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51|回复: 1

[中医理论] 中医科学原理研究—绪论—关于中医科学性之争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纪永臣 发表于 2021-11-12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中医科学原理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关于中医科学性之争
一、科学的定义与特征
1、科学的定义
科学一词源于英语science,其含义包括学科,理科,自然科学,专门技巧等。科学最早是日本人对science一词的翻译,后来被康有为引入中国并为国人所采用。
现代汉语对科学的定义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2、科学的特征
根据大众性的理解,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这个系统要具有的主要过程包括:
第一是观察特征:致力于揭示自然真相,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通常指可通过必要的方法进行的,或能通过科学方法;一套用以评价经验知识的程序而进行的。
第二是假设特征;通过这样的过程假定组织体系知识的系统性。
第三是检证特征。借此验证研究目标的信度与效度。
综上所述,科学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非知识本身;科学是一种获取真理的方法,是通过组织一个经严格验证被认定可信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来获取信息;科学有别于技术。
3、科学的内涵
科学方法:包括严谨的观察、构建假说并验证之、对新信息新点子的开放性、自愿接受他人的经过验证的成果。
观察:限于我们的感官(嗅觉、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或者我们感官的延伸(显微镜、录音机、X光、温度计等等)。
质疑探究:过于复杂和广泛的提问可能无法得到解决,提问的"好坏"直接决定问题是否能够被解决。提出问题后需要做的是探究,即收集关于此命题的信息,参考别人做过的事,可以启发思路,节省时间,或者干脆避免浪费时间。
假说:假说是可以被验证的对特定问题的可能的答案。一个好的假说必须是逻辑严密的,能够包含现有的所有信息并对将来可能补充的信息开放。如果有多个选择,一定要选择最简单包含最少假设的那个假说。
验证假说:假说可以简单的通过收集其他来源的信息加以验证,也可以通过额外的观察加以验证,更多的时候需要通过设计一个实验来加以验证。
理论与法则:理论是有关于用来解释事情为什么发生的基本概念的普遍接受的、合理的归纳。科学法则是用来描述自然界中发生了什么的不变的、恒定的自然事实。从不同的特定的事件中发展出普遍的原则的方法称为归纳;其逆向过程称为推理。
交流:科学方法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交流。绝大多数情况下,科学研究的结果必须要接受其他对此研究感兴趣的人的监督、审查。交流包括发表文章,公开想法和思路。
4、现代社会对科学的误解
科学的态度:一个科学家必须首先是一个健康的怀疑论者。他必须分得清事实和主张。一件事是否科学取决于它是否被众多严密的证据支持,而非听起来是否响亮。
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非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假设能否被验证。比如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杀,抗日战争将会更快的取得胜利。这一假设无法得到验证,故历史不是科学,可历史、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也都有其具有逻辑的核心思想。
伪科学:伪科学不是科学,却用"科学"的外表和"科学"的语言来说服、迷惑和误导人们认为它是科学可信的,它们经不起真正的科学的检验,它属于非科学的真子集。例如营养学的确是一门科学,许多人打营养品的广告正是利用营养学的幌子。我们都知道人体需要诸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素,如果营养素缺乏身体就会出现故障。许多科学实验都验证了这一点。而绝大多数情况下,那些保健品的功效远没有它们的广告吹得那样神,我们的身体也并不像它们的广告宣传的那样需要这些保健品。
科学的局限:由科学的定义我们知道,它是寻找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故科学只能解决有客观现实基础的问题。而诸如道德、价值判断、社会取向、个人态度这些问题是无法用科学方法加以解决的,可为了追求精神世界而无视科学也是万万不能的。同时,科学也受到人们从自然现象中探寻本质的能力的限制。人会犯错,同时,由于信息的缺乏或者误解,人们有时候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科学本身是具有自我纠错能力的,当我们获取了新的知识,即必须改变或者抛弃原本错误的想法。
二、中医科学性之争的陈年往事
1、中医科学性之争的主要参与者
自从现代医学引入中医以后,关于中医的科学性争议就从未中断。但中医并没有向西方传统医学那样被彻底废弃,这期间除了大多数国人的传统习惯、现代医学的诊疗价格高昂等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依靠自身的疗效做后盾。由此得到国人和众多有识之士的支持,为中医的延续赢得了发展空间。
回顾近百年中医科学性之争的历史,那些强烈要求废止中医的学者中既有现代医学的从业者、也有为中国社会进步呕心沥血的社会贤达,更有政府医疗管理部门的官员等,这些人为中国医学发展进步的初衷毋庸置疑。但他们多是西方学习归来的学者,对中国当时医疗体系现在不慎了解,提升中国现代医学水准的心情急迫,不惜用废除中医来凸显西医的正确,但却忘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现实的医疗需求。他们也从未真正了解一下中医的科学道理,忘了“能存在自有其中奥秘”的道理,走上了用科学之名反对科学之实的之路。
2、历史上的五次中医存废之争
1912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当时的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在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上,通过并于随后颁布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该《法令》前后颁布两次(1912年11月和1913年1月)都没有把“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而是只提倡专门的西医学校,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中医存废之争。
1925年中国教育界决定将中医纳入学校体制中。此事报请教育部批准时,以余云岫为代表的西医界上书教育部,坚决抵制。教育部以此为借口,断然拒绝了中医进入大学学系的要求。因此中西医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加深,从而引发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中医存废之争。
1934年傅斯年的《所谓“国医”》和《再论所谓“国医”》的发表,又在舆论上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中西医之争,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才趋于平和。
1950年余云岫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名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草案将“废止”变成“改造”,提出将中医改造成西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规定不许中医进医院;要进医院,必须学习西医知识包括解剖学等等。同时设立了中医进修学校,让中医去学习西医,学习解剖学。
2006年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张功耀在网络上发表了《告别中医中药》,建议应让中医学退出中国医疗体系。由于此时中国的现代医疗体系已经全面建立,这次中医存废之争参与者多为学者。
三、迷失了方向的隔空对骂
1、部分质疑中医的学者心态存在问题
关于现代医学对中医的质疑,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疗效评价问题,似乎通不过现代医学评价标准的都是不科学的,甚至是伪科学的;而对自己那怕做了严重错误的事情,也是可以原谅的。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反科学的做法,更是忽视医疗主体的自身需求,在过度医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质疑中医的学者大多对中医一无所知
近年来的现代医学与中医的论战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奇怪的逻辑。诸如中国在抗击2013年非典疫情过程中,无论是现代医学的防疫体系,还是接受治疗的患者本人,都非常认可中医疗法的效果。但就是有一批固执的“学者”,一定要中医拿出中医疗法对SARA病毒治疗效果的原理,要中医拿出治疗效果评价的数据,搞得中医维护者哑口无言,更有甚者对中医推广的一些预防性措施当做谣言进行辟谣。这是一种典型的“关公战秦琼”式的偷换概念手法,一方面表现出有些现代医学的有些学者偏见与孤陋寡闻,另一方面也暴露那些中医的代言人现代科学理论的欠缺,没有利用现代科学的原理去实现中医现代化的能力。在中医被不断质疑的过程中,中医要更加主动的解决问题,这既不是用现代医学的标准困住中医的手脚,也不能机械的进行中西医结合,更不能不闻不问假装不知。
3、一场迷失了方向的隔空对骂
用中医临床技术去辩解现代医学对中医理论的质疑是中医最大的悲哀。自从现代医学引入中国以后,关于中医的科学性就不断被质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中医治病的原理。那中医有数不清的神医、大师或者专家,可以告诉大家中医的科学道理,如果大家听明白了那些质疑声也就自然消失了。但我们所见到的局面恰恰与预期的相反,在近百年的中医与现代医学论战中,几乎所有出场的中医大事都是讲历史、论疗效、说案例,就是没人将原理和理论。这种答非所问的论战方式,明白无误的暴露自己缺少现代科学常识的弱点,被对手更加蔑视。
4、便利与疗效支撑着中医负重前行
对中医的科学性的质疑从现代医学传入就开始了,而且前两次的主导者居然是中华民国政府。为什么中医还能生存至今?其中最大的因素是中国社会对中医有现实的需求,因为在1930年代现代医学体系还无法完全满足中国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基本医疗需求。所以民众是维护中医存在的最核心的力量。但最新这次中医科学性之争的情况完全不同,中医最基本的支持力量消失,中医从业者中多数选择沉默,可以赤膊上阵的只剩下一部分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可以出手的武器不过一阵阵谩骂之声,中医在这场辩论中明显处于下风。若不是有政府政策上的保护,结局可想而知。
5、中医在现代科技革命中缺少有效作为
中医陷入长久的科学性之争最大原因还是中医自己,现代医学已经发展数百年,中国科学与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中医科学化不缺钱、不缺人,更不缺政策。但是那些冠冕堂皇的专家和教授们为什么总是无所作为呢?中医科学化不意味着中医西医化,但中医可以科学化。中医完全可以完善自己的理论、制定自己的标准体系、优化自己的传承规范等等。
中医从业者请记住:科学是一个过程、一个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科学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就是“质疑和探究”,所以不要一听谁说中医不对的跳起来骂人,针对质疑而进行改进的本身就是科学化的过程。科学并不仅仅是你的医术要高,就算你可以手到病除也不一定你就是科学。
中医科学化急需解决的问题既不是高超的治病之术、也不是中成药产业化,而应该在中医生理学研究、中医诊疗标准、方剂适用性、疗效认定和中医师的培养评价方面多做功夫。
四、中医那些方面不科学
中医科学性之争持续近百年,但反对中医的“科学家”从不认真的指出中医那里不科学;而中医的维护者经常夸耀中医以前有什么,确说不出中医现在的科学性在那里。这样的争论犹如一场骂战,不会有真正的高低与胜负。我们认为中医现行体系中确实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因素,只有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才能有针对性的改进,中医科学化才能向前推进。
1、中医体系缺少基础理论支撑
无论《黄帝内经》还是《伤寒杂病论》这些经典的中医专著,在科学归类里都属于医学临床专著,中医里缺少现代医学中诸如《生理学》之类的基础医学专著。有些中医专家甚至将阴阳五行当做医学基础理论,这是严重的误解。阴阳五行是一个普遍适用的逻辑系统,用以简化和辅助记忆。
但我们知道生理学理论是医学临床的前提,黄帝时代既然能发明《黄帝内经》这样临床医学理论,肯定就有基础理论支撑。那为什么我们只是看到《黄帝内经》等医学临床专著流传于世,确从未发现有基础的中医理论?这主要是中医的传承体制有关,中医传承主要依靠中医师口口相传、师徒传承为主,医学理论和技艺都属于中医师的私人秘方和养家糊口的资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公开的。直到汉文帝提倡医学和病理研究之后,才逐渐有把医学专著进行整理和公开出版。所以后人只知道最早的《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是汉代的,甚至有人怀疑是汉朝人假借黄帝之名写了《黄帝内经》这样的笑话。要知道汉朝的时候还没有“傍大款”之类的歪风。
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实用性强、流传范围广泛的中医临床专著《黄帝内经》即使是口口相传,也可以流传数千年。而基础医学理论则随着拥有人的故去而不知所踪。
但我们也不必为此懊恼。因为根据科学的原理,医学理论和医学临床是相互贯通的。既然黄帝们根据医学基础理论可以归纳出临床医学,我们也同样也可以临床医学推理出基础理论。这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主要看有没有人去做。
因此中医急需推出一套基础生理医学理论来完善自己。
2、中医诊疗体系缺少公开的疗效评价指标体系
如果说建国前的中医多是规模小的诊所,相互之间基本没有什么沟通和联系,没有那个个体诊所或中医师能够进行疗效评价,更不指望有同行公认的疗效指标评价体系了。
但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在中医科学性广受非议的现代、在国家花费巨资对中医进行保护和支持的今天仍不见有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确实有些匪夷所思。我们现在拥有现代化的中医药大学和中医院不止十几家,他们有全国水平最高的专家、有现代医学技术和装备的支持、有数以万计的千里求医的患者、有数以亿计的资金保障,为什么这样基础性科学活动都不开展?其原因一是他们对中医科学化没有长远规划,二是他们的重点都集中在医治疑难杂症上。这也说明他们对科学性的概念和内涵仍有误解。
因此中医有必要建立一套公开的疗效评价指标体系。
3、中医缺少一套药材与方剂的药效评价机制
提起药效评价很多人与西药的药效评价机制等同起来,甚至国家药监部门对中成药也参照西药的管理规范进行管制,这是不对的。因为中药及方剂都属于间接吸收,其药效的安全性也经过几千年的验证,并没有直接致命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些不良反应甚至属于诊治或下药方向错误的正常反应,可以通过方剂调换消除。
也有中医从业者强调中药和方剂药效经历过历史考验,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首先药材的产地水土条件的改变、野生药材与种植药材之间的药性是不一样的,其药性也会改变的,药材的加工方法对药性都是有影响的。当年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的目的主要是对当时现有药材的药性进行核对和定性,今天如果中医向继续发展,药材药性的核对工作就要持续进行。其次方剂的疗效需要不停的更新与核对,这样才能有问题的发现和药效的不断提升,这个过程也就是科学化的过程。第三是时代不一样,人发病的病因、病理会发生变化,需要有新的方剂出现以应对新的病种。这样中医才能在诊疗效果不断提升中得到发展,中医的科学性才能得以体现。
因此中医要有一套自己的药性及方剂疗效评价机制。
4、中医缺少一套适用的中医师培养与晋升体制
这种说法中医药大学的专家们会跳起来,但跳起来也的说,那怕他们骂街。现在的中医药大学有数十家,每年培养的中医人才也都十几万。为什么还说中医的人才培养机制不科学呢?因为我们不看文凭看实效,社会反映现在的中医大学培养的学生水平不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中医的行业特性有关。其中:
第一:中医师诊疗活动具有完全独立性,因此中医师一旦出诊必须是一个成手,这一点5年、甚至8年的大学生活无法实现。
第二:中医师需要宁静致远,那么庞大的专业知识体系全部记忆脑中,要排出杂念终生与中医为职业。但现实的社会环境难以令人年轻人释怀。
第三:中医师是一个实操性的职业,古代列为百工之首。从事中医之人甚至从少年做起,点点滴滴耳濡目染中许多中医知识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你让那些心潮澎湃的大学生去死记硬背,还要应付无止无休的各类考试,这是中医培养体制的倒退。
第四:在中医理论没有新的突破和现代化辅助诊疗系统没有应用之前,中医师的培养应该恢复一些传统做法。毕竟那些方法延续了几千年了。
5、中医缺少现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中医发展的辉煌时期为炎帝一脉所掌控,方山之战后打破了这个体制。由于中医的基础理论遗失并且缺少核心人物,中医的医术发展举步维艰。即使汉文帝亲自过问的情形之下,两汉御医们也无所作为,最后还是一个炎帝故乡的一个文艺青年张仲景完成了汉文帝遗梦,独自写成《伤寒杂病论》,实现了中医理论的再次突破。可惜这部《伤寒杂病论》被遗忘在角落里,并没有给张仲景生前带来任何荣耀。如果不是王叔和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伤寒杂病论》和张仲景都会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今天的中医保卫战更是如此,虽然政府竭力全力维护中医的存在与发展,在人力、财力和规划方面给予极大的帮助,甚至先后出台国家层面的中医药发展战略,但中医目前的生存危机有增无减。究其原因就是中医目前还没有一个现实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即便是近期出台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仍未解决根本问题。主要体现为:
第一:中医界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没有共识,中医业界、甚至业界高层仍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听不进反对意见。如果一个行业对自身问题都不能面对,那么他如何能对未来做出正确的规划。
第二:由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时下都在用现代医学框架去评价中医药,这宛如“关公战秦琼”。在此背景下制定的中医发展战略肯定事倍功半,对中医长远发展无益。
第三:没有针对中医存在的问题组织力量重点突破,而是与现代医学进行全面竞争,这种企图通过扩大规模实现中医振兴的做法,有劳民伤财之嫌疑。中医药的发展目标应轻经济指标、追求医疗效果。
第四:过分强调中医养生和中成药产业的作用,中医诊疗的本质是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即使是中成药也需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并及时进行调整。西医可以有非处方药、但中医没有万能药。
第五:关于培养知名中医的规划更是搞笑,所谓的“知名中医”需要患者去认可、而不是权力部门考核认定,这样有拔苗助长之嫌疑。

来自学社: 黄帝内经天道观研究社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勤勤恳恳 发表于 2021-11-21 2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汉语的词汇,本来就是近代开始的,词汇涵义完全现代人赋予,与古代的文化几乎没有衔接。
可以说,现代中国人一直被某种势力利用现代汉语,割断了在文化上与传统的联系。简单地的说,现代中国已经与古代出现文化断代,现代汉语所书写出来的文献,其所承载的“科学”只包含近现代的,与中国古代的“道”没有关系。
所以,中医是“科学”吗?中医是古代文化,而“科学”是现代汉语词汇,怎么会是“科学”呢?除非现代汉语词典的编辑者明确赋予“科学”一词这样的涵义。
十分明显的,中医是“道”,但绝对不是“科学”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