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这是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辨证并实践了、弘扬了『道』。 这个原则直接遏止了神本主义的宗教在华夏文化里的萌芽及发展。 孔子这句话是人文思想里很核心的一项内容。 后面的王道礼法,三纲五常等都是建立在中庸的人本原则之上的。为什么说是『中庸』的呢?因为不是中庸的人本原则,会走向人本的反面。比如有人会质疑,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为了人的生命和生活啊,但实际上呢? 科学技术确实对人类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都极为重要,但是科学技术的过度发展,就在实践应用(中庸)过程中,挑战并违反人本这个原则,比如转基因,核武器,过度的人工智能。这种科学技术是必须摒弃的。 还有农药等化工业也极度危害了人类生命健康。 马列主义也是这样,不能以『理论』为依据,去不顾实际的创造人类社会的活动方式,比如提倡阶级斗争,就是违反人本原则的,它直接就破坏了社会各阶级的和谐相处。阶级的存在是普遍的,但是中国社会的阶级是可以对流的,不像西方社会那样永久固化。现代的『百姓』,在古代就是贵族,当时的贵族才有『姓』。而且中国文化有强烈的革新精神,阶级之间从来不是固化的,而是对流的,比如通过科举方式。 也不能像西方宗教那样过度提倡『平等』原则,否则过度的平等思想,就直接否定了人性的差异性,否定了人文与野蛮的客观存在,从而引进未化族群,危害人文族群。平等也未必是法治的原则,比如不同的群体就有不同的适用法制,交通事故导致的生命损失,与刑事性质就不同;民事与行政也区别开来,这些都是法律有差等的直接表现。 诸如此类,都是根据中庸的人本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辨证的应用『道』『理』的现象,充分证实了孔子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普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