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卷10锤锻诗解3锚针治铜 题文诗: 凡舟行而,遇风难泊,则其全身,系命于锚. 战船海船,有重千钧,锚者锤法,先成四爪, 以次逐节,接身三百,斤内者用,径尺阔砧, 安顿炉旁,当其两端,皆红掀去,炉炭铁包, 木棍夹持,上砧若千,斤内外则,架木为棚, 多人立上,共持铁链.两接锚身,末皆带巨, 铁圈链套,提起捩转,成力锤合.合药不用, 黄泥先取,陈久壁土,筛细一人,频撒接口, 之中浑合,方无微罅.盖炉锤中,此物最巨. 针先锤铁,为细条用,铁尺一根,锥成线眼, 抽过条铁,成线逐寸,剪断为针.先锉其末, 成颖小槌,敲扁其本,钢锥穿鼻,复锉其外. 然后入釜,慢火炒熬.炒后以土,末入松木, 火矢豆豉,三物掩盖,下用火蒸.留针二三, 口插其外,以试火候.外针入手,捻成粉碎, 则其下针,火候皆足.然后开封,入水健之. 引线成衣,与刺绣者,其质皆刚,惟马尾刺, 工为冠者,则用柳条,软针分别,之妙在于, 水火健法.凡红铜之,升黄而后,熔化造器, 用砒升者,为白铜器,工费倍难,侈者事之. 凡黄铜原,从炉甘石,升者不退,火性受锤; 从倭铅升,者出炉退,火性以受,冷锤响铜, 入锡掺和,成乐器必,圆成无焊.其余方圆, 用器走焊,炙火粘合.用锡末者,为小焊也, 用响铜末,者为大焊,碎铜为末,饭粘合打, 入水去饭,铜末具存.若焊银器,用红铜末,凡锤乐器,锤钲俗锣,不事先铸,熔团即锤. 锤镯铜鼓,与丁宁先,铸成圆片,然后受锤. 凡锤钲镯,皆铺团于,地面巨者,众共挥力, 由小阔开,就身弦声,俱从冷锤,点发也其, 铜鼓中间,突起隆炮,而后冷锤,开声其声, 分雌与雄,则在分厘,起伏之妙.重数锤者, 其声为雄.凡铜经锤,之后色成,哑白受锉, 复现黄光.经锤折耗,铁损其十,铜只去一. 气腥色美,是故锤工,贵重铁工,亦一等云.
锚【原文】凡舟行遇风难泊,则全身系命于锚。战船、海船有重千钧者,锤法先成四爪,以次逐节接身。其三百斤以内者,用径尺阔砧,安顿炉旁,当其两端皆红,掀去炉炭,铁包木棍夹持上砧。若千斤内外者则架木为棚,多人立其上共持铁链。两接锚身,其末皆带巨铁圈链套,提起捩转,成力①锤合。合药不用黄泥,先取陈久壁土筛细,一人频撒接口之中,浑合方无微罅②。盖炉锤之中,此物其最巨者。【注释】
①成力:全力,合力。
②罅:空隙。
【译文】 每当船只航行遇到大风难以靠岸停泊的时候,它的安全就完全依靠锚了。战船或者海船的锚,有的重量达到上万斤。它的锻造方法是先锤成四个铁爪子,然后才将铁爪子逐一接在锚身上。三百斤以内的铁锚,可以先在炉旁安一块直径一尺的砧,当锻件的接口两端都已烧红了,便掀去炉炭,用包着铁皮的木棍的一端把它们夹到砧上锤接。如果是一千斤左右的铁锚,则要先搭建一个木棚,让许多人都站在棚上,一齐握住铁链,铁链的另一端套住锚身两端的大铁环,把锚吊起来并按需要使它转动,众人合力把锚的四个铁爪逐个锤合上去。接铁用的『合药』不是黄泥,而用筛过的旧墙泥粉,由一个人将它不断地撒在接口上,一起与铁质锤合,这样,接口就不会有微隙了。在炉锤工作中,锚算是最大的锻造物件了。
针【原文】凡针,先锤铁为细条。用铁尺一根,锥成线眼,抽过条铁成线,逐寸剪断为针。先锉其末成颖,用小槌敲扁其本,钢锥穿鼻,复锉其外。然后入釜,慢火炒熬。炒后以土末入松木火矢①、豆豉三物掩盖,下用火蒸。留针二三口插于其外,以试火候。其外针入手捻成粉碎,则其下针火候皆足。然后开封,入水健之。凡引线成衣与刺绣者,其质皆刚。惟马尾刺工②为冠者,则用柳条软针。分别之妙,在于水火健法云。
【注释】
①松木火矢:松木炭粉。
②马尾刺工:福建马尾那里的刺绣工。
【译文】
制造针的具体步骤大体上是:先将铁片锤成细条,另外在一根铁尺上钻出小孔作为针眼,然后将细铁条从线眼中抽过便成铁线,再将铁线逐寸剪断成为针坯。然后把针坯的一端锉尖,而另一端锤扁,用硬锥钻出针鼻(穿针眼),再把针的周围锉平整。这时再放入锅里,用慢火炒。炒过之后,就用泥粉、松木炭和豆豉这三种混合物掩盖,下面再用火蒸。留两三根针插在混合物外面作为观察火候之用。当外面的针已经完全氧化到能用手捻成粉末时,表明混合物盖住的针已经达到火候了。然后开封,经过淬水,便成为针了。凡是缝衣服和刺绣所用的针都比较硬,只有福建附近的马尾镇的工人缝帽子所用的针才比较软,因而又叫『柳条针』。针与针之间的软硬差别的诀窍就在于淬火方法的不同。
治铜【原文】凡红铜升黄①而后熔化造器,用砒升②者为白铜器,工费倍难,侈者事之。凡黄铜原从炉甘石升者不退火性受锤;从倭铅升者出炉退火性,以受冷锤。凡响铜③入锡掺和(法具【五金】卷)成乐器者,必圆成无焊。其余方圆用器,走焊④、炙火粘合。用锡末者为小焊,用响铜末者为大焊(碎铜为末,用饭粘合打,入水洗去饭。铜末具存,不然则撒散)。若焊银器,则用红铜末。凡锤乐器,锤钲(俗名锣)不事先铸,熔团即锤。锤镯(俗名铜鼓)与丁宁⑤,则先铸成圆片,然后受锤。凡锤钲、镯皆铺团于地面。巨者众共挥力,由小阔开,就身起弦声⑥,俱从冷锤点发。其铜鼓中间突起隆炮,而后冷锤开声。声分雌与雄⑦,则在分厘起伏之妙。重数锤者,其声为雄。凡铜经锤之后,色成哑白,受锉复现黄光。经锤折耗,铁损其十者,铜只去其一。气腥而色美,故锤工亦贵重铁工一等云。
【注释】倭铅:古代『锌』的总称 ①升黄:冶炼为黄铜。
②砒(pī)升:加砒霜冶炼。
③响铜:制乐器用的铜。
④走焊:锻焊。
⑤丁宁:古时行军用的铜钲,钲即带柄之钟。
⑥就身起弦声:就被锻之器自身发出乐音。
⑦声分雌与雄:高音为雌,低音为雄。
【译文】
红铜要加锌才能冶炼成黄铜,再熔化以后才能制造成各种器物。如果加上砒霜等配料冶炼,可以得到白铜。白铜加工困难,成本也很高,只有阔气的人家才用到它。由炉甘石升炼而成的黄铜,熔化后要趁热敲打。如果是其中加入锌而锤炼成的,则要在熔化后经过冷锤。铜和锡的合金(制法详见本书第十四卷【五金】)叫做响铜,可以用来做乐器,制造时要用完整的一块加工而不能只是由几部分焊接而成。至于其他的方形或者圆形的铜器,就可以进行走焊或者加温黏合。小件的焊接是用锡粉做焊料,大件的焊接则要用响铜做焊料(把铜打碎加工成粉末,要用米饭黏合再进行舂打,最后把饭渣洗掉便能得到铜粉了。如果不用米饭黏合的话,舂打时铜粉就会四处飞散)。焊接银器则要用红铜粉作焊料。
关于部分乐器的制造方法:锣不必经过铸造,是在金属熔成一团之后再精心敲打而成;铜鼓和丁宁,就要先铸成圆片,然后再进行敲打而成。无论是锤锣还是锤铜鼓,都要把铜块或铜片铺在地上进行敲打。其中大的铜块或者铜片还要众人齐心合力敲打才行。铜块或铜片由小逐渐展阔,冷件敲打会从物体本身发出类似于弦乐的声音。在铜鼓中心要打出一个突起的圆泡,然后再用冷锤敲定音色。声音分为高低两种,关键在于圆泡的厚薄及深浅的细微差别:一般而言,重打数锤的声调比较低,而轻打数锤的声调比较高。铜质经过敲打以后,表层会变成哑白色而无光泽,但是经过锉工加工之后又呈现黄色而恢复光泽了。敲打时铜的损耗量,只是铁器损耗量的十分之一。铜有腥味而色泽美观,所以说铜匠要比铁匠高出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