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晚报 而贬斥他人时,则曰:“目光短浅”、“有眼无珠”、“瞎说”;
可见,智者,聪明;
贤者,英明;
能者,精明。三者皆有一“明”字。明者,眼明也。
这就说明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眼睛是衡量人之善、恶、贤、愚的重要标志。普通人尚且要秀外慧中,心明眼亮,遑论帝王!
《说文》曰:“目当有朕,无目朕,谓之瞽。”意思很清楚,眼睛应当有朕――缝!
无缝的眼睛是瞎子――瞽!
秦始皇不能当瞎子,得有缝!
有缝的眼睛能“目光锐利”、“洞若观火”,看事物就能“入木三分”。
赵高就曾对秦二世说:“天子称朕,固不闻声。”意思是,皇帝不用听汇报(奏折),看一眼就了解事情的本质了。
朱骏声斥赵高是“傅(附)会字之本义以愚主”。
皇帝称朕,说明眼睛有缝。当然,天下百姓,则不能有缝。百姓若“目光如电”,一眼看穿了皇帝的鬼把戏,也能“固不闻声”,岂不危乎哉!百姓只能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故而,百姓只能瞽,而不能朕!
于是乎,秦始皇下令,皇帝为朕,百姓不能朕!
蔡邕《独断》云:“朕,我也。古者尊卑共用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秦始皇二十六年,制定朕为天子自称,后世因而不改。”
自此,朕归皇帝,皇帝曰缝。
缝乎,朕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