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52|回復: 0

[其他] 【贞观政要】卷40慎终诗解4始俭终奢始恤终役舍本逐末始谏终杜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2-11-3 17:0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贞观政要】卷40慎终诗解4始俭终奢始恤终役舍本逐末始谏终杜
题文诗:
贞观初君,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
考之于今,其风渐坠,听言则远,超于上圣,
论事则未,逾于中主.何以言之?汉文晋武,
俱非上哲.汉文,千里之马,晋武,
雉头之裘.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
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渐不克终,
此其一也.舍本逐末.昔子贡问,孔子理人,
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也.子贡:
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
若何无畏?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为人上者,奈何不敬?贞观始,视人如伤,
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
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
乃云无事,百姓骄逸,劳役易使.自古以来,
未有由民,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
,欲劳役哉?恐非兴邦,至言岂安,
人之长算?此其渐不,克终二也.口惠不实.
贞观初,损己利物,至于今日,纵欲劳人,
卑俭之迹,岁改骄侈,之情日异.虽忧人之,
言不绝口,而乐身事,实切于心.或时欲有,
所营虑人,致谏乃云:若不为此,不便我身.
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者口,
岂曰择善,而行者乎?此其渐不,克终三也.

【原文】

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考之于今,其风渐坠,听言则远超于上圣,论事则未逾于中主。何以言之?汉文、晋武俱非上哲。汉文辞千里之马①,晋武焚雉头之裘②。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此其渐不克终一也。
【注释】

①汉文辞千里之马:汉文帝时,有人献千里马,文帝诏令将其退还,并发给路费。

②晋武焚雉头之裘:晋武帝时,有人献上雉头裘,武帝认为是奇装异服不可穿用,在大殿前将其烧掉。

【译文】
陛下在贞观初期,实行无为无欲、清静祥和的政治教化政策,即使在边远的蛮荒之地,也受到了此风的感化。但如今看来,这种风气正在慢慢消失,听言语似乎比古代的君主高明多了,论事,则连一般平庸的君主都不如。为什么这样说呢?汉文帝、晋武帝都不是具有上哲之智的圣明之君,但汉文帝拒绝别人进献的千里马,晋武帝因为国家法典禁止奇装异服,焚烧了大臣献上的雉头裘。而今天,陛下到千里之外去寻找骏马,到异城去搜求奇珍异宝,这些行为都被老百姓和少数民族见怪和轻视。这是朝廷不能善终的表现之一。

【原文】

昔子贡问理人于孔子,孔子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其无畏?』故【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上者,奈何不敬?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自古以来,未有由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者哉?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之长算?此其渐不克终二也。
【译文】
过去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管理百姓,孔子作了一个比喻,他说:『用朽烂的绳索驾驭六匹马的车子,真让人恐怖啊!』子贡问:『有什么好恐惧的呢?』孔子说:『不用'道」来引导百姓,这是我所痛恨的,如果这样治国,怎能无所畏惧呢?』所以【尚书】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才会安宁。』为君者怎么可以不敬畏老百姓呢?陛下在贞观初期,把老百姓当做饱尝战争创痛的伤员,体恤他们的艰辛,爱民如子,凡事崇尚俭约,不营造宫室以免劳民伤财。然而近些年来,陛下开始放纵奢侈,忘记了谦逊节俭的美德,任意役使百姓,还说:『老百姓没有事情就会懒惰放肆,有了劳役就容易驱使他们。』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因为老百姓安乐悠闲而导致亡国的事例,岂有害怕他们放纵,而故意向他们施加劳役的道理呢?恐怕这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至理名言。这是朝廷不能善终的表现之二。

【原文】

陛下贞观之初,损己以利物,至于今日,纵欲以劳人,卑俭之迹岁改,骄侈之情日异。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或时欲有所营,虑人致谏,乃云:『若不为此,不便我身。』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此其渐不克终三也。
【译文】
陛下在贞观初期,损害自己的利益以满足别人的需要。而如今,放纵自己的欲望以役使百姓,谦逊节俭的风气一年年在消失,而骄纵奢侈的习惯在与日俱增。虽然牵挂老百姓的话语还不绝于口,但享乐之事也时时萦绕于心。有时候,陛下想营造宫室,又担心有人提意见,就说:『如果不修宫殿,我的生活就会不方便。』根据君臣之谊,臣子怎么可能再进谏呢?陛下此言意在杜绝意见,哪里谈得上是择善而从呢?这是朝廷不能善终的表现之三。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