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日報 前不久,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先生在【百家講壇】講座時,言及李白【靜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一句,指出傳統的俗見認為『床』乃睡床一說有誤,認為『床』應該是『胡床』,即口語的『馬扎』之意。這樣,馬先生便將李白思鄉的空間由室內移至戶外。【北京日報】2月15日14版刊發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揚之水先生【說胡床與交椅兼及唐代的床前月色】一文,否定了馬先生的觀點。文中徵引了很多文獻資料和圖片資料,一則證明唐人舉胡床,不會獨以一個『床』字而名之,意謂詩中之『床』不是指『胡床』――馬扎;一則證明『床』的概念發展至唐,已變得格外寬泛:凡上有面板、下有足撐者,不論置物、坐人還是睡臥,它都可以名之曰床。雖然該文沒有確定床是臥具還是坐具,但認為李白在室內望月思鄉是毋庸置疑的。作為一個漢字研究者,我亦想藉此陳一己之管見,就教於方家。
『床』,異體為『』。形聲字,從木,爿聲。『』的本義為坐臥的器具,也寫作『床』。甲骨文『爿』是有腳、面的物體的象形,應契刻之便豎書作『爿』,當為『』的本字;後於『爿』旁加『木』,以明示其製作材料為木頭。【說文】:『,安身之坐也。從木,爿聲。字亦作床。古閒居坐於,隱於幾,不垂足,夜則寢,晨興則斂枕簟。』『床』字有多種釋義。【康熙字典】對『床』字給出二義:『人所坐臥曰床』,『又井幹曰床』。【辭海】解釋,『床』字有三義:『臥具也,古坐具亦曰床』;『井上圍欄』;床形物。河南信陽長台觀出土的戰國彩漆大床,是目前所見最早的床實物。晉代著名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所畫的床已和今天的床相近。但是,古代的床往往『身兼數任』――可坐、可臥、可讀書、可就餐等。唐代以降,桌椅出現,床才由最初的多功能家具,慢慢變為純粹的睡臥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