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90|回復: 0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中原古人类并非从非洲迁移而来(2)

[複製鏈接]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12-5-23 18: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大众日报
2012523105644920.jpg

出土的石制品

遗址中的主要发现
老奶奶庙遗址的主要发现是以灰烬堆积为中心的居住遗迹,以及数量众多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遗存。
在发掘区内,遗物相对较少,但用火遗迹和石制品、动物骨骼及其碎片构成的居住遗迹较多。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石制品、动物骨骼等遗物与多个用火遗迹共存,清楚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居址结构复杂化的发展趋势,那时人类已经大量用火烧烤食物。
在一处开挖面积不大的活动面遗迹,却发现了6处灰烬堆积,且分布面积均较大。如分布在发掘区西南部的灰烬堆积平面形状接近椭圆形,其分布范围南北最长处长约126厘米,东西最宽处宽约100厘米,其剖面最厚处的可见厚度约8厘米,含有大量炭屑和灰白色斑块状物质。灰烬周围散布着较多的动物骨骼碎片与石制品等遗物。在中北部区域还有另外几处面积稍小的灰烬堆积,其周边也分布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及石制品等。在离灰堆稍远处,还可见到明显石器加工区,有数量较多、属于同一原料来源的石核、石片、断块及碎屑等生产石器的副产品。


老奶奶庙遗址所发现的石制品有3000多件,种类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及各类工具等。石制品的原料以灰白色石英砂岩和白色石英为主,亦有少量的石灰岩、火成岩及燧石等原料使用。在石英砂岩制品中,石片与石核的数量较多。石核多为多台面石核,均为简单剥片技术的产品,尚不见预制石核的迹象。石英原料则体积较小,亦采用锤击技术或砸击技术直接剥取石片。经过仔细加工的工具多系石英原料,数量不多,可见到的类型有边刮器、尖状器等,形体多较细小。
以此同时,遗址中发现的动物骨骼数以万计,包括数量较多的较完整的下颌骨、肢骨、牙齿等,以及大量骨骼碎片。其中下颌骨与牙齿等来自食草类动物头骨的骨骼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部位。多数动物骨骼的石化程度较深。可鉴定种类主要是马、牛、鹿、羊与猪等,还有数量较多的鸵鸟蛋皮碎片。动物骨骼上完全不见食肉类或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显示大量骨骼在遗址上出现完全是人类狩猎与消费猎物活动的结果。另一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其中较多骨片的大小比较相近,很多骨片长度集中在10厘米上下,刚好方便手握使用。有些残片上有比较清楚的打击修理痕迹。个别还可见到明确的使用磨痕。这些迹象显示,该遗址的居民除了使用石制品以外,还大量使用骨质工具。
在老奶奶庙遗址附近,沿贾鲁河上游近10公里长的范围内,还分布着20余处旧石器地点。这些地点也埋藏在马兰黄土上部堆积之下的河漫滩相堆积或与其同期异相的红褐色古土壤层中,其时代也当与老奶奶庙遗址相当,只是多数地点的堆积较薄,文化遗存也较少,应只是临时活动的场所。从分布位置、地层堆积与文化遗存的保存等情况看,老奶奶庙遗址位于这个遗址群的中心,当是一处中心营地(或称基本营地),并与前述临时活动地点共同构成一个遗址群。
嵩山东南麓旧石器地点群
自2004年冬季以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连续组织多次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有计划地对郑州地区含更新世堆积的地区展开系统调查工作,已经发现300多处旧石器及动物化石地点。这些地点西起颍河上游,向东到水河与双洎河流域均有分布。新发现的旧石器遗址或地点沿几条河流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成群组聚集分布,构成多个相对密集分布、类似贾鲁河上游老奶奶庙附近的遗址群。2009年以来,对其中的新郑赵庄与皇帝口遗址首先进行发掘,并取得重要进展。
赵庄旧石器遗址位于新郑市赵庄村北,水河东岸3级阶地。遗址西部是陉山与具茨山,东临黄淮平原。该遗址2009年10月―12月发掘。
遗址地层从上至下分为七层,分别为全新世堆积,含钙质结核的马兰黄土,以及其下的漫滩相堆积即旧石器时代文化层。旧石器文化层的主体部分为灰白色黏质砂土,有锈黄色斑点,土质略硬,含砂量较大,局部可见黄灰相间的水平层理。大量石制品及动物化石主要分布在厚约10―30厘米的范围内。
该遗址最重要的发现是置放象头的石堆与石器加工场。两者位于同一活动面,是同一时期活动的遗存。活动面由南向北分布着古棱齿象头骨、大块的紫红色石英砂岩块和乳白色碎小的石英制品。象头骨呈竖立状,臼齿嚼面朝南;由于长期的挤压作用已明显变形,但仍保存完整。大多数石英砂岩块位于象头骨的下部和周围,互相叠压,形成堆状。调查发现,这些紫红色石英砂岩是直接采自距遗址5公里以外的陉山基岩原生岩层。其搬运至此的主要功能并非加工工具,而是围成石头基座,在上面摆置象头。

        来源:大众日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