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青年報 有清一代不足三百年,正史上記載的南方雪災就多達幾十次。例如康熙三年三月,安徽南陵『大雪深數尺,樹木凍死』(【清史稿】卷40,災異。下同);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江蘇蘇州『大雪嚴寒,人有凍死者』;康熙二十八年冬天,浙江衢州『大雪,寒異常』;康熙五十八年正月,江蘇嘉定嚴寒,『太湖、潛山大雪四十餘日』;乾隆十三年十二月,『上海大寒雨雪』;嘉慶元年正月,『湖州大雪,苦寒殺麥』,同年十二月,『金華大雪,麥幾凍死』;咸豐八年七月,上海大雪,『凍斃人畜甚多,河水皆冰』……正史以外,沒有記載的必定更多,即使每場雪災未必都像前些時那場雪災那樣覆蓋小半個中國,鑑於過去糧食剩餘之少,抗災能力之差,兼且通訊交通均落後,南方居民所受的損失也不可小視,這一點從葉夢珠日記裏就能窺見一斑。新中國成立以後,地方每有天災,多是政府出面,調撥人力物力進行救助,帝制時代的政府也有這個功能,但是除了兩宋時期,其餘歷朝歷代抗災救災活動主要還是從民間發起,或者雖由官方組織,但卻多以官員個人名義進行,而不代表整個政府。清朝人對抗雪災就是如此。
略舉幾例:道光二十二年三月,江蘇無錫連下幾場大雪,『死者多於平日十倍』(余治:【得一錄】卷4,冬月恤丐說。下面凡未註明的均出自同一文獻),無錫訓導余治見狀,奔走於同城士紳之間,號召當地有錢人出資設立『恤寒會』,為貧民捐助棉衣,為攤販捐助風帽,為孤寡老人捐助棉被,並僱人挑擔送炭,挨家挨戶施捨給沒錢買柴取暖的窮人。繼『恤寒會』成立以後,余治還呼籲無錫各鄉設立『庇寒所』,籌資搭建簡易房屋,供房屋被大雪壓塌的居民借宿。
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江蘇蘇州大雪嚴寒,蘇州城閶門外渡僧橋下,『有善友每日天明時,預備炒米薑湯,凡有過往肩販貧民,每人給予一碗,稍暖腸胃,免受寒疾』。
同樣還是道光年間,湖北武漢雪災,武昌知府裕通向商界募捐,在當地設立『恤孤局』,專門收養七歲以上十四歲以下的孤兒,供應食宿,並聘請專人教他們讀書習字。此後該局於每年十一月中旬開放,來年二月中旬關閉,成為常例。
也有學者認為,清代雖然不乏『恤孤局』、『恤寒會』這樣以抗災救災為常務的慈善組織,但是往往虛有其表的多,真正做事的少,當迫切需要救助的受難者前去申請救助的時候,未必有幾家慈善組織願意接納他們。我覺得,無論官方救濟還是民間慈善,也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可能會存在貪污腐敗,會出現形式主義,會有不能惠及所有受災群眾的遺憾,但是有人救濟永遠勝過沒人援手,即便傾全城之力只救了一人,那也算做了善事。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余治先生,他明知『恤寒會』每次捐助的棉衣總有大半會被經手人倒賣,還是『盡心曲禮,不敢因噎廢食』。
咸豐四年,後來曾任清朝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第一次來到上海,途經一所育嬰堂,『看到大約有二十幾個幼兒和他們的保姆在一起』,『這所育嬰堂附近還設有學校,收有兒童五百名左右。』(【赫德日記】,中國海關出版社2003年版)我不知道那時的上海有沒有遭受雪災,但我知道那時的赫德很驚訝,他感嘆道:『誰能想到還會有中國人承辦的這種機構呢?』我能夠理解赫德的感覺,因為當我發現清朝居然有那麼多慈善組織對受災群眾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也曾經驚訝來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