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08|回覆: 0

[古代科技] 瀋陽故宮採取地熱取暖:鍋灶煙道設計在地下(4)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2-10-31 17: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瀋陽晚報
5、火炕上的哲學 北方人的熱情如火從『炕上』就能窺知一二。冬日裡,如有客人來臨,主人迎客的第一句話就是:『快脫鞋上炕,坐炕頭熱乎熱乎……』客人身體上的寒氣一掃而光不說,心裡也感到溫暖。當然這個炕也不是隨便上的,如同春晚小品【拜年】中的本山大叔:三胖子的炕,脫鞋就能上,而鄉長鎮長的炕卻輕易上不得。
東北有句老話叫『睡熱炕頭』,一個人的地位和其在家裡受重視的程度,從他在炕上睡覺的位置就能看出來。火炕鄰近灶口的位置稱爲『炕頭』;鄰近煙口的位置稱爲『炕梢』。一般東邊的暖和『炕頭』都留給家中輩份最高的主人或尊貴的客人寢臥,而男人或年輕人都在西邊的『炕梢』寢臥。有句俗話說:你這人不知炕頭熱炕梢熱。
東北冬天又長又冷,對於患老寒腿、腰腿疼痛的人來說,睡火炕的治療效果不亞於理療,不知道現在的電烤、電磁波療法是否受過東北大炕的啟發。要是碰到感冒發燒,讓家人把炕燒得滾熱,大被一蓋捂出一身汗,一覺醒來興許就好了。由此,家人身體狀況也與『炕』息息相關:病情加重的就叫『落炕了』,病好了就稱爲『起炕了』。
東北農閒季節長,每年收割季節一過,前屋後院的大姑娘小媳婦便會湊到一塊,在炕上忙著給各家男人小孩縫炕被、做棉衣,男人們也圍著炕桌搓麻將打撲克,有的呢,就是圍坐在炕上嘮家常,從張老五家剛蓋的房子,到王老二家新買的牛,一番說明、談論、吹噓下來,沒準哪個段子傳著傳著就上了春晚。孩子呢,靠著窗邊做完作業後,也是H嘎拉哈、彈杏核玩得不亦樂乎。
以前農村的老房子結實,有時候祖孫三代住上幾十年就是那幾間屋子。房頂漏雨可以補補,窗戶破了也能糊糊,但是在北方,炕好不好燒卻是大事。除了做飯做菜爐灶得火旺之外,漫長的冬季全靠炕熱來提高室溫。炕沒掏明白,點爐子燒炕的時候,煙順著灶坑往外倒,炕一點沒熱不說,還嗆得人睜不開眼睛。家裡大一點的孩子,就擔負起生火的職責――拿起笤帚衝著爐灰坑猛扇,屋子裡煙燻火燎不說,還把自己弄得淚一把、鼻涕一把,小臉左一道黑,右一道黑像極了一隻大花貓。扇扇子也不能解決問題時,家裡就該請『炕神仙』了。
說起『炕神仙』,按現在的標準考核應該算是高級瓦匠。不論是半截炕、連二炕、二層炕,還是正房廂房、煙囪高低、炕灶毛病多大,在『炕神仙』看來,也就是炕灶鬧些小脾氣,哄哄就好了。『炕神仙』一來,拆炕、盤炕折騰一番後,點火升起的爐子,火苗呼呼往坑裡抽,剛盤過的炕一會就燒得呼呼冒熱氣,屋裡不一會就熱了。這時候,家人也得開窗放氣,這時候放的不是嗆人的煙,而是屋子裡的熱氣了!遇到真的『炕神仙』,家裡老房子還能熱上好多年,但是要是遇到假牌的『炕神仙』那可就糟了,炕爐子非得被弄得一個勁嗆煙,滿屋子的大人孩子眼淚汪汪的,又抹淚又咳嗽的。
家裡的大炕,到了學校變成了蜂窩煤爐子,全教室四五十個學生就靠著這個直徑幾十厘米的爐子取暖。成績好的同學,有資格坐在爐邊,小臉烤得通紅,那些學習差不討老師喜歡的,只能在下課時伸著雙手跑到爐邊。爐子上方,一般還熱著同學們的午飯,所以臨近中午時候,飯菜的香味從飯盒飄逸而出,同學們眼巴巴盼著早下課……
6、如今,取暖方式多樣化
近代以來,樓房逐漸多了,北方的建築在保暖方面也很有特色。遼寧傳統民居以南北朝向居多,這樣方便冬季陽光的攝入,而且建築的材質、厚度在法律法規上也有明確的規定,當然最顯著的特徵,要數家家必備,戶戶相通的暖氣了。現代小區都有一個鍋爐房,也叫做供暖中心。鍋爐房將水燒熱後通過預先設好的管網將熱水送至各家內的暖氣,熱水一直循環,屋內一直溫暖。
後來,瀋陽地區採暖進行了分戶改造,沒有人居住的房子可以辦理停供。再後來,越來越多的新房子選擇採用時髦的『地熱』的供暖方式,但是基本的供熱原理沒有改變。
當然,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有的人家經常開著電暖氣或是空調來提高室內溫度,但是集中供暖仍然是北方地區人們主要的採暖方式。配合著集中供暖,我們也有各種各樣的輔助用品取暖。比如說最適合我們『暖被窩』的電熱毯、還有現在每個女生人手一件的暖寶。話說這個暖寶可以追溯到宋朝時期的『湯婆子』。『湯婆子』是一種銅質或磁質的扁扁的圓壺,充滿熱水後放置被窩以提高溫度。黃庭堅曾在【戲詠暖足瓶】中說到:『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到明。』明代瞿佑也曾做過【湯婆】詩:『布衾紙帳風雪夜,始信溫柔別有鄉。』20世紀60年代之後塑料製品普及,塑料的暖水袋就代替了『湯婆子』。後來,把灌熱水也視爲麻煩事的我們,把這個插電即熱的暖寶當做了護手寶貝。
現在又出現了USB保暖手套、USB取暖鍵盤等,令各位『懶達人』長期在電腦前『居住』也不成問題,車載坐墊保證了有車一族的溫暖問題,暖寶貼親密地傳遞給你熱量。看來,隨著時光的流轉,各類新奇的取暖工具不斷被研發出來,各地的取暖方式也會越來越趨同,洞穴、火塘乃至於火炕這些老物件,看來以後只能在博物館中才能見到它們的芳容了。
記者 姜淥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