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本经》)
大黄不惟推陈,尚能致新,此其药理之最根本者,《本经》明确指出,颇值深思。
有剖腹产术后高热,无汗,极度烦躁,下腹硬满,触痛,大便1周未解者。诊断:术后盆腔感染,辨证血瘀阻滞,毒热壅盛。余会诊处方:熟军9克,连翘12克,银花18克,蒲公英15克,败酱草15克,桃仁9克,牛蒡子9克,赤芍10克、紫花地丁15克,甘草6克 。药后大便解出甚多,阴道有较多瘀血块排出,体温降至正常,下腹硬满蓄积渐消。
《金匮要略》下瘀血汤,治腹痛如刺,拒按,瘀血凝于脐下。上证因有热毒,故在下瘀血汤基础上加清热解毒药,实则大黄也具解热毒作用。有腿部外侧撞伤瘀血肿硬如木质者,用大黄粉酒调外敷,次日肿胀即消。大黄外用也有化瘀血功能。
余用《普济方》大黄汤(醋炙大黄、肉桂、甘草、人参、细辛、桑白皮)治疗心性、肾性实邪壅滞水肿,服后大小便通利,水肿常能迅速消退。
仿《证治准绳》代抵当丸,用大黄、滑石、当归、败酱、车前草、牛膝、生地,治疗急性前列腺炎性肿大之癃闭,亦有良效。
《本经》谓大黄“通利水谷……留饮”;《药性论》谓大黄“利水肿”;《日华子本草》谓大黄“利人小便”;用姜汁制大黄,少量浸水,每日服之,无论老幼,其中尚有脾胃虚弱,屡用补剂不效者,均有明显健胃作用,消化力与饮食量日渐增加,体质逐渐增强。可知大黄调中化食、安和五脏之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