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91|回復: 0

[其他] 【贞观政要】卷6君臣鉴戒诗解5任以大官求其细过曲成其罪上下相疑不可至治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2-10-10 14:5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贞观政要】卷6君臣鉴戒诗解5任以大官求其细过曲成其罪上下相疑不可至治题文诗:
委大臣以,大体责小,臣以小事,为国之常,
为治之道.今委以职,则重大臣,而轻小臣;
至于有事,则信小臣,而疑大臣.信其所轻,
疑其所重,将求至治,岂可得乎?政贵有恒,
不求屡易.今责小臣,以大体也,或责大臣,
以小事也,小臣乘非,所据大臣,失其所守,
大臣或以,小过获罪,小臣或以,大体受罚.
职非其位,罚非其辜,欲其无私,求其尽力,
不亦难乎?小臣不可,委以大事,大臣不可,
责以小罪.任以大官,求其细过,刀笔之吏,
顺旨承风,舞文弄法,曲成其罪;大臣自陈,
则以为心,不伏辜也;不言则以,所犯皆实.
进退惟谷,莫能自明,苟求免祸.大臣苟免,
谲诈萌生.谲诈萌生,矫伪成俗.矫伪成俗,
则不可以,臻至治矣.委任大臣,欲其尽力,
每官有所,避忌不言,则为不尽.若举得人,
故旧何嫌?举非其任,疏远何贵?待之不尽,
诚信何责.其忠恕哉!臣虽或有,失之君亦,
未为得也.夫君上之,不信于下,必以为下,
无可信矣.若必下无,可信则上,亦有可疑.
礼记有曰:君上疑人,则百姓惑;臣下难知,
则君长劳;上下相疑,则不可以,言至治矣.
当今群臣,远在一方.流言三至,不投杼者,
臣窃思度,未见其人.以四海广,士庶之众,
岂无一二,可信人哉?盖信之则,无不可也,
疑之也则,无可信者,岂独臣过?夫以一介,
庸夫结为,交友以身,相许死且,不渝况乎,
君臣契合,寄同鱼水.若君为尧,臣为稷契,
岂有遇小,事则变志,见小利则,易真心哉?
此虽下之,立忠未有,明著亦由,上怀不信,
待之过薄,之所致也.岂君使臣,以礼臣事,
君以忠乎?以陛下之,圣明当今,功业诚能,
博求时俊,上下同心,三皇可追,五帝可俯,
则而六矣.夏殷周汉,夫何足数!君深嘉纳.
【原文】

夫委大臣以大体①,责小臣以小事,为国之常也,为治之道也。今委之以职,则重大臣而轻小臣;至于有事,则信小臣而疑大臣。信其所轻,疑其所重,将求至治,岂可得乎?又政贵有恒,不求屡易。今或责小臣以大体,或责大臣以小事,小臣乘非所据,大臣失其所守,大臣或以小过获罪,小臣或以大体受罚。职非其位,罚非其辜②,欲其无私,求其尽力,不亦难乎?小臣不可委以大事,大臣不可责以小罪。任以大官,求其细过,刀笔之吏,顺旨承风,舞文弄法,曲成其罪。自陈也,则以为心不伏辜;不言也,则以为所犯皆实。进退惟谷,莫能自明,则苟求免祸。大臣苟免,则谲诈萌生。谲诈萌生,则矫伪成俗。矫伪成俗,则不可以臻至治矣。

【注释】

①大体:重要的,关系大局的。

②辜:罪。

【译文】
让大臣负责国家大事,让小臣负责具体的小事,这是治国的普遍道理,也是处理政务的正确法则。现在委任职权时,却是重视大臣而轻视小臣,遇到事情时,又轻信小臣而怀疑大臣。这是信任自己所轻视的而怀疑自己所重视的。这种做法,怎么能实现天下大治呢?再者,朝政贵在有稳定的规范,不能经常变化。现在有时责令小臣办大事,有时又责令大臣去管理小事,小臣处在他不该占据的位置,而大臣又失去他应当担当的职责。大臣或者因为小过错而获罪,小臣或者因为大事故而受罚。职责和职位不相符合,所惩罚的事情,不属于他们各自的职责。要求他们没有私心,竭尽全力,岂不是很难吗?小臣不可以让他们做大事,对大臣不能因为小过错就治罪。给予很高的职位,追究细小的罪过,于是那些刀笔小吏就会顺着陛下的旨意,捕风捉影,舞文弄法,曲成其罪。大臣为自己辩解表白,就认为他是不肯服罪;不辩解表白,就以为都是事实。真是进退两难,不能自己分辨,于是只好苟且免祸。大臣苟且免祸就会谲诈萌生,谲诈萌生就会虚伪成风,虚伪成风就不能实现天下大治啊!

【原文】

又委任大臣,欲其尽力,每官有所避忌不言,则为不尽。若举得其人,何嫌于故旧。若举非其任,何贵于疏远。待之不尽诚信,何以责其忠恕哉!臣虽或有失之,君亦未为得也。夫上之不信于下,必以为下无可信矣。若必下无可信,则上亦有可疑矣。【礼】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上下相疑,则不可以言至治矣。当今群臣之内,远在一方。流言三至而不投杼者①,臣窃思度,未见其人。夫以四海之广,士庶之众,岂无一二可信之人哉?盖信之则无不可,疑之则无可信者,岂独臣之过乎?夫以一介庸夫结为交 友,以身相许,死且不渝,况君臣契合,寄同鱼水。若君为尧、舜,臣为稷、契②,岂有遇小事则变志,见小利则易心哉?此虽下之立忠未有明著,亦由上怀不信,待之过薄之所致也。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乎?以陛下之圣明,以当今之功业,诚能博求时俊,上下同心,则三皇可追而四,五帝可俯而六矣。夏、殷、周、汉,夫何足数!

太宗深嘉纳之。

【注释】

①流言三至而不投杼者:杼,织布的梭子。这句话出自这样一段史实:秦甘茂告诉秦王说:『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曾参的母亲,其母正织着布,听后泰然自若。后来第三次有人来报告这个消息,其母扔下梭子,越墙而走。臣之贤赶不上曾参,王之信不如曾母,怀疑臣的人也不止三个人,臣恐怕大王'投杼」啊』。借喻流言经多次重复就会令人相信。

②稷、契:稷,古代主管农事的官。契,传说中商的始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

【译文】
    朝廷任命大臣,都是想让他们竭尽全力。而大臣却有所避讳不敢讲话,这就叫未尽全力。如果选拔的官员得当,即使是故旧又有什么关系。如果选拔的官员不得当,即使关系疏远也不算可贵。自己不给予别人充分的信任,又怎能要求别人忠恕呢?臣子虽然有时会犯过错,可是国君如此对待也不算得当!皇上既然对臣下不信任,那么必然认为臣下无可信之处。如果臣下都不值得信任,那么皇上必然也有让人可疑的地方。【礼记】上写道:『地位高的人互相猜疑,那么百姓就感到无所适从;臣子言行莫测,那么国君就会不放心。』国君与臣子之间互相不信任,就谈不上天下大治了。如今诸位臣子天各一方,相距遥远,对于三番五次的谣言而不信以为真的人,据我所知还未曾有过。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难道连一两个值得信赖的人都没有吗?用信任的态度去选择人,就没有绝对不能用的人;用怀疑的态度去选择人,就选不到信得过的人,难道这只是臣子的过失吗?即使普通人,一旦结为朋友,都可以用生命来报答,纵然死也不会改变,更何况君臣之间默契得如同鱼和水的关系呢?如果国君像尧、舜那样,臣子像稷、契一样,怎么会有遇到小的事情就改变志向,碰到小的利益就变心的道理呢?这虽然是由于臣下不够忠心耿耿,也是由于国君心怀猜疑、对待下属过于苛求的缘故。这怎么谈得上君以礼待臣、臣以忠事君呢?凭陛下的聪明才智和现在的成就,要是能诚恳广泛地寻求贤能的人,君臣同心同德,就会天下大治,就可以与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了。夏、商、周、汉,又算得了什么!太宗十分赞许并采纳了这个意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