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台湾网 台湾话(白话字:Tai-oan-oē ),亦称Hō-ló-oē(鹤佬话),习惯上专指在台湾所使用的闽南语方言,与厦门话极为接近,推估同源词比例为99%。
由于“台湾话”并没有统一标准名称,某种程度上“台湾话”、“鹤佬话”、“台湾闽南语”等名词可以交互使用。
|
|
|
| 1500万(台湾);4900万(以全体闽南语人口计算)
|
|
|
|
|
|
|
|
|
|
|
|
|
|
|
|
| 在现代台湾社会,大概有60%的人口能操流利的台湾话、约有80%的人口能听懂台湾话。通常,我们也将以台湾话为母语的族群称之为鹤佬人(Holo (Hō-ló)或 Hoklo)。不过,随着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和融合,语言和族群之间的界线并不是呈现完全的一对一的关系,有些“鹤佬人”并不会讲鹤佬话,而有些非鹤佬人则能讲流利的鹤佬话。例如有些平埔族由于汉化早,生活语言已与鹤佬人无异;但也有可能部分鹤佬人生活在以普通话为主的都会中,对台湾话了解就比较薄弱。
台湾话主要有下列几个名称: 台湾话:台湾社会的传统习称;但有人也认为“台湾话”应该指广义的台湾话,即亦包括台湾客家话及原住民语言、外省语言等。
“台湾语”: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人对台湾话的称呼。
hok-lo话(客语发音):客家人早期称闽南人为“hok-lo 人”,而闽南语即为“hok-lo 话”。有人认为此称原有贬义,于是出现中性字辞“河洛”。
河洛话:“河洛”为“福佬”的雅称,闽客族群都能接受。例如台湾闽南人亦自称为“河洛人”,称自己语言为“河洛语”。
福佬话:部分学者对“hok-lo 话”的本字考证,即认为“hok-lo”本意为“福佬”。不过这种考证结果是否准确,有一定的争议。
鹤佬话:部分台湾学者提出,将“河洛”(Hō-ló)纯粹以字精确记音而打造出来的新词汇,此词有专指台湾闽南语的倾向。
台湾闽南语:由部分学者所提出,由于符合语言学实情,是争议较少的称呼。
所以台湾话=“台湾语”=鹤佬话=台湾闽南语;福佬话=河洛话=闽南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