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論】卷45伐功詩解大夫:匈奴擾亂由群臣不併力文學:君不向道爲之強戰雖克必亡 題文詩: 大夫又曰:齊桓公越,燕伐山戎,破孤竹國, 殘滅令支.趙武靈王,逾句注山,跨過代谷, 略滅林胡,樓煩也燕,襲走東胡,闢地千里, 又渡遼東,而攻朝鮮.蒙公爲秦,擊走匈奴, 猶若鷙鳥,之追群雀.匈奴勢懾,不敢南而, 望十餘年.及其後也,蒙公死而,諸侯叛秦, 中國擾亂,匈奴紛紛,乃敢復爲,邊寇夫以, 小國燕趙,尚猶能卻,寇虜廣地,今以漢國, 之大士民,之力非特,齊桓之眾,燕趙師然, 匈奴久未,服者群臣,不併力上,下未諧故. 文學對曰:古用師非,貪壤土利,爲救民患. 民思之若,旱之望雨,簞食壺漿,以逆王師. 憂人患者,民心歸之,湯武是也.不愛民之, 死也力盡,而潰叛者,秦王是也.孟子有曰: 君不向道,不由仁義,爲之強戰,雖克必亡. 此中國所,以擾亂非,蒙恬死而,諸侯叛秦. 昔周室盛,越裳來獻,百蠻致貢.其後周衰, 諸侯力征,蠻貊分散,各有聚黨,莫能相一. 是以燕趙,能得意焉.其後匈奴,稍強蠶食, 諸侯是以,破走月氏,因其兵威,徙遷小國, 引弓之民,並爲一家,一意同力,故難制也. 先前君爲,先帝擘畫,匈奴之策:兵據西域, 奪便勢地,以候其變,以漢之強,攻匈奴眾, 若以強弩,潰癰疽也;越之擒吳,豈足道哉? 上以爲然,用君之義,聽君之計,雖越王任, 種蠡不過.爾以搜粟,都尉升爲,御史大夫, 持政十有,餘年未見,種蠡之功,而見靡弊, 之效匈奴,不爲加俛,百姓黎民,而以敝矣. 是君策不,能弱匈奴,反衰中國.善爲計者, 固若此乎?蠻夷必防,防之必義,由仁義行.
【題解】 本篇文學駁斥桑弘羊的『兵據西域』之策,否定他『持政十餘年』的種種政績,以說明桑弘羊佐帝無功,並把矛頭指向漢武帝。然而,歷史都給桑弘羊作了結論。『伐功』,就是自稱其功的意思。編者以『伐功』作爲標題,顯然是站在文學一邊的,也是否定桑弘羊的。
【原文】
大夫曰:齊桓公越燕伐山戎(1),破孤竹(2),殘令支(3)。趙武靈王逾句注(4),過代谷(5),略滅林胡、樓煩(6)。燕襲走東胡(7),闢地千里,度遼東而攻朝鮮。蒙公爲秦擊走匈奴(8),若鷙鳥之追群雀(9)。匈奴勢懾(10),不敢南面而望十餘年。及其後,蒙公死而諸侯叛秦,中國擾亂,匈奴紛紛,乃敢復爲邊寇。夫以小國燕、趙,尚猶卻寇虜以廣地,今以漢國之大,士民之力,非特齊桓之眾,燕、趙之師也;然匈奴久未服者,群臣不併力(11),上下未諧故也。【注釋】
(1)山戎:唐、虞前匈奴的別稱,見【史記·五帝本紀·索隱】。公元前663 年,齊桓公率兵討
伐山戎。(見【史記·齊太公世家】)
(2)孤竹:古國名,在今河北省盧龍縣一帶。
(3)殘:翦殘。令支:即『離枝』,山戎屬國,今河北省遷安縣是其故地。
(4)趙武靈王:戰國時趙國國君,名雍。以四面都有強敵,下令改穿胡服,令士卒學習騎馬射箭,遂爲當時強國。句註:山名,一名雁門山,又名西陘山,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
(5)代谷:地名,在今山西省代縣一帶。
(6)林胡:古代部落名,戰國時居住在今山西省朔縣北至內蒙古自治區一帶。戰國末,被趙將李牧擊敗,歸附於趙。 樓煩:古代部落名,春秋末居住在今山西省西北隅寧武、保德、苛嵐等縣地。
(7)東胡:古代族名,因居住在匈奴(胡)族以東地區,故名。戰國時被燕國打敗,遷居今西遼
河上游的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域,後又被匈奴冒頓單于擊敗,分爲兩支:退居鮮卑山的一支稱『鮮
卑』,退居烏桓山的一支稱『烏桓』
(8)蒙公:即蒙恬。
(9)鷙(zhi)鳥:兇猛的鳥,如鷹、雕等。
(10)懾:害怕。
(11)併力:通力合作。
(12)諧:和諧,配合得合適。
【譯文】 大夫說:齊桓公越過燕國,討伐山戎,攻破孤竹,翦滅令支。趙武靈王越過句注山,跨過代谷,攻滅林胡、樓煩。燕國趕跑東胡,開闢了千里疆域,又跨過遼東攻打朝鮮。蒙恬爲了保衛秦朝追擊匈奴,像兇猛的鳥追逐群雀一樣,匈奴畏懼秦朝的勢力,十幾年不敢南下侵犯。以後蒙恬死了,諸侯背叛秦朝,中原大亂,匈奴紛紛南下,又成爲侵擾中原的敵人。過去像燕、趙這樣的小國,還能夠擊退來犯之敵而擴大土地,如今漢朝這樣大,軍隊、百姓的力量這麼強,這絕不是齊桓公和燕、趙的軍隊所能比擬的;然而匈奴卻很久沒有被降服,這是由於群臣不通力合作,上下沒有配合好的緣故啊!
【原文】
文學曰:古之用師,非貪壤土之利,救民之患也。民思之,若旱之望雨(1),簞食壺漿,以逆王師(2)。故憂人之患者,民一心而歸之,湯、武是也。不愛民之死,力盡而潰叛者,秦王是也。孟子曰:『君不鄉道,不由仁義,而爲之強戰,雖克必亡(3)。』此中國所以擾亂,非蒙恬死而諸侯叛秦。昔周室之盛也(4),越裳氏來獻(5),百蠻致貢(6)。其後周衰,諸侯力征,蠻貊分散,各有聚黨,莫能相一(7)。是以燕、趙能得意焉。其後,匈奴稍強,蠶食諸侯,故破走月氏(8),因兵威,徙小國,引弓之民,並爲一家,一意同力,故難制也。前君爲先帝畫匈奴之策:『兵據西域,奪之便勢之地以候其變。以漢之強,攻於匈奴之眾,若以強弩潰癰疽(9);越之禽吳,豈足道哉?』上以爲然,用君之義(10),聽君之計,雖越王之任種、蠡不過(11)。以搜粟都尉爲御史大夫,持政十有餘年(12),未見種、蠡之功,而見靡弊之效(13),匈奴不爲加俛(14),而百姓黎民以敝矣。是君之策不能弱匈奴,而反衰中國也。善爲計者,固若此乎?【注釋】
(1)【史記·淮南·衡山傳】:『百姓顧之,若旱之望雨。』【漢書·司馬相如傳】下:『若枯
旱之望雨。』
(2)攖寧齋鈔本、張之象本、沈延銓本、金蟠本『逆』作『迎』。【孟子·梁惠王下】:『簞食
壺漿,以迎王師。』
(3)【孟子·告子下】:『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爲之強戰,是輔桀也。』這裡用其文,而末句不同。鄉:同『向』,嚮往,追求的意思。由:用。克:戰勝。
(4)『之』字原無,今補。
(5)越裳:見【崇禮篇】注釋。(亦作『越常』。亦作『越嘗』。古南海國名。漢 王充【論衡·恢國】:『成王 之時,越常 獻雉。』按,【漢書·賈捐之傳】顏師古 注引此作『越嘗』。漢 張衡【東京賦】:『北燮 丁令,南諧 越常。』【後漢書·南蠻傳】:『交趾 之南,有 越裳國。周公 居攝六年,制禮作樂,天下和平,越裳 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唐 杜甫【諸將】詩之四:『越裳 翡翠無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明 唐寅【白燕】詩:『越裳 雉尾 姬周 化,瀚海烏頭 漢 使歸。』)
(6)百蠻:我國古代泛指南方少數民族。
(7)相一:互相統一起來。
(8)『氏』上原衍』支字,今據毛扆、張敦仁、俞樾說校刪。月氏(r^u zh9):我國古代族名,
秦漢時游牧於敦煌、祁連之間,後受匈奴攻打。漢文帝時,一支西遷到今伊犁河上游,稱『大月氏』;一支進入祁連山區與羌族雜居,稱『小月氏』。
(9)弩(n():利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癰疽(y#ngj&):化膿的毒瘡。以強弩潰癰,乃秦、漢
時人通用的成語。【戰國策·秦策上】:『千鈞之弩潰癰。』【漢書·韓安國傳】:『今以中國之盛,
萬倍之資,遣百分之一,以攻匈奴,譬猶以強弩射且潰之癰也,不必留行矣。』是其證。
(10)義:同『議』。
(11)種,大夫種,見【非鞅篇】注釋。蠡,范蠡,見【地廣篇】注釋。
(12)搜粟都尉爲御史大夫,持政十有餘年:桑弘羊於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 年)任搜粟都尉,兼大司農,天漢四年(公元前97 年)貶爲搜粟都尉。後在後元二年(公元前87 年)升爲御史大夫。從天漢四年到始元六年(公元前81 年)召開鹽鐵會議,共有17 年的時間,所以儒生說他『以搜粟都尉爲御史大夫,持政十有餘年。』
(13)靡弊;衰敗。
(14)俛:即俯。加俛,降服。
【譯文】 文學說:古代用兵,不是爲了貪圖土地,而是爲了解救百姓的苦難,百姓盼望解救就像久旱的禾苗盼望下雨一樣,用簞盛著飯用壺盛著湯水去歡迎君主的軍隊。所以,爲百姓苦難憂慮的人,百姓便全心全意地歸附,成湯、周武王就是這樣的君主。不顧百姓死活,以致百姓力量用盡而進行反叛,秦始皇就是這樣的皇帝。孟子說:『君主不嚮往聖賢之道,不行仁義,而硬要進行戰爭,即使戰勝了最終也要滅亡。』這就是秦末天下動亂不安的原因,並不是由於蒙恬死了,諸侯背叛秦朝的緣故。從前,周朝興盛時,越裳氏來獻禮,南方各民族都來進貢。後來,周朝衰弱,諸侯互相交戰,那時,南北各民族都比較分散,各自組成部落,不能互相統一起來,因此燕、趙能夠取得勝利。後來,匈奴逐漸強大,蠶食各諸侯國,趕走月支,用武力迫使小國遷移,把各游牧民族合併在一起,同心合力,所以就難以制服了。從前,你爲漢武帝制定討伐匈奴的政策:『派兵屯駐西域,奪取有利地勢,以防備匈奴的入侵。以漢朝的強大,攻擊匈奴的軍隊,就好像用強弩射潰爛的膿瘡一樣;越國打敗吳國,哪裡值得一談呢?』武帝認爲正確,用你的建議,聽你的計策,就是越王任用文種、范蠡也不過如此。可你從搜粟都尉升爲御史大夫,持政十幾年,沒有見到你有文種、范蠡那樣的功勞,只看見你的政策引起國家衰敗的後果,匈奴並沒有被降服,老百姓卻被搞得更貧困了。你的計策不僅沒有削弱匈奴,反而使我國衰敗。善於出謀劃策的人,原來就是這樣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