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17|回覆: 0

[中國方言] 上海方言變遷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07-12-21 14: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網絡
『上海閒話能變化,但不能消失,它們富於個性,是上海這座城市文化、歷史、發展的見證。』上海大學語言研究中心主任錢乃榮說,現在,上海方言正經歷第二次轉折。
今年3月,一部上海方言大詞典將交稿,與此同時,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傳出消息,上海將由復旦大學牽頭,興建一個上海方言庫,『阿拉閒話』正在掀起又一波熱潮。
但在採訪的過程中,錢乃榮始終強調,上海方言和普通話,兩者沒有衝突,它們的關係是互補雙贏、和而不同。
上海話最會造新詞
錢乃榮說,自元代到清代開埠以前,上海一直是松江府一個三級小縣城。上海方言是松江方言在黃浦江流域的一個變體,長期發展緩慢。上海話的大變化是1843年以後。那一年,上海開埠。
由於迅速都市化,上海經濟發展,海納百川,上海話在松江話系統的方言基礎上,取得長足的發展。變化最快有兩個時期,第一個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它淘汰了松江話系統中一些使用地域過於狹隘的詞語,大量吸收了國內外語言的精華,使舊上海話改觀為新上海話。
『當時,上海人見一樣新生事物就造一個新名詞。不少商業活動,在上海話里有了許多詞語。』錢乃榮說,如『飯碗頭』、『捲鋪蓋』、『撬邊』。還有大量商業詞語引申到日常生活中來,如『賣相』、『吃價』、『現開銷』、『講斤頭』、『打回票』、『掂斤兩』、『真生活』、『耳朵打八折』、『勿是生意經』等。
由於思想的活躍,還產生了大量的慣用語,如『出風頭、牽頭皮、收骨頭、淘漿糊、七葷八素、死蟹一隻、勒殺吊死、牽絲扳藤、吃空心湯糰、開年禮拜九、懸空八隻腳、門檻精到九十六』等等。
部分詞語輸入『國語』
這時,上海話成為一種對都市文化非常有表現力的方言。不但如此,它還匯集了江南人生活中各種細膩的詞彙,如烹調食物,用火製作方法的所有動詞:『燒、炒、煎、蒸、燉、篤、燜、煸、烘、汆、溜、熬、爆、膾、炸、扣、烤』等。
上海話吸收了江浙語言的一些詞語,尤其是蘇州話和寧波話,一躍成為漢語三大方言(北京話、上海話、廣州話)之一。此外,大量上海話新詞傳入了當時的『國語』,如:『自來水、電燈泡、馬路、洋房、書局、報館、博物館、足球、高爾夫球、黃包車、三輪車、雪花膏、橡皮筋、沙發、馬達、課程、咖啡、白蘭地、啤酒、麥克風、敲竹槓、出洋相、小兒科』等等,這些詞語,現在還保留在我們的普通話中。
上海將有方言大詞典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是上海話的第二次變化高潮,或許也是轉折。其中得失,令人也嘆也喜,也悲也思。』錢乃榮說。
這段時期中,青年一代又新造、流傳許多貼近生活的流行語,但由於一些原因,上海話中一些有用的方言詞在這一代中出現斷層和流失。錢乃榮說,他本人在大學生中做過一項調查:在上世紀80年代,幾乎人人將上海話當成慣用語。而在最近一次50多個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已有三分之一以上不會說了,大致知道但自己不說的更多。
為此,錢乃榮一直筆耕不輟,今年3月,一部上海方言大詞典將交稿,是他的導師許寶華、湯珍珠教授和他一起編撰。此前數月,他又有一本上海話最新流行語2500條出版。
『方言,是各地本土文化的基礎,能讓中華民族語言文化保持多元化,更加燦爛。上海話,是這個城市本土的民俗和文化表現。』錢乃榮說,因此,上海閒話,在普通話基本得到推廣的情形下,應該提出和注意保護,上海話能變化,但不能消失。
  ■滬語探源上海話源自少數民族語言
基本路線:長江以南百越話+來自北方的漢語→吳語,不斷南下(春秋戰國時期)→傳到上海(戰國時)→開始發展,融合周邊方言(三國時)→現在的上海話
上海話的前身是什麼?它是怎樣逐步形成、固定成我們現在熟悉的上海話呢?上海師範大學著名語言學家潘悟雲給出了答案。
潘悟雲說,其實上海話的老祖宗是『百越話』。
百越族是一個少數民族,早在三國以前,長江以南地區遍布百越族的族人,一直延伸到越南。百越族的『百越話』可以說是上海話的前身,但真正促使上海話形成的,還是漢族人。
中原地區的漢族人本來生活在北方的黃河流域,到了春秋戰國時,由於北方連年戰亂,一些北方的漢族人舉家遷徙到南方,在這個過程中,百越族的『百越話』和漢族的漢語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語言,因為當時的吳國多使用這種語言,所以被稱作吳語。
三國時,東吳的孫權確立了漢語的主體地位。從此,漢語系的語言蓬勃發展,吳語也不例外。從三國至今的漫長歲月中,上海話不可避免地受到周邊地區方言的影響,對上海話影響最大的還是蘇州話和嘉興話,現在上海松江地區說的就是『嘉興上海話』。許多上海話里的多音字,兩個讀音通常分屬蘇州話和嘉興話。
■記者手記『雙贏』
採訪第一句和結尾最後一句,錢乃榮都強調:上海方言和普通話,兩者沒有衝突。關係是互補雙贏、和而不同。
從學生時代起至今,錢乃榮幾乎研究了一輩子上海方言,對上海話的內情了解,對上海話的感情深到了『頑固』的地步。由此,我相信這位老學者的兩次『強調』,發自由衷,同時亦符合語言發展的基本規律。
『讓上海話和普通話「雙贏」』這個觀念,是這篇稿子所想要表達的最重要思想,也是上海話的最終歸宿。
■『戶盪、場化、所頭(地方)』:被『地方』取代;
■『外勢、里勢』:被『外頭、外面、裡頭、里向』取代;
■『下半晝』:被『下半日』取代;
■『日頭』:被『太陽』取代;
■『癩團』(蟾蜍):被『癩蛤巴』取代;
■『圖書印』:被『圖章』取代;
■『蓬塵』:被『灰塵』取代;
■『才情』:被『才華(意思有點不合)』取代;
■『安』(置放):被『擺』取代;
■『話』(說):被『講』取代;
■『歇作』(作罷):被『算數』取代;
■『坍銃』(讀如『灘沖』)被『難為情』取代;
■『爽歇』:被『等一歇』取代。
〔萎縮中的上海話〕
在上海話中『找零錢』用『找』,『找人、找東西』是用『尋』;『挑擔』用『挑』,『選東西』不用『挑』而用『揀』;
『穿馬路』用『穿』,『穿衣服』是用『着』(讀如『只』);
上海話中『更換』說『換』,如『換衣裳』,『對換』是說『調』,如『調物事(東西),調位置』;
普通話既表抽象又表具體的動詞『擠』,在上海話中說『軋』。但是『擠牙膏』這種加力使軟物或液體從小洞中擠出,上海話中另有一詞,讀如『珍』。
〔新流行的上海話〕
■黑暗料理:路邊食攤。
■買根線粉吊殺:形容人之軟弱無能,不如死了吧,遇到某不順利的事,受氣或受挫後的自嘲或揶揄。戲謔語。與原有的『買塊豆腐撞殺』意思相同。
■接了張罰款單:收到了一張請柬。
■本草綱目:又笨又吵又戇又木。『木』指動作遲鈍。『吵』又作『草』。
■免提聽筒:經常自言自語,嘮叨,沒人愛聽。例:只聽見伊一個人羅里羅嗦,像只免提聽筒,又稱『免提電話』。
■根號3:身高欠高的男生,只有1.73米高。例:現在小姑娘要求瞎高,要挑18個,根號3都勿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