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94|回覆: 0

[論史] 秦始皇掃清六合統一中國(1)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3-11-20 18: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歷史春秋網
秦始皇統一中國,是發生在戰國末期的一件影響重大的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率秦軍滅掉戰國七雄中的最後一個強國齊,實行全國統一,結束了中國歷史上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起了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
  
  戰國後期,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和人民,相互侵伐,戰爭不斷。經濟遭破壞,生靈遭塗炭,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民眾希望統一。隨着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各地間經濟交流的願望和要求越來越強烈,而當時各國間度量衡不統一,貨幣不統一,關卡林立,捐稅繁多,給經濟交流帶來極大不便。因此,經濟的發展要求統一。統一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那麼,統一中國的歷史重任為什麼最後落到了秦國統治者的身上呢?因為秦國有客觀上和主觀上幾方面的有利條件。
  
  客觀上講,秦國自秦孝公時任用商鞅施行變法,為秦國的富強打下了良好基礎,並逐步向東擴展。而秦惠王、秦昭王時期,繼續擴張,井繼續推行軍功爵制,按軍功頒賜爵位,以爵位賞賜土地和隸農,使秦人,『怯於私鬥而勇於公戰』,軍事實力大增。同時,秦國物產豐富,地理條件優越。經過由孝公至莊襄王六代百餘年的苦心經營,秦國已佔據中國1C3的土地,擁有大片富庶地方,國富兵強。反觀東方六國,君主皆庸,政治腐敗,經濟發展遲慢,軍事力量不強,而且六國君王多是苟安一時之輩,缺乏統一中國的胸襟和氣魄。而秦王嬴政是一位有遠大志向與氣概的人物。
  
  公元前247年,莊襄王死去,年僅13歲的兒子嬴政繼位為秦王。但當時的國政大權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不韋號稱秦王仲父,嬴政許多事情受到呂不韋的限制。隨着秦王政年齡的一天天增長,他對呂不韋的專權也愈益不滿,於是二者的爭權也日益激烈。公元前238年,22歲的秦王嬴政舉行了加冕典禮,開始親政,他首先鎮壓了奔團的政變,接着以呂不韋與政變有關為藉口,罷其相國之職,令其遷蜀,迫使不韋無奈自殺。至此,秦國大權真正掌握在了嬴政手中,這就為他指揮消滅六國的統一戰爭創造了絕對必要的條件。
  
  秦王政大權獨攬之後,就開始實施他吞併六國,統一天下的雄偉戰略。他廣泛搜羅人才,重用客卿,甚至包括從敵營中來的人或曾譏評過自己的人,使秦國一時人才濟濟,如重用韓國間諜鄭國興修鄭國渠,使關中4萬多頃鹽滷地變成旱澇保收的肥沃良田,為秦統一天下提供了足夠的物質條件。
  
  他禮待軍事理論家衛繚,並採納其賄賂各國權臣以破壞六國合縱的建議,軍事上受益匪淺。又接受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法、術、勢思想,加強他對政權的統馭能力。聽從李斯【諫逐客令】,保持吸收和使用外來客卿的傳統,使秦王政身邊形成一個智囊團,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秦王嬴政個人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意志,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