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68|回覆: 0

[古代科技] 探訪河北滄州謝家古壩:糯米揉出的百年堅壩(圖)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9-11 18: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大河報
201291110537560.jpg

  總策劃 王守國 劉書志
  執行 記者 谷武民 運河使者 李冰 文 記者 李康 圖
  1
  散曲、大壩,皆爲奇葩  
  9月10日,秋高氣爽,我們來到滄州市東光縣。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的散曲【天淨沙・秋思】,將我們一顆顆羈旅遊子之心煽得軟乎起來。
  600多年後,這首散曲引發了一場北京門頭溝區與河北東光縣間的馬致遠故里之爭。『馬致遠故里在東光,只不過寫「秋思」時旅居元大都,老馬是全縣人民的寶貴財富!』該縣文化宣傳部門同志的觀點頗具代表性。
  運河東岸,運河水早已失去神韻。清末民初一謝姓鄉紳捐資興建的一段運河大堤卻巋然不動,依然堅守岸邊。
  用手觸摸,灰土加糯米漿逐層夯築的壩體硬如磐石,夯土以下爲毛石墊層,全長218米,夯土層中可見陶瓷殘片等包含物,是南運河結構保存最好的夯土壩之一。
  糯米,白白軟軟,產於南國的美食,與北方的黃土一糅合,產生了『化學反應』,成就了百年古壩一世美名。
  沿大運河一路走來,許多北方的古城牆、古房屋、古墓陵中,糯米的芳名和靈魂無處不在。糯米砂漿蓋成的古建築非常堅固,甚至現代的推土機都難以推倒。更叫人稱奇的是,有的建築還承受了地震和雷擊。一份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名爲支鏈澱粉的成分,是賦予糯米砂漿傳奇性強度的主要原因。
  我們沿運河繼續探索,碼頭沉船遺址位於該縣東光鎮碼頭村西運河內,過去此處設有渡口碼頭。碼頭系利用河道自然堤坡搭建木板裝卸貨物,20世紀60年代運河斷流後不再利用。
  1998年5月下旬,運河碼頭遺址發現一條宋代沉船,船內出土了大批磁州窯花紋大碗、大盆、鐵鍋、石錨、壓艙石、鐵刀、錢幣等,年代從金到清,年代跨度大,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2
  夜探炮台、兵營,強國夢的牽掛
  離開東光縣,趕往青縣。
  夜幕四合,曲徑通幽,車燈在林蔭道上如流星劃出一道迷離的光。18時許,車停下來,青縣馬廠炮台和古兵營呈現在靜謐的運河旁樹林中,肅穆而神秘。
  硝煙散去,強國夢綿延不斷。我們聽到部隊戰士操練的口號聲,鏗鏘有力,分外親切。原來,解放後,人民解放軍在此駐紮,兵營遺址範圍內大部分爲部隊訓練場地。
  李鴻章於1871年2月,奏請皇上批准後,在大運河兩岸分設營區。東營區炮台9座,西營區炮台14座,屯兵25營、2萬餘人。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軍在此編練新軍,購置西洋武器,聘德國教習,根據德國的陸軍操典進行訓練,被後人喻爲『中國第一批近代化軍隊』。
  值班的工作人員介紹, 炮台占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呈圓形,共三層,通高8米。底層土築,高2米,直徑219米;二層夯土結構,高3米,直徑150米;上層三合土夯築,高3米,直徑50米,爲中心炮台,台頂置炮。
  古炮台、舊兵營,如歲月銅鏡,雖有鏽斑和污點,但歷挫不折,催人驚醒,像一顆不肯屈服的頭顱,永遠挺立在運河岸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