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爱中医网 作者: 血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研究血的生成、运行、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精、气、津液相互关系的理论,即是中医学的血学说。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素问・调经论》强调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所以又将脉称为“血府”。脉起着约束血液运行的作用,血液循脉运行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周而复始。如因某种原因,血液在脉中运行迟缓涩滞,停积不行则成瘀血。若因外伤等原因,血液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则形成出血,称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若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则变为瘀血。离经之血及瘀血均失去了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循脉而流于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人体任何部位缺少血液的供养,都能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乱以及组织结构的损伤,严重的缺血还能危及生命。
二、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它们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而得以化生为血液。
(一)化生之源
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水谷之精。《灵枢・决气》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即是说明中焦脾胃受纳运化饮食水谷,吸取其中的精微物质,即所谓“汁”,其中包含化为营气的精专物质和有用的津液,二者进人脉中,变化而成红色的血液。因此,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
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 由于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因而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如《张氏医通・诸血门》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因此,血液以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其化生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血液的化生是在多个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完成的,其中,脾胃的生理功能尤为重要。
1.脾胃
营气和津液是血液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而营气和津液都是由脾胃运化转输饮食水谷精微所产生的。因此,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与否,饮食水谷营养的充足与否,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如若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造成长期饮食营养摄入不良,都可能导致血液化生之源匮乏,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临床上治疗血虚,首先要调理脾胃,助其运化功能,从根本出发,至关重要。
2. 心肺
心肺的生理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血液。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辨・辨血》说:“血乃中焦之汁……奉心化赤而为血。”说明心脏的生理功能参与血液的生成,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提出“心生血”。此外,《灵枢・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指出了肺脏在化生血液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认识到肺脉化生血液流向全身,故在十二经脉中指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始于中焦,并为脉诊寸口的原理奠定了基础。临床中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注意调补心肺功能,也源于此。
3.肾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肾中精气充足,则血液化生有源,同时肾精充足,肾气充沛,也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助于血液的化生。如若肾精不足,或肾不藏精,则往往导致血液生成亏少。因此,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有时需采用补肾益精方法,增强肾精及肾气的作用,促进脾胃的功能及精血之间的互生互化。
总之,血液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并在心、肺、肾等脏的生理功能配合作用下得以充盈不衰。
三、血的运行
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不已,流布全身,才能保证其营养全身生理功能的发挥。血液的正常运行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是多个脏腑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血属阴而主静,血的运行需要推行的动力,这种动力主要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和温煦作用。明・虞抟《医学正传・气血》说:“血非气不运。” 若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减弱,则可见血运迟缓、四肢发凉;但若只有阳气的推动、温煦作用的促进而无阴气的宁静、凉润作用的调控,血液的流动必见过速,脉流薄疾。因此,阴阳二气的协调,方可促使血液运行不息,并保持一定的速度。
血运行于脉道之中,而不致逸出脉外,需要得到一定的控摄,这种控摄主要依赖于气的固摄作用。张仲景《金匮要略》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因此,气能控摄血液按一定轨道运行。
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之间、温煦与凉润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
血行脉中,脉为“血府”。《灵枢・决气》称脉管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的功能,因此,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也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血液的质量,包括清浊及粘稠状态,都可影响血液自身的运行。若血液中痰浊较多,或血液粘稠,可致血行不畅而瘀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