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賢』不僅僅指儒家,也包含了道家和佛家
『聖賢施教』,『聖賢』不僅僅指儒家,也包含了道家和佛家,也就是說儒釋道三家的教育都是以孝道為本。在雍正皇帝的【上諭】中,雍正皇帝就說儒釋道三家『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說三家都是從一個根本上產生出來的,他們教育人民的方法可以並行而不違背。 那麼這個『原』是什麼呢?那就是孝道。在【觀無量壽經】中講到『淨業三福』,就是修學淨宗的人必須要有一個基礎。三福的第一條就是『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所以孝親和尊師是修行淨業的第一個條件。 印光大師說學佛的人應該『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敦倫盡分』就是使你的倫理關係協調,能夠把自己在倫理關係中的本分盡到。所以做兒女的,就要孝敬父母;做丈夫的就要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做妻子的要有德行,把兒女教育好;做領導的要擔負君、親、師的責任;做被領導的就要能夠竭盡全力地完成自己的本分、工作;朋友之間要講誠信;長幼之間、兄弟之間要講友悌,這就叫『敦倫盡分』。 在佛經上有這樣一句話:『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在唐朝以後,小乘的經幾乎沒有人學了,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卻出現了很多有德行的高僧大德,那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在中國,小乘經典雖然不學了,但是這些出家人都有儒、道的基礎,都是熟讀儒家的經典、道家的經典,所以他們已經奠定了小乘的基礎,儒家、道家的經典甚至比小乘還高一層。 所以雖然不讀小乘經,因為有學儒、學道的基礎,他們再深入大乘佛法才有成就。但是我們現在很多學佛的人不理解這個道理,好高騖遠,就喜歡讀那些大乘經典。大乘經典都是枝、葉、花、果非常好看,但是沒有根,就像插在花瓶里的花,雖然很好看,但是沒過幾天就凋萎了。原因在哪裡呢?原因在於我們忽視了『孝親』的這個根本。 佛教有四大菩薩,其中有一位菩薩是地藏菩薩,為什麼取名叫『地藏菩薩』呢?是因為地藏菩薩教導我們,人的心性、心地是一個寶藏,無限的寶藏,怎麼樣把這一個心地的寶藏打開呢?這個『地』就是地基、基礎的意思,必須靠孝親尊師才能夠打開心地的寶藏,所以地藏菩薩供在那裡,我們一看到就提醒自己,要孝親、尊師,這是供養佛像最重要的道理。 觀音菩薩就代表了大慈大悲,把對父母、老師的孝敬推而廣之,恭敬來到我們身邊的一切人,這就是觀音菩薩所代表的大慈大悲; 文殊菩薩代表的是智慧,就是要孝親尊師、對人慈悲,必須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的話,本來很慈悲,但是卻被人欺騙利用,結果就是『慈悲多禍患,方便出下流』,這樣就是沒有智慧的表現; 普賢菩薩代表了行願,把你的孝親、尊師、慈悲、智慧運用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之中,這就是普賢菩薩的意思了。所以我們供奉這些塑像,是為了提醒我們做到孝親、尊師、慈悲、智慧,還有力行,並不是給他供上一些水果、點心,然後再祈求他們保佑自己升官發財,這樣就是把教育變成了宗教、變成了迷信。所以佛教的修學也離不開儒家的基礎。學習【論語】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歷史上記載着一個楊黻的故事。楊黻要學佛,於是就到四川去拜訪無際大師。他在路上遇見一個僧人,問他要去幹什麼,他說我要去尋訪無際大師,因為聽說他很有學問、很有道德,所以要去向他學習。這個僧人就告訴他要尋訪無際大師,不如去找佛。楊黻就問,那佛在哪裡呢? 這個僧人說你往回走吧,如果你看到一個披着被子、倒趿拉鞋的人,那一個人就是佛。於是這個楊黻就往回走,一路上留宿了很多的客棧,總希望碰到一個披着被子、倒趿拉鞋的人,都沒有遇到。所以很失望地回到了家裡,結果回到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他就敲門,母親聽到兒子回來了,非常地高興,也顧不上穿衣服、顧不上穿好鞋,匆匆忙忙就出來給兒子開門。她打開門,楊黻一看他母親,披着被子、倒趿拉着鞋,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了這個僧人的教誨,其實母親就是佛。從此以後他好好孝敬自己的母親,母親活到了八十歲送祭而逝。 所以中國人有句話說,『佛在心中莫遠求』,『在家孝父母,強勝遠燒香』。如果遠燒香的目的是為了自私自利、為了自己升官發財,那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在家能夠認認真真地孝敬父母,這才是培養自己知恩報恩的仁慈之心。 所以蕅益大師在【四書蕅益解】上說:『厚,是本性之德。復其本性,故似歸家。』他就解釋這個『厚』,人性本有這種仁厚之德,『人皆可以為堯舜』,『途之人可以為禹』。所以恢復人的本性就像回家一樣,所以說『民德歸厚』。這一句解釋可以說是畫龍點睛之筆。 摘自【群書治要·論語講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