有关谥号的禁令。 西汉初年,刘邦在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受儒生们的影响较大,他意识到谥法对他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楚汉之争时,刘邦就下令叔孙通制定关于谥法的礼仪制度。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之战打败项羽后,很快谥其生母为昭灵夫人,追尊其兄刘伯为武哀侯,接着又给一些异姓诸侯王赐予谥号,把谥法作为他巩固新生政权的法宝,并在朝廷中正式设立管理王公列侯谥法的职官,即大鸿胪。谥号成为神化皇帝的工具。 汉代多“孝” 魏晋尚“武”西汉时期,除了高帝刘邦以及短暂称帝27天无谥的海昏侯,从孝惠帝始,皇帝谥号皆加“孝”,东汉除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外,其余诸帝的谥号均带“孝”字,也就是说,西汉的文帝、景帝、武帝,东汉的明帝、章帝、和帝谥号里都有孝字,孝文、孝景、孝武、孝明、孝章、孝和才是他们的谥号。西晋最后三个皇帝谥号也效仿汉朝,为“孝╳皇帝”。他们的简谥,也省略“孝”字,比如“孝惠皇帝”简称“惠帝”。但东晋孝武皇帝司马曜,简谥不能省略,如果省略,就与他祖先晋武帝司马炎“撞号”了。
魏文帝曹丕,选自《历代帝王图》,唐,阎立本,绢本设色,现藏波士顿美术馆 ...
魏文帝曹丕,选自《历代帝王图》,唐,阎立本,绢本设色,现藏波士顿美术馆 汉代以儒家作为其统治思想,而儒家讲究以孝治天下,且孝对治国平天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务本莫贵于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而谥法又是统治者进行道德评价的统治手段,既然孝对治国平天下的作用这么大,自然应该在皇帝的谥号中加入孝字。 所以,要说古代帝王谥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就是“孝”。魏晋以后,不少朝代的帝王都在谥号中加“孝”字,有的加于前,有的加于后,如唐代、后唐、后晋、前蜀、后蜀、南唐、宋代、辽代、金代、元代、明代等,除个别例外,均有“孝”字。只因这些朝代习惯称庙号,不称谥号,故而在称呼时也就不存在是否省略的问题。在其他不加“孝”字的朝代,谥号中若有“孝”字,就是谥号的组成部分,后人在称呼时不能省略。如南朝的刘宋,刘裕谥号“武帝”,刘骏谥号“孝武帝”,前者为一字谥,后者为二字谥,所称者是两个帝王,就不能混淆。 唐代皇帝谥号中的“孝”字开始大量使用,是始于玄宗天宝十三载(754)二月的加谥。在这之前只有中宗李显一人的谥号包含“孝”字(孝和皇帝)。这次加谥玄宗为唐前期五位皇帝的谥号各增加了“大╳孝”三字,从此,唐代皇帝谥号基本上都以“孝”字结尾,只有代宗谥为“睿文孝武皇帝”,德宗谥为“神武孝文皇帝”,没有以“孝”字结尾。这次加谥为唐代皇帝谥号的形式奠定了基础,成为后代皇帝效仿的依据。
晋武帝司马炎,选自《历代帝王图》,唐,阎立本,绢本设色,现藏波士顿美术馆 ...
晋武帝司马炎,选自《历代帝王图》,唐,阎立本,绢本设色,现藏波士顿美术馆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不长,但是皇帝换得跟走马花灯似的,不乏奇葩、暴君、荒淫之辈,弑父、弑兄上位的也不在少数,但死后仍然多为美谥。这一时期,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武”字,有9位帝王(魏、晋、成汉、后赵、宋、齐、梁、陈、北周)单谥为“武”,与“武”组合的谥字还有孝武、昭武、武宣、武昭、懿武、成武、献武、武桓、武元、厉武、武烈、德武、平武、道武、太武、宣武、武成等。谥字“武”的频繁使用,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事频发、各个政权间互相征伐,帝王多有征伐武功息息相关。同时也反映了在战乱时期,人们对于武力的推崇。 唐代的加谥之风唐以前,皇帝一般都以谥号称呼。但是唐之后,突然风格就变成了唐高祖,唐太宗,开始称庙号了。这主要是因为唐朝把谥号给玩脱了,唐以前谥号多为单或二字,也有少数三字者,如卫武公谥“睿圣武”等。谥字的多少,与或贬或褒没有必然联系。 但从高宗时期开始,就刮起一股“加谥”之风。唐高祖李渊被谥为太武皇帝,为二字复谥。唐太宗李世民被谥为文皇帝,为一字单谥,还都很正常。上元元年(674),唐高宗李治把李渊从“太武皇帝”改成画风清奇的“神尧皇帝”,李世民从传统的“文皇帝”变成叠床架屋的“文武圣皇帝”。李世民“文”“武”“圣”三大美谥加身,可谓谥号里的顶配,但要论霸气,还是比不过给他加谥的高宗,他在位晚期自称“天皇”,尊武后为“天后”。驾崩后,谥号“天皇大帝”,《旧唐书》里就管李治叫“大帝”。这种给自己死后预定谥号的还有曹操的孙子曹叡,35岁就给自己定了个“明”的谥号,结果36岁就病重身亡。
《明皇击球图》卷,宋,传李公麟绘,纸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明皇击球图》卷,宋,传李公麟绘,纸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又将前几任谥号全部重新上了一遍,先是高祖、太宗和高宗加“大圣”之号(高宗谥号就变成了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又再次为之前五代祖宗全部加谥至7字(太宗谥号变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之后唐代皇帝谥号字数不定,多为4字、5字到9字之间,字数最多的是唐宣宗李忱的“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共18个字。唐代谥号少的也有例外,仅仅在位17天就让出皇位的李重茂,死后被谥为“殇帝”,后人也没人给加谥。 唐代不断地把各种好字好词加到自己先辈的谥号之中,谥号也就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吹捧的工具。不过字数虽多,还是有一个关键字的,唐代一般格式为“╳╳╳╳孝皇帝”,谥号简称就是“孝”字前的那个字。比如李隆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简称“明帝”,这就是民间“唐明皇”的由来。 唐代皇帝谥号字数多为5字、7字、9字,皆为奇数。如果不考虑“孝”字,剩余部分则为偶数,一般以两个字为一个意群。例如李渊谥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神尧”为一个意群,“大圣”为一个意群,“大光”则用以形容“孝”字;肃宗李亨谥号为“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则“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各为一个意群;穆宗李恒谥号为“睿圣文惠孝”,“睿圣”与“文惠”各为一个意群。 其实要是细品一下有些唐代帝王的谥号,也还是会婉转地传达出一些信息的,比如当了二十年之久的皇储,却仅仅做了三个多月时间就选择禅让的唐顺宗,谥号为“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可以简称“安帝”。《谥法》解:“好而不争曰安”。 不过随着唐以后谥号的暴走,的确大多数都已失去原来的意义了。如唐中宗昏庸无能,遭妻子韦后毒死,却获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的谥号;明熹宗朱由校昏庸无能,使国势败坏到不可收拾,他的谥号却美之曰“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又如清代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幽禁,成了名副其实的挂名皇帝,他死后的谥号却是“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虽然谥号是在评价逝者生前品行功绩,但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又主张为君父讳恶,主张用隐讳的手法,为尊者、贤者和亲者讳。皇位大都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儿子给父亲谥号,强调“孝”的统治者自然要践行这一原则,所以帝王恶谥少也在情理之中。但唐朝以后谥号由“春秋大义”变为吹捧工具。负责为大行皇帝拟谥的官员大部分是科举进士科出身,他们又多以文辞能力见长,因此皇帝的谥议文中便会盛赞君王功德,充满溢美之词。 元代帝王谥号长短不一,有二字谥、四字谥、六字谥(如铁木真被追谥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忽必烈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等。明代除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和建文、景泰、崇祯三帝外,均为17字谥,且已形成固定的格式,即“╳天╳道╳╳╳╳╳文╳武╳仁╳孝╳皇帝”。这些字中,最后那个字,也就是“皇”字前的那个字是关键字。如朱元璋简称“高帝”,明成祖朱棣“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就简称“文皇帝”。
雍正满汉文谥宝
雍正满汉文谥宝及印文,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雍正满汉文谥宝及印文,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到清代各帝谥号终于增加到史无前例的长度。清太祖努尔哈赤初谥“武皇帝”,后被子孙不断加强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成为中国谥法史上的最长纪录,共25字。清太宗、顺治帝、雍正帝、乾隆帝、道光帝为23字谥;其余康熙帝、嘉庆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均为21字。清代格式一般为“╳天╳运╳╳╳╳╳文╳武╳╳╳孝╳╳╳╳╳皇帝”,部分字会有调整变化。慈禧太后的谥号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仁献熙显皇后”,共20个字。宣统帝被辛亥革命推翻,无谥。清代皇帝谥号这些字中,关键性的也是最末一字,如清仁宗(嘉庆) 的谥号是“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简称就是“清睿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