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32|回復: 0

[其他] 【贞观政要】卷10敬师傅诗解3太子宗祧是系善恶兴亡斯在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2-10-13 18:5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贞观政要】卷10敬师傅诗解3太子宗祧是系善恶兴亡斯在不勤于始将悔于终题文诗:
贞观十八,年高宗初,立为太子,尚未尊贤,
重道太宗,尝令太子,居寝殿侧,不往东宫.
散骑常侍,刘洎疏曰:臣闻郊迎,四方孟侯,
所以成德,齿学三让,元良由是,作贞斯皆,
屈其主祀,之尊申下,交义故得,刍言咸荐,
睿问旁通,不出轩庭,坐知天壤,率由兹道,
永固鸿基.至若生乎,深宫之中,长乎妇人,
之手又未,曾识忧惧,无晓风雅.太子虽复,
神机不测,天纵生知,开物成务,终由外奖.
匪夫崇诐,干籥听兹,谣颂何以,辨章庶类,
甄核彝伦?历考圣贤,咸资琢玉.是故周储,
上哲师望,而加裕也;汉嗣深仁,引园绮等,
贤而昭德.原夫太子,宗祧是系,善恶之际,
兴亡斯在,不勤于始,将悔于终.如此是以,
晁错上书,令通政术,贾谊献策,务知礼教.
窃惟太子,玉裕挺生,金声夙振,明允笃诚,
之美孝友,仁义之方,挺自天姿,非劳审谕,
固以华夷,仰德翔泳,希风然则,寝门视膳,
已表三朝,艺宫论道,宜弘四术.其虽富于,
春秋饬躬,有渐实恐,岁月易往,堕业兴讥,
取适晏安,言从此始,臣以愚短,幸参侍从,
思广储明,暂愿闻彻,不敢曲陈,故事切以,
圣德言之.至教之道,至道至情,真情始终,
善始善终,始终不渝,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原文】
贞观十八年,高宗①初立为皇太子,尚未尊贤重道,太宗又尝令太子居寝殿之侧,绝不往东宫。散骑常侍刘洎上疏曰:
臣闻郊迎四方,孟侯②所以成德,齿学三让,元良③由是作贞。斯皆屈主祀之尊,申下交 之义。故得刍言咸荐,睿问旁通,不出轩庭,坐知天壤,率由兹道,永固鸿基者焉。至若生乎深宫之中,长乎妇人之手,未曾识忧惧,无由晓风雅。虽复神机不测,天纵生知,而开物成务,终由外奖。匪夫崇诐干籥,听兹谣颂,何以辨章庶类,甄核彝伦?历考圣贤,咸资琢玉。是故周储上哲,师望、而加裕;汉嗣深仁,引园、绮而昭德。原夫太子,宗祧是系,善恶之际,兴亡斯在,不勤于始,将悔于终。是以晁错上书,令通政术,贾谊献策,务知礼教。窃惟皇太子玉裕挺生,金声夙振,明允笃诚之美,孝友仁义之方,皆挺自天姿,非劳审谕,固以华夷仰德,翔泳希风矣。然则寝门视膳,已表于三朝,艺宫论道,宜弘于四术。虽富于春秋,饬躬有渐,实恐岁月易往,堕业兴讥,取适晏安,言从此始,臣以愚短,幸参侍从,思广储明,暂愿闻彻,不敢曲陈故事,切请以圣德言之。
【注释】
①高宗:名治(628 — 683),唐太宗之子,长孙皇后所生,贞观十七年四月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继位。
②孟侯:即世子。③元良:太子的代称。
【译文】
贞观十八年,高宗刚被立为太子时,还不尊贤重道,太宗又曾经命令太子居住在自己寝宫的旁边,并且不准太子住到东宫去。散骑常侍刘洎上疏说:
我听说太子要多方学习 ,才能成就德名;通过学习懂得礼义『三让』的法则,国家就能享受太平。历代皇子都不怕降低自己的身份,推行广泛的大义。所以,不管是粗浅的言论,还是睿智的学问,只要是有益的,就要学习,以求触类旁通。虽然足不出户,却能知道天下大事。只有这种办法,才可以使国家大业,得以巩固。对于从小生长在皇宫中的太子,他一直在侍女的身边长大,从未经历过忧患恐惧,也不懂得雅正之道。即使生性聪明,然而要成就大业,终需别人帮助。如果不重视诗书礼乐的教化,那他凭什么去辨别世理人伦?
历代成就圣王的过程,就像雕琢玉器一样。周成王崇尚贤明,以太公、召公为师,美德得以保全;惠帝仁义,引园、绮里奇等四位贤人让他的威德显扬。太子维系着国家和宗庙的兴亡,国家的命运与他的善恶息息相关。如果一开始就不勤于世事,最终必定后悔。所以晁错上书,是为了要求太子通晓治国方略;贾谊进献策论,是想让太子辨明礼敬,教化天下。我认为,皇太子天资聪明、德性仁和,具备明察笃厚诚信文美、忠孝仁义之德,这些来自他的天性,而不是通过受教育得来的,国家的江山社稷都须仰仗其德行加以巩固。太子在陛下身边侍奉寝食,在朝中已做出了表率,他在谈论艺术时体现出的聪明才智,也应在诗书礼乐方面加以弘扬。太子虽然年轻气盛,有充分的时间修养性情,但我实在担心随着岁月的流逝,他荒废了学业,引起讥谤,安逸之风从此开始。我见识短小,有幸侍奉太子,想要使太子思虑开阔,使其在不久的将来闻名四方。我不敢故意陈述旧事,只是希望以陛下的圣明为例来作为说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