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82|回复: 0

[专家评论] 联合早报:[薛涌]是否会出现高增长的美国和低增长的中国?

[复制链接]
酒满茶半 发表于 2012-9-2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联合早报
      
  美国经济衰退的正式结束,如今已有三年了。在这三年中,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增长率仅2.4%,今年恐怕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速刚刚跌破8%,这在许多人看来就已经是山雨欲来了。美国的经济如果出现百分之四五的增长就非常健康,怎么中国的增长破了八就让那么多人大惊小怪呢?
  我们听到的最常规的解释是:中国是发展中经济,美国是发达经济,所谓快慢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中国速度”天生就高于“美国速度”。这也是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中国在未来几年的时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原因。
  那么,GDP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天生”的增长速度是否能够具体分析?简单地说,GDP是一国人均产值乘以人口。或者说,GDP主要是每个劳动人口创造的产值相加的结果。毕竟,儿童和退休人员基本上不工作。所以,增长要看两个因素:一是劳动力的人均产值,一是劳动力的数量。
美国退休年龄高于中国
  对于劳动力的数量,人口学家已经有所估算。在2000至2050年间,中国人口从不到13亿将增长到14亿多,增幅16.53%。美国人口从不到3亿将增长到4亿,是46.59%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段时期,中国15至64岁的人口会减少10%,美国则将增长42%。可见,美国不仅人口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中国,而且劳动人口和总人口的上涨幅度相距不远,说明老龄化来得比较温和。中国则是在总人口缓慢增长的情况下劳动人口出现萎缩。这意味着急剧的老龄化。当然,这还没有把退休年龄考虑进去。美国的退休年龄一般在65岁,不久将延长到67岁。美国经济白领化程度高,服务业份额重,比较能够给老人创造就业机会。中国的退休年龄依然是男60女55,繁重体力劳动则更低,为男55女45。很难想象在短时间内中国的退休年龄能提高到美国的标准。这些因素,使中国劳动力的供应更加紧张。
  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起飞,和15至64岁人口的增长密切相关。从1980年到2010年,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在中国总人口中的比率,从不到60%直线上涨到了72%以上,上涨了13个百分点。美国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则出现了起伏:从1980年的66%出头,经过五年左右的缓升后持续下跌,到1995年时仅65.5%多一点,然后持续上涨,到2006年左右达到67%以上的顶峰,接着又出现回跌,2010年已经跌回67%以内。2010年美国劳动人口(15至64岁)在总人口中的比率,基本和40年前持平,都是66%多,只增加了半个百分点左右。日本也许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有价值的参照。1980年,日本15至64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67%以上,一直持续上涨到1992年初,接近70%,然后直线下跌,到2010年跌过了64%。
  如果把这些数字制造成曲线图形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比率的升降曲线,和经济增长曲线有着惊人的同步性。中国这四十年是乘了直通车:经济随着劳动人口在总人口的比率持续增长。美国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增长较快的时代,恰恰是从1995年到2006年的经济高增长时期,虽然本世纪初有过短暂的IT泡沫崩解。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高于1980年以来美国的任何时期,而且仍然在增长。也正是在这个关口,日本的“人均国民所得”超过美国。但是,日本经济从1991年开始陷入“平成不况”,经历了两个“失去的十年”。其人口中的劳动力比率,则从1992年开始急剧下降。
负增长未必影响社会稳定
  这些数据,只说明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干活儿的人多,创造的价值就多。经济增长和劳动力供应有着非常清晰的相关性。当劳动力供应充裕时,经济就出现高增长。此时如果出现低增长,就会出现大量失业,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与此相对,当劳动力供应萎缩时,经济就出现低增长,甚至负增长。这种蜗牛速度,未必影响社会稳定,甚至还可能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华尔街日报》最近对中国的工薪上涨进行了分析。其中提到,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破八”时,有2000万民工返乡,就业压力巨大,平均每个劳动力仅有0.85个左右的工作空缺。如今经济增速虽然再度“破八”,但平均每个劳动力有将近1.1个工作等着,活儿比人多,失业率相对比较低。GDP的增长速度,无法和人口结构脱离而成为衡量经济健康的唯一指标。
  从人口数据上看,未来中国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急剧萎缩,幅度远超过美国。根据联合国的一项估算,中国在2005年时15至19岁的人口尚有1.2亿以上,2010年下跌到1亿出头,到2015年预计下跌到不足9500万。十年的时间进入劳动市场年龄的人口减低2600多万。劳动人口的比率越来越小,还靠什么高增长?
  当然,如果中国人的劳动生产率急剧提高,在劳动力供应减退的情况下,维持高增长至少还有力理论上的可能。这就需要排山倒海般的技术革命。可惜,这样的技术革命在中国仍然看不到迹象,在美国则正在开始。这是需要另问讨论的问题,在此无法分析。不过,很难想象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本质上弥补劳动力供应的萎缩。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完全可能提出一个与公共的印象相反的假设:在未来十几年内,中美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发生逆转。美国将可能出现高增长,中国则维持自然的低增长。这种逆转,首先是由干活儿的人手决定的。至少我们可以这样说,假设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自然会比美国增速快,实在缺乏人口上的根据。如果根据这样的假设来设计发展战略,恐有误入歧途的危险。
  作者是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联合早报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