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7離婁章句上詩解7易子而教事親養志君正國定 題文詩: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答曰: 勢不行也.教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 則反夷傷.孩曰夫子,教我以正,未出於正. 則是父子,相夷則惡.古時也者,易子而教, 父子之間,勢不兩義,不責善義,責義則離, 離則隔閡,不祥莫大.孟子有曰:事孰為大? 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 能事其親,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 吾未之聞.孰不為事?事親事本;孰不為守? 守身守本.曾子養父,必有酒肉;將撤必請, 餘者所與;父問有餘,必曰有也.曾死曾元, 乃養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餘者所與; 父問有餘,必曰亡矣.將復進親.謂養口體. 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事親能若,曾子可也. 小人非謫,政不足間;唯大人格,君心之非. 君仁皆仁;君義皆義;君正皆正.君正國定. 有不虞譽,求全之毀.人易其言,無責耳矣.
【原文】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1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2焉。』
【譯文】
公孫丑問:『君子不親自教育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呢?』孟子答道:『由於情勢行不通。教育一定要講正理,用正理講不通,跟着就要發怒。一發怒,就反而造成了傷害。〔孩子會說:〕'您用正理教我,可是您的行為卻不出於正理。」這樣,父子間就互相傷害了。父子間互傷感情,這是大壞事。古時候交換小孩來教育,使父子之間不因追求善而互相責備(父子之間不能行朋友之義的道理)。追求善而互相責備,就會產生隔閡;父子之間生出隔閡,沒有比這更不祥的了。』
【注釋】
(1)夷:傷。
(2)祥:善。 【原文】
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養曾晳1,必有酒肉;將徹2,必請所與;問有餘,必曰:'有。」曾死,曾元3養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所與;問有餘,曰:'亡矣。」——將以復進也。此所謂養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
【譯文】 孟子說:『侍奉誰最重要?侍奉父母最重要。守護什麼最重要?守護自己〔的良心〕最重要。不失去自己的良心又能侍奉父母的,我聽說過;失去了良心又能侍奉父母的,我沒有聽說過。侍奉的事都應該做,但侍奉父母是根本;守護的事都應該做,但守護自己的良心是根本。從前曾子奉養他的父親曾晳,每餐一定都有酒有肉;撤席時一定要問剩下的給誰;曾晳若問是否還有剩餘,一定答道:'還有。」曾晳死了,曾元養曾子,也一定有酒有肉;撤席時便不問剩下的給誰了;曾子若問是否還有剩餘,便說:'沒有了。」準備下餐再給曾子吃。這個叫作口體之養。至於曾子,才可以叫作順從親意之養。侍奉父母能做到像曾子那樣,就可以了。』
【注釋】
(1)曾晳:名點,孔子學生;曾子(曾參)之父。
(2)徹:通『撤』。
(3)曾元:曾子之子。 【原文】
孟子曰:『人不足與適1也,政不足間2也;唯大人為能格3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
【譯文】 孟子說:『當政的小人不值得去譴責,他們的政治也不值得去非議;只有大人才能夠糾正君主的不正確思想。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一把君主端正了,國家也就安定了。』
【注釋】
(1)適:同『謫(zhé)』,責備。
(2)間:音jiàn,非議。
(3)格:糾正,匡正。 木 17:17:19
【原文】
孟子曰:『有不虞1之譽,有求全之毀。』
【譯文】
孟子說:『有意料不到的讚揚,也有過於苛求的詆毀。』
【注釋】
(1)虞:料想。 【原文】
孟子曰:『人之易1其言也,無責耳矣2。』
【譯文】
孟子說:『一個人說話太隨便,是因為他不必為此負責罷了。』
【注釋】
(1)易:輕易。
(2)無責耳矣:沒有責任罷了。逢彬按,俞樾讀『無責』為『毋責』,意謂此人無足責怪,恐非。因為『耳矣』用於陳述客觀事實,而『毋責』是表達意志的句子,不能與『耳矣』匹配;事實上也從未見含『毋』表達意志的句子以『耳矣』煞句者。如將此句理解為『沒有責任罷了』,正是陳述事實,則毫無窒礙。詳見楊逢彬【孟子新注新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