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66|回復: 3

[中医典籍] 《中基》第三章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09-8-28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来源: 爱中医网  作者: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精气血津液神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生命活动的大体上来看,人体可分为“形”与“神” 两个部分。精、气、血、津液均是人体内的基本精微物质,是产生一切机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皆归属为“形”。而人体生命的主宰及总体现,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概称之为“神”。形与神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附而不可分割。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无以活;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证。《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人体生命来自于精,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于气,生命活动的体现及主宰即是神。精、气、神三者为人身之“三宝”,可分而不可离。如《类证治裁・内景综要》说:“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景岳全书・血证》又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 气与血都由人身之精所化,而相对言之,则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气有推动、激发、固摄等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等作用。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响之,血主濡之。” 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
    (一)气为血之帅
    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1.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液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这是血液生成的动力。气能生血还包含了营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营气与津液入脉化血,使血量充足。因此,气的充盛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增强,血液充足;气的虚亏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易于导致血虚的病变。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变,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取得较好疗效,即是源于气能生血的理论。
    2.气能行血
    气能行血,是指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及肝气的疏泄调畅,《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说:“运血者,即是气。” 因此,气的充盛,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血液的正常运行得以保证。反之,气的亏少则无力推动血行,或气机郁滞不通则不能推动血行,都能够产生血瘀的病变。再者,气的运行发生逆乱,升降出入失常,也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出现血液妄行的病变,如气逆者血随气升,气陷者血随气下等等。所以临床上在治疗血液运行失常时,常常配合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即是气能行血理论的实际应用。
    3.气能摄血
    气能摄血,是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气能摄血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脾气充足,发挥统摄作用使血行脉中而不致逸出脉外,从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及其濡养功能的发挥。如若脾气虚弱,失去统摄,往往导致各种出血病变,临床上称为“气不摄血”或“脾不统血”。因而治疗这些出血病变时,必须用健脾补气方法,益气以摄血。临床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重证候时,用大剂补气药物以摄血,也是这一理论的应用。
    气能生血、行血和摄血的三个方面体现了气对于血的统率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1.血能养气
    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在人体各个部位中,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故血足则气旺。人体脏腑、肢节、九窍等任何部位,一旦失去血的供养,这些部位即可出现气虚衰少或气的功能丧失的病变。血虚的病人往往兼有气虚的表现,其道理即在于此。
    2.血能载气
    血能载气是指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血证论・吐血》说:“血为气之守。”《张氏医通・诸血门》说:“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说明气依附于血而得以存在体内,并以血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因此,血液虚少的病人,也就会出现气虚病变。而大失血的病人,气亦随之发生大量地丧失,往往导致气的涣散不收,漂浮无根的气脱病变,称为“气随血脱”。
    血能养气与血能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血为气之母”。总之,血属阴,气属阳。气血阴阳之间协调平衡,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反之,“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因此,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使其恢复协调平衡的状态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法则之一。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相对而言,气属阳,津液属阴。气与津液的关系十分相似于气与血的关系,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固摄作用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及运动变化也离不开津液的滋润和运载。
 樓主|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09-8-28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P>    (一)气能生津
    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饮食水谷经过脾胃运化、小肠分清别浊、大肠主津等一系列脏腑生理活动后,其中精微的液体部分被吸收,化生津液以输布全身。在津液生成的一系列气化过程中,诸多脏腑之气,尤其是脾胃之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脾胃等脏腑之气充盛,则化生津液的力量增强,人体津液充足。如若脾胃等脏腑之气虚亏,则化生津液力量弱,导致津液不足的病变,治疗时往往采取补气生津的法则。
    (二)气能行津
    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的输布、排泄等代谢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的运动。津液由脾胃化生之后,经过脾、肺、肾及三焦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津液输布到全身各处,以发挥其生理作用。此后,通过代谢所产生的废液和人体多余的水分,都转化为汗、尿或水汽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输布转化及排泄的一系列过程都是通过气化来完成的。如若气虚,推动作用减弱,气化无力进行,或气机郁滞不畅,气化受阻,都可以引起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并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病理上称为“气不行水”,也可称为“气不化水”。临床上要消除这些病理产物及其产生的病理影响,常常将利水湿、化痰饮的方法与补气、行气法同时并用,所谓“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即是气能行津理论的具体应用。
    (三)气能摄津
    气的固摄作用可以防止体内津液无故地大量流失,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例如,卫气司汗孔开合,固摄肌腠,不使津液过多外泄;肾气固摄下窍,使膀胱正常贮尿,不使津液过多排泄等等,都是气对于津液发挥固摄作用的体现。如若气的虚亏,固摄力量减弱,则会出现诸如多汗、自汗、多尿、遗尿、小便失禁等病理现象,临床上往往采取补气方法以控制津液的过多外泄。
    (四)津能生气
    由饮食水谷化生的津液,通过脾脏的升清散精,上输于肺,再经肺之宣降,通调水道,下输于肾和膀胱。津液在输布过程中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以化生为气,以敷布于脏腑、组织、形体、官窍,促进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津液亏耗不足,也会引起气的衰少。
    (五)津能载气
    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之一。在血脉之外,气的运行必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也会使气漂浮失散而无所归,故说津能载气。因此,津液的丢失,必定导致气的损耗,例如暑热病证,不仅伤津耗液,而且气亦随汗液外泄,出现少气懒言、体倦乏力的气虚表现。而当大汗、大吐、大泻等津液大量丢失时,气亦随之大量外脱,称之为“气随津脱”。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痰饮》也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可见汗、吐、下等丢失津液的同时,气必然遭到耗损。因此,临床中在使用汗法、下法和吐法时,必须做到有所节制,中病即止,勿过多使用而导致变证。
    由于津液是气的载体,气依附于津液得以运行,因而津液输布代谢正常,则气机调畅,谓之津行则气行。而当津液输布运行受到阻碍时,也往往会引起气机的郁滞不畅,谓之津停则气滞。“津停气滞”与前面所述“气不行水” 的病理变化是互为因果的,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往往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因此临床中为了提高疗效,必须将利水药与行气药同时使用。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精、血、津液都是液态物质,与气相对而言,其性质均归属于阴。在生理上,精、血、津液三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化生、互相补充的关系。病理上,三者之间也往往发生互相影响。这种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的关系集中地体现于“精血同源”和“津血同源”的理论之中。
    (一)精血同源
    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精与血的这种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精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先、后天之精分藏于脏腑之中,则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如肝精、心精分别融入肝血和心血之中,则化为肝血和心血;脾精即脾运化吸收的水谷之精,其中的精专部分化为营气,清稀部分化为津液,营气与津液入脉化血;肾精在肝肾之气的推动作用下,入肝而化为血。先、后天之精充足,脏腑之精充盛,则全身血液充盈。
    由于肾为藏精之脏,故肾精化血的意义更为重要。肾精化血,荣养头发,故称发为肾之外华,又为血之余。因此,肾精亏耗则出现血虚病证表现,同时也有头发枯槁脱落之候。
    血液以后天水谷精微为主要生成来源,肾精赖后天水谷之精不断充养,血液也可化生为精,以不断补充和滋养肾之所藏,使肾精充实。故血液充盈则精足,血液虚少则精亏。
    肾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可化精,这种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既可称为“精血同源”,也可称为“肝肾同源”。
    (二)津血同源
    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津液是血液化生的组成部分,中焦水谷化生的津液,在心肺作用下,进入脉中,与营气相合,变化为血。如《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其次,布散于肌肉、腠理等处的津液,也可以不断地渗入孙络,以化生和补充血液。如《灵枢・痈疽》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因此,当饮食水谷摄入不足,脾胃功能虚弱,或大汗、大吐、大泻,或严重烧烫伤时,脉外津液不足,不仅不能进入脉内以补充化生血液,脉内的津液成分反而渗出脉外,以图补充津液的亏耗,因此导致血液的亏少,以及血液浓稠,流行不畅的病变。此时不能再用放血或破血疗法,以防血液和津液的进一步耗伤,故《灵枢・营卫生会》说:“夺汗者无血。”
 樓主|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09-8-28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精气血津液神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生命活动的大体上来看,人体可分为“形”与“神” 两个部分。精、气、血、津液均是人体内的基本精微物质,是产生一切机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皆归属为“形”。而人体生命的主宰及总体现,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概称之为“神”。形与神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附而不可分割。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无以活;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证。《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人体生命来自于精,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于气,生命活动的体现及主宰即是神。精、气、神三者为人身之“三宝”,可分而不可离。如《类证治裁・内景综要》说:“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景岳全书・血证》又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 气与血都由人身之精所化,而相对言之,则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气有推动、激发、固摄等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等作用。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响之,血主濡之。” 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
    (一)气为血之帅
    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1.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液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这是血液生成的动力。气能生血还包含了营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营气与津液入脉化血,使血量充足。因此,气的充盛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增强,血液充足;气的虚亏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易于导致血虚的病变。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变,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取得较好疗效,即是源于气能生血的理论。
    2.气能行血
    气能行血,是指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及肝气的疏泄调畅,《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说:“运血者,即是气。” 因此,气的充盛,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血液的正常运行得以保证。反之,气的亏少则无力推动血行,或气机郁滞不通则不能推动血行,都能够产生血瘀的病变。再者,气的运行发生逆乱,升降出入失常,也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出现血液妄行的病变,如气逆者血随气升,气陷者血随气下等等。所以临床上在治疗血液运行失常时,常常配合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即是气能行血理论的实际应用。
    3.气能摄血
    气能摄血,是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气能摄血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脾气充足,发挥统摄作用使血行脉中而不致逸出脉外,从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及其濡养功能的发挥。如若脾气虚弱,失去统摄,往往导致各种出血病变,临床上称为“气不摄血”或“脾不统血”。因而治疗这些出血病变时,必须用健脾补气方法,益气以摄血。临床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重证候时,用大剂补气药物以摄血,也是这一理论的应用。
    气能生血、行血和摄血的三个方面体现了气对于血的统率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1.血能养气
    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在人体各个部位中,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故血足则气旺。人体脏腑、肢节、九窍等任何部位,一旦失去血的供养,这些部位即可出现气虚衰少或气的功能丧失的病变。血虚的病人往往兼有气虚的表现,其道理即在于此。
    2.血能载气
    血能载气是指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血证论・吐血》说:“血为气之守。”《张氏医通・诸血门》说:“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说明气依附于血而得以存在体内,并以血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因此,血液虚少的病人,也就会出现气虚病变。而大失血的病人,气亦随之发生大量地丧失,往往导致气的涣散不收,漂浮无根的气脱病变,称为“气随血脱”。
    血能养气与血能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血为气之母”。总之,血属阴,气属阳。气血阴阳之间协调平衡,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反之,“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因此,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使其恢复协调平衡的状态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法则之一。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相对而言,气属阳,津液属阴。气与津液的关系十分相似于气与血的关系,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固摄作用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及运动变化也离不开津液的滋润和运载。
 樓主|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09-8-28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P>       血液行于脉中,脉中津液可以渗出脉外而化为津液,以濡润脏腑组织和官窍,也可弥补脉外津液的不足,有利于津液的输布代谢。其中,津液可化为汗液排泄于外,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如若血液亏耗,尤其是在失血时,脉中血少,不能化为津液,反而需要脉外津液进入脉中,因而导致津液不足的病变。此时,不能对失血者再使用发汗的治疗方法,以防津液与血液进一步耗竭的恶性后果。故《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伤寒论》中也有“血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 的告诫。
    总之,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便化生血液;血液中的津液,与营气分离而渗出脉外,便化为津液。脉中脉外,有进有出,有分有合,就是津液与血液互相转化的生理病理基础。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精、气、神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精可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之间相互化生;精气生神,精气养神,精与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而神又统驭精与气。因此,精、气、神三者之间可分不可离,称为人身“三宝”。
    (一)气能生精摄精
    气的运行不息能促进精的化生。肾中所藏之精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且赖后天水谷之精的不断充养才得以充盛。只有全身脏腑之气充足,功能正常,才可以运化吸收饮食水谷之精微,于是五脏六腑之精充盈,流注于肾而藏之。因而,精的化生依赖于气的充盛。
    气不但能促进精的化生,而且又能固摄精,使精聚而充盈,不致无故耗损外泄,这是气的固摄作用之体现。
    因此,气虚则精的化生不足,或精不固聚而导致精亏、失精的病证,故临床上常常采用补气生精、补气固精的治疗方法。
    (二)精能化气
    人体之精在气的推动激发作用下可化生为气。各脏之精化生各脏之气,而藏于肾中的先天之精化为元气,水谷之精化为谷气。精为气化生的本源,精足则人身之气得以充盛,分布到各脏腑经络,则各脏腑经络之气亦充足;各脏之精充足则各脏之气化生充沛,自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故精足则气旺,精亏则气衰。临床中,精虚及失精患者常常同时见到气虚的病理表现。
    (三)精气化神
    精与气都是神得以化生的物质基础,神必须得到精和气的滋养才能正常发挥作用。精盈则神明,精亏则神疲,故《内经》倡导“积精全神” 以养生。气充则神明,气虚则神衰,故称气为“神之母”。
    总之,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而精与气,以至包括血,津液等都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这些人体的基本物质属于人的形体,形体是第一性的,是根本。神寓于形体之中,脱离形体的神是不存在的。
    (四)神驭精气
    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但神又能驭气统精。明・汪绮石《理虚元鉴》说:“夫心主血而藏神者也,肾主志而藏精者也。以先天生成之体质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人体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及精气血等物质的新陈代谢,都必须受神的调控和主宰。形是神之宅,但是神乃形之主,神安则精固气畅,神荡则精失气衰。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精神意识活动对形体健康的反作用这一辩证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总之,精、气与神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中医学的形神统一观是养生防病、延年益寿,以及诊断治疗、推测病势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
</p>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