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8|回復: 0

[道家人物] 【文子】诗解下德9无为之治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6-7 18:3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子】诗解下德9无为之治
题文诗:
衡於左右,无私轻重,可以为平;绳於内外,
无私曲直,可以为正;人主於法,无私好憎,
可以为令.至公至平,至德至情,真情无私,
德无所私,怨无所藏,任道自然,情合人心.
真情为治,私智不与.水戾破舟,木击折轴,
不怨木石,不罪巧拙.智息不乱,有智乱道;
忘心不险,德有心险;绝视不眩,心有眼眩.
权衡规矩,一定不易,至一至常,常一不邪,
至一至正,至正真情,真情常在,方行不留,
一日形之,以正政之,万世传之,无为真情.
真情至道,至道至正,其道不正,国亡主亡.
至道无形,无形道宗,至宗至母,至母有情,
情通万物,并应无穷,穷而能通,为而不恃.
独贤於已,不修其道,专己之能,其穷不远.
人君宗道,由迩知遐,因物识物,因人知人.
积力所举,即无不胜;众智所为,即无不成;
众无绝粮,群无废功,工无异伎,士无兼官,
各守其职,不得相干,人得所宜,物得所安,
器械不恶,职事不慢.债少易偿,职寡易守,
任轻易劝,至简易从.大道至简,至简至约,
上操约少,下效易为,君臣相安,久不相厌.
全文:
老子曰: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人主之于法,无私好憎,故可以为令,德无所立,怨无所藏,是任道而合人心者也。故为治者,知不与焉,水戾破舟,木击折轴,不怨木石而罪巧拙者,智不载也,故道有智则乱,德有心则险,心有眼则眩。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留,一日形之,万世传之,无为之为也。
人之言曰:国有亡主,世亡亡道,人有穷而理无不通,故无为者,道之宗也。得道之宗,并应无穷,故不因道理之数,而专己之能,其穷中远。夫人君者不出户以知天下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故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为,即无不成也。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废功,工无异伎,士无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予,人得所宜,物得所安,是以器械不恶,职事不慢也。夫责少易偿也,职寡易守也,任轻易劝也,上操约少之分,下效易为之功,是以居日久而不相厌也。
分段解释:
老子曰: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人主之于法,无私好憎,故可以为令,德无所立,怨无所藏,是任道而合人心者也。故为治者,知不与焉,水戾破舟,木击折轴,不怨木石而罪巧拙者,智不载也,故道有智则乱,德有心则险,心有眼则眩。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留,一日形之,万世传之,无为之为也。
( 默希子注 :) 老子曰:衡之於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於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人主之於法,无私好憎,故可以为令。德无所立,怨无所藏,是任道而合人心者也。此三者,藉於无私,故平为之立,正为之存,令为之行;不殒德於外,不匿怨於内,任道而死,百姓不知。故为治者,知不与焉。水戾破舟,木击折轴,不怨木石,而罪巧拙者,智不载也。水无破舟之意,木无折轴之心,不怨木石,而罪巧拙者,非智之所为也。明治国者不以智。故以智治国者,国之贼也。故道有智则乱,德有心则险,心有眼则眩。息智即不乱,忘心即不险,绝视则不眩,皆忘之也。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留。一日形之,万世传之,无为之为也。夫衡非不平,绳非不直,用之者偏耳。道非不虚,德非不明,修之者误耳。一者无为也,百王用之,万世传之,为而不易也。一者无为也,百王用之,万世传之而不易也。凡无情无私,一以遇之者,虽终日应用,未尝为也。斯道致治,正而有常。不然,权之与量,岂一日制作而万世不能易哉?
参考译文:
   文子认为:衡对于衡之左右两端,没有偏私轻重之分别,所以可以为平;绳对于绳之内外两侧,没有偏私曲直的分别,所以可以为正;人主对于法令的标准与执行,没有偏私好憎的分别,所以可以为令;因为没有偏私好憎之情的掺杂,所以没有对于任何一方的私德,因为至公、至平所以也就不会有人产生私怨私愤,这是任道而合乎人心的治理办法。所以治理国家的人,应该做到不要任用自己的智故,水逆激而可以破舟,木击重而可以折轴,这是自然现象,如果不知道是木石的原因而怪罪于人的巧拙的话,就显得不够明智;所以治理国家的方法如果掺杂了个人利益和喜好就会导致悖乱,纯粹的道德萌生了自私的心机就会变得凶险,纯真的心灵沾染了过多的嗜欲就会眩于外物而受到迷惑。因此权衡规矩这些根本的原则,一旦确定就不要轻易改变,标准始终保持一致就不会有歪门邪道的产生,君子行方蹈正而不流于世俗和利欲,一日获得了这个道理,万世都可以效法流传,这就是无为之为的方法。执一而无为的道理,百王用之不变,万世传之不易,这是放之五湖四海,贯通古今中外,都能够行得通的普遍真理啊。
人之言曰:国有亡主,世亡亡道,人有穷而理无不通,故无为者,道之宗也。得道之宗,并应无穷,故不因道理之数,而专己之能,其穷远。夫人君者不出户以知天下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故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为,即无不成也。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废功,工无异伎,士无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予,人得所宜,物得所安,是以器械不恶,职事不慢也。夫责少易偿也,职寡易守也,任轻易劝也,上操约少之分,下效易为之功,是以居日久而不相厌也。
( 默希子注 :) 老子曰人之言日:国有亡主,世亡亡道。人有穷而理无不通,故无为者,道之宗也。得道之宗,并应无穷,夫国之亡者,何也?以无正道故亡也。夫穷而能通者,道也,为而不恃者,德也,无为之宗应於无穷者也。故不因道理之数而专己之能,其穷不远也。独贤於已,不修其道,立见穷屈。夫人君,不出户以知天下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故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废功。工无异伎,士无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干,人得所宜,物得所安,是以器械不恶,职事不慢也。因此物识彼物之情,度己身见他人之性。善用众者,可以倾河置海,善用人者,可以尽心竭力。夫债少易偿也,职寡易守也,任轻易劝也。上操约少之分,下效易为之功,是以君臣#2久而不相厌也。在於简易,故无劳厌。
参考译文:
    文子认为:古人有这么说的:国家有败亡的君主,而世上没有行不通的道理,人有穷困潦倒的时候而道理无所不变通,所以能够以无为为之者,就是领悟了大道的根本了。能够领悟大道的根本,就可以并应无穷,变化无方,所以不顺应天道物理的规律而变化,自以为能力强大的人,他距离穷迫的时候也就不远了。即使人君足不出户,也可以知晓天下之情形的原因,是因为他能够通过此物以识别彼物,因周围人而知晓天下人,所以积蓄众人之力去举东西,没有举不起来的东西,集聚众人的智慧去办事情,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千人之众中只要有农夫就可以有农桑而无绝粮,万人之群中总有贤能才智之人就可以有成功而无废功,因此一工不擅二技,一士不兼两官,这是为了使人人能够各守其职,做到各不相干,各尽其责,这样每个人居于自己适宜的环境,每件事物都可以得到适当的安置,那么制成的器械符合标准,上上下下的职事都不怠慢而井井有条。因此债少就容易偿还,职责清楚简约就容易遵守,任务简单就容易完成,君王操持简约省事的原则,官员们职责易守,功劳易成,所以君臣之间即使相处久了也不会彼此相厌而有疏离纷争之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