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10|回復: 0

[儒家学说] 能屈能伸: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

[複製鏈接]
文化传统 發表於 2020-6-5 02: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导读】

屈节,指降低身份、屈抑志节。孔子有卓越的治世才能,也因此名声远播。可是,虽然有一整套的平治主张,希望挽救世道人心,他的系统政治学说却没有得到施展,最终仍然落得『无所遇』的结局。孔子一方面要施展抱负,另一方面却难觅时机;他一方面要『屈节以求伸』,另一方面还必须『受屈而不毁其节』。在『无道』的乱世,他的学说自然无人『能宗』。孔子政治命运的悲剧是『无道』的现实造成的,他要矢志不渝地推行思想学说,就不得不权变,主张『屈节』。虽然意识到无力回天,但信念仍然支撑着他,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

本篇记载孔子在卫国得知齐国田氏伐鲁,他心念祖国安危,不愿意看到鲁国遭受齐国的侵凌,派子贡在齐国田氏、吴国、越国、晋国之间游说的故事,子贡先是劝齐止戈待吴,次说吴救鲁伐齐,再教越韬晦惑吴,终使晋、越击吴而存鲁。子贡这一系列的游说,显示出他极强的纵横才干,孔子肯定了他『乱齐存鲁』的功绩,而对这一游说所致的强晋、弱吴、强越的格局变化,夫子警之以『美言伤信,慎言哉!』,一语令人深思。

8dfc1c1e0e3edb682c640a38d9e16d9a.jpg

【家语原文】

子路问于孔子曰:『由闻丈夫居世,富贵不能有益于物,处贫贱之地而不能屈节以求伸,则不足以论乎人之域矣。』孔子曰:『君子之行己,期于必达于己,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故屈节者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

【白话通解】

子路请教孔子说:『我听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富贵时不能对万物有利,身处贫贱的境地时又不能屈抑志节来求得伸展,那就不应该算作人了。』孔子说:『君子立身行事,希望一定要使自身通达,该屈抑的时候屈抑,该伸直的时候伸直。所以委屈身份是因为有所期待,寻求伸展是等待良好的时机。因此即使受到压抑也不改变气节,志向通达时也不违背道义。』

【家语原文】

孔子在卫,闻齐国田常将欲为乱,而惮鲍、晏,因欲移其兵以伐鲁。孔子会诸弟子而告之曰:『鲁,父母之国,不可不救,不忍视其受敌。今吾欲屈节于田常以救鲁,二三子谁为使?』于是子路曰:『请往齐。』孔子弗许。子张请往,又弗许。子石请往,又弗许。三子退,谓子贡曰:『今夫子欲屈节以救父母之国,吾三人请使而不获往。此则吾子用辩之時也,吾子盍请行焉?』子贡请使,夫子许之。

遂如齐,说田常曰:『今子欲收功于鲁,实难,不若移兵于吴,则易。』田常不悦。子贡曰:『夫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吾闻子三封而三不成,是则大臣不听令。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子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而与大臣争。如此,则子之位危矣。』田常曰:『善!然兵甲已加鲁矣,不可更,如何?』子贡曰:『缓师,吾请于吴,令救鲁而伐齐,子因以兵迎之。』田常许诺。

子贡遂南,说吴王曰:『王者不灭国,霸者无强敌。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今以齐国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甚为王患之。且夫救鲁以显名,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吴王曰:『善!然吴常困越,越王今苦身养士,有报吴之心。子待我先越,然后乃可。』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而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必私鲁矣。王方以存亡继绝之名,弃齐而伐小越,非勇也。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义者不绝世。今存越,示天下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霸业盛矣。且王必恶越,臣请见越君,令出兵以从,此则实害越而名从诸侯以伐齐。』吴王悦,乃遣子贡之越。

越王郊迎,而自为子贡御,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足俨然辱而临之?』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心畏越,曰:「待我伐越而后可。」则破越必矣。且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矣;有报人之意而使人知之,殆矣;事未发而先闻者,危矣。三者,举事之患矣。』勾践顿首曰:『孤尝不料力而兴吴难,受困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今大夫幸告以利害。』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疲弊,百姓怨上,大臣内变,申胥以谏死,大宰嚭(pǐ)用事,此则报吴之时也。王诚能发卒佐之,以邀射其志,而重宝以悦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则其伐齐必矣。此圣人所谓屈节求其达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若胜,则必以兵临晋。臣还北请见晋君共攻之,其弱吴必矣。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弊焉。』越王顿首许诺。

子贡返五日,越使大夫文种顿首言于吴王曰:『越悉境内之士三千人以事吴。』吴王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可乎?』子贡曰:『悉人之众,又从其君,非义也。』吴王乃受越王卒,谢留勾践。遂自发国内之兵以伐齐,败之。子贡遂北见晋君,令承其弊。吴、晋遂遇于黄池。越王袭吴之国,吴王归与越战,灭焉。

孔子曰:『夫其乱齐存鲁,吾之始愿。若能强晋以弊吴,使吴亡而越霸者,赐之说之也。美言伤信,慎言哉!』

【白话通解】

孔子在卫国,听说齐国的田常将要作乱专权,却害怕鲍氏、晏氏的势力,因此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孔子召集各位弟子,告诉他们说:『鲁国,是我的父母之国,不能不救,不忍心看到它被侵犯。现在我想向田常屈节来拯救鲁国,你们谁去出使?』于是子路说:『请让我前往齐国。』孔子不答应。子张请求去,孔子也不答应。子石请求去,孔子也没答应。三个人回去对子贡说:『现在先生要屈节来拯救自己的祖国,我们三人想要出使,却没获准前往,这正是你施展辩才的时候,你何不请求去?』子贡请求出使,夫子答应了。

于是子贡前往齐国,劝说田常道:『现在你要在攻打鲁国上收到功效,确实困难,不如转移军队对吴国,就容易了。』田常很不高兴。子贡说:『忧患在内部时,就攻打强者;忧患在外部时,就攻打弱者。我听说你多次受封都没能成功,这是大臣们从中作梗,不听令的结果。打胜仗会使君主骄纵,毁灭别国会使别的大臣尊贵,而这其中没有你的功劳,那么,你与君主的交情就会一天天地疏远,却要与大臣们争斗,这样的话,你的处境就危险了。』田常说:『好!可军队已经派往了鲁国,没法更改了,怎么办?』子贡说:『你先延缓进军,我请求吴国,让他们救援鲁国而攻打齐国,你就趁机出兵迎击。』田常答应了。

子贡于是南下,劝说吴王:『实行王道者不会使别国灭绝,实行霸道者不能让强敌出现。千钧的重量,即使加上一铢一两,重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凭借齐国的强盛,再侵吞拥有千辆战车的鲁国,来和吴国一较高低,我很为大王担心。况且救援鲁国,可以显扬名声,来安抚泗水北岸的各国诸侯,讨伐强暴的齐国,来震服强大的晋国,没有比这样获得利益再大的了。名义上保全了危亡的鲁国,实际上遏制了强齐的扩张,这道理,聪明的人是不会怀疑的。』吴王说:『好!可是,吴国曾经围困越国,越王现在正自我励志,蓄养贤士,有报复我们的打算,你等我先讨伐完越国,然后再按你说的去做。』子贡说:『越国的力量不如鲁国,吴国的强盛超不过齐国,大王把齐国搁置在旁,却去讨伐越国,那么齐国一定早吞并了鲁国。大王正打着使灭亡之国得以复存,使断绝之祀得以延续的旗号,却放弃强大的齐国,而攻打弱小的越国,这不是勇敢。勇敢的人不回避困难,仁慈的人不使别人陷入困境,聪明的人不会失掉时机,仁义的人不断人后嗣。现在保存越国来向天下显示您的仁义,救援鲁国、讨伐齐国,威名震慑晋国,各国诸侯一定会竞相到吴国朝见,称霸的大业就完成了。况且大王如果畏忌越国,我请求去见越王,让他派出军队追随您,这实际上是使越国受损,而名义上却是追随诸侯讨伐齐国。』吴王高兴了,就派子贡到越国去。

越王到郊外迎接,并亲自为子贡驾车,说:『这是偏远落后的国家,怎么值得大夫屈尊光临?』子贡回答:『现在,我劝说吴王救援鲁国讨伐齐国,他心里想这样,可害怕越国,说:「等我攻下越国才可以。」那么他攻破越国是一定的了。况且如果没有报复人的心志,却让人怀疑他有,这太拙劣了;有报复人的心意,却让人知道了,那就不安全了;事情还没开始办,就先让人听说了,就更危险了。这三种情况是成事的最大祸患。』勾践听罢,叩头而拜说:『我曾经不自量力,对吴国发难,被围困在会稽,恨入骨髓,日夜唇焦舌干,只想着和吴王一块儿去死,这是我的愿望。现在幸而大夫你把利害关系告诉了我。』子贡说:『吴王为人凶猛残暴,大臣们都难以忍受,国家也疲惫衰败,百姓怨恨上司,大臣内部也发生变乱,伍子胥因谏诤而死,太宰嚭执政当权,这正是报复吴国的时机到了。大王果真能派兵辅佐吴王,来激励他的心志,却用贵重的宝物来讨他的欢心,用谦卑的言辞来表示对他的礼敬尊崇,那他一定会讨伐齐国。这就是圣人所说的降低身份屈从来求得通达。如果他战争不胜利,是大王的福份;如果胜了,他一定会率兵逼近晋国。请让我北上拜见晋国国君,让他共同攻打吴国,一定会削弱吴国的势力。吴国的精锐部队都消耗在齐国,重兵又被晋国围困住,而大王就可以趁吴国疲惫不堪的时候制服它。』越王叩首再拜,答应了子贡的计划。

子贡返回后五天,越国派大夫文种叩首再拜,对吴王说:『越国愿意派出国内所有的军队三千人,侍奉吴国。』吴王对子贡说:『越王要亲自跟随我去,可以吗?』子贡说:『使它所有的军队都派出,再让它的国君跟从,不合道义。』吴王就接受了越王的军队,辞谢勾践,让他留了下来。于是自己发动国内的士兵来讨伐齐国,打败了他们。子贡就北去,拜见了晋国国君,让他迎击疲弊的吴国。吴、晋两国的军队在黄池相遇。越王趁势袭击吴国本土,吴王回国与越国作战,被消灭了。

孔子说:『使齐国混乱以保全鲁国,是我开始的心愿。如果能够使晋国强盛以削弱吴国,使吴国灭亡而越国成就了霸业,这都是子贡游说的结果。好听的话对诚信有害,说话要谨慎啊!』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