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04|回復: 0

[古代科技] 翠篱飘香(图)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2-7-5 18: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北京青年报
20127510140432.jpg




    将生长的植物编结成篱墙,在中国有漫长的历史,是寻常人家的平凡风景。到了明代,用来编篱的植物中又增加了从波斯舶来的茉莉。

    穆宏燕先生《好一朵传奇的茉莉花》(本版4月12日刊发)一文指出,茉莉、素馨以及指甲花一路从波斯飘香到中国,最后在岭南地区形成中国传统的香花种植基地。也许可以就势一提的是,茉莉种植在这一地区如此普遍,以至在明代出现了用茉莉花丛做围墙的风俗。明人谢肇J《五杂俎》谈道:

    茉莉在三吴一本千钱,入齐辄三倍酬值,而闽、广家家植地编篱,与木槿不殊。至于蔷薇、玫瑰、荼蘼、山茶之属皆以编篱,以语西北之人,未必信也。

    “植地编篱”,“与木槿不殊”,这一记录透露出,明人把茉莉花与用绿色植物制作“有机”墙篱的悠久传统嫁接在了一起。按照《齐民要术》的看法,早在《诗经》时代,将植物联排种植,再以其枝条编成围墙,就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了,《齐风・东方未明》有“折柳樊圃”一句,便是说折下柳条插植在园圃的四周,从而编成围篱。我们今天可以确知的则是,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中有“园篱法”,把相关技术介绍得非常详细:在准备修筑篱笆的地方,整齐地种下酸枣籽。等到第二年秋天,把从地中生出三尺高的酸枣棵加以清理,每隔一尺的间距留下一棵。然后剪去横枝,再将尽去横枝的茎条彼此交编在一起,并用麻绳加以捆缚,形成酸枣幼棵织成的篱笆。这些植根在地中的酸枣棵会继续生长,抽芽发叶,因此,到来年春天,还可以将多生出来的部分再加修编,最终,这种由活植物形成的篱笆可以生长到七尺甚至更高。

    在酸枣之外,柳、榆、枳也是适合制作园篱的树种,另外,初唐时代的《千金方》中“作篱法”一条在转录《齐民要术》的相关文字之后,又补充道:“木槿、木芙蓉更堪看。”也就是说,如果利用木槿或木芙蓉花制作这类园篱,那么翠篱上不仅碧叶交绿,而且会在开花时节缀满花朵,最是赏心悦目。实际上,唐诗中不乏提到“槿篱”之处,如白居易于《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中咏云:“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显见这种形式的篱笆在唐代广为流行。

    如此的翠篱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源远流长,《阅世编》中就详细介绍了明末清初时期江南地区的相关技术,至此时,供以编篱的树种发展为冬青、柏树、桂树以及“小枝杨”。《浮生六记》更提倡,“篱用梅编”,“编易茂之梅以屏之”,可见到了清代,这种技术还运用到园林设计之中。

    因此,明代闽、广地区以茉莉“植地编篱”、“与木槿不殊”,是利用种在地里的成排茉莉花丛编成“生态”篱笆。明人文震亨《长物志》中也提道:“章江编篱插棘,俱用茉莉。”茉莉花的种植在明代进一步扩展到江西章江地区,于是这一地区也处处可见茉莉花的篱墙。

    《齐民要术》赞美利用活植物编成的篱墙在“数年长成”之后,“交柯错叶”,“其盘纡郁,奇文互起,萦布锦绣,万变不穷”,茂盛的枝叶在墙体上形成天然的变幻花纹,有着无穷的意趣。一旦这样的翠篱是由茉莉花形成,那么,暮春时节,便会有雪洁的细花缀满墙体,薰氤借轻风悄然向世界飘弥。走在明代的岭南,会随处看到如此的寻常院落,寻常人家,寻常风景。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