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最大城门考古获突破 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拆毁
1929年通济门瓮城,红圈为此次遗址位置。翻拍于〖南京城墙志〗
南京明城墙最大城门考古获突破 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拆毁
通济门瓮城西北角墙基遗址,两墙相交是锐角。 你知道吗,曾有一艘巨轮在南京东水关外的秦淮河上扬帆很多年。通济门,这座南京城墙中规模最大的城门,以独有的船形三重弧形瓮城著称于世,却在50多年前被完全拆毁。最近,考古部门在南京龙蟠中路西侧发现了一段城墙石基,正是那船帆的西北角。 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鉴,通济门遗址将原址保护,规划打造一座景观公园供今人纪念。 往事生与死城门规模最大,船形设计独有 对于上世纪60年代后出生的南京人,通济门更多的是地名概念。昔日,这座城门立于东水关、光华门之间,是明代初建的十三座城门之一。杨国庆、王志高所著〖南京城墙志〗记载,通济门城门除了与城墙一线的主城门外,城内方向还延伸建有三座内瓮城。由于瓮城城垣呈现弧形,如果俯瞰大地上的整座通济门轮廓,它就像一艘两头翘起的船舶,停靠在城门前的内、外秦淮河的交汇处,三重瓮城则是巨船高扬的风帆。 通济门及其瓮城建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瓮城周长约690米,占地面积比今天国内最大的中华门瓮城还要大。三重船形瓮城设计也用于当时的水西门,这可能是对东水关、西水关的一种标示,而民间则解读为有同舟共济之意。 以明代视角看,通济门的东北方是守备森严的皇城,西南方则是城南的市井繁华,地理位置堪称咽喉要冲。 南明时,满清将领多铎率重兵南下,登基8个月的宏光帝朱由崧从通济门出逃。15天后朱由崧被捕,被清军押回南京时,走的又是通济门。 专家联名力保,但未能幸免于难 1954年至1963年,南京城墙,这座世界最大的古代城垣,先后遭到有组织以及零星的人为拆除,消失了三分之一。通济门,也未能幸免。 〖南京城墙志〗记载,1954年的夏天,南京的雨下得格外大,年久失修的南京城墙接连出现严重坍塌,并且造成了市民伤亡的严重事故。在当时无力修缮城墙的情况下,拆除的声音越来越响。 当时城市的管理者认为,城墙阻碍交通,占用城市的工业发展空间。1954年,文化部还派专人来南京勘查,指出哪些城墙可拆,哪些不能动。当时参与勘查的,有时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等国内著名文物专家。通济门因为其独特的历史与建筑艺术价值,其船形在国内绝无仅有,被一致认为应该保留。 但躲过初一,没躲过十五。1960年,在通济门外工业项目接连开工,城门越发碍事,拆除工程在南京市批准下实施。三重瓮城共有4道城垣,当年先拆了2道,1962年时又拆了2道,1963年又将地面残存的石料清除。至此通济门从地面上彻底消失。 如今轮廓现才拆了50多年,找到遗迹却花了14年 通济门被拆除是在上世纪60年代,距今不过50多年,与六朝等其他时代的考古相比,找到它会比较容易吗?恰恰相反,其实很难,一位参加过通济门遗址发掘的考古部门人士介绍,通济门城墙、城门建筑在地面上一点遗迹都没有保留。虽然我们都知道通济门在这里,但没有标示物要找到具体的建筑遗迹就很头疼了。 万幸的是,在通济门外的秦淮河上有一座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九龙桥,这座古桥与附近秦淮河河道走向没有变动,它们成为考古部门唯一可以依靠的参照物。 从2002年开始,通济门的建筑遗迹逐渐被发现:包括城门瓮城东侧城垣、东侧南墙城垣、自南向北的第二、三重瓮城城垣。经过迄今为止14年的考古发掘,通济门的位置、范围已经大致清晰了。 船帆一角现身,还有龙泉窑青瓷 2015年底至2016年初,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东城水岸小区与大中桥之间的空地上,发现了一处城墙遗址。 昨天上午,扬子晚报记者前往现场探访,发现在遗址的西侧和北侧,出现了两段墙基遗址。其中西墙长11米左右,宽度超过5米,现存的高度为0.5米;北墙长19米,宽5.5米,现存高度在0.5至0.8米不等。 有趣的是,两端城墙遗址相交的角度是个锐角。在通济门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之所以瓮城会呈现弧线的船形,就是因为城墙拐弯处并不是以传统的直角相交。 考古部门人士也向记者证实,此次发现城墙遗址就是明城墙通济门瓮城的一部分,它所在的位置也恰好是整座瓮城的西北角。 在文献和老照片中,通济门的瓮城内一度搭建了大量的民房。而考古时这些近现代遗迹也一一出现。此外,遗址中最典型代表时代的遗物,是出现了明代初期龙泉窑青瓷器的碎片。 未来怎么办遗址打造景观公园再现城墙修建工艺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正在着手打造一座通济门遗址公园,将迄今发现的重要遗迹保护下来并原址进行展示。据介绍公园主要位于龙蟠中路西侧,目前方案还在制定中,上报国家文物局通过后再实施。 那么未来在遗址公园中,市民们能看到什么呢?例如此次发掘的城墙遗址,它清晰展示了明代南京城墙的修筑方式:条石直接砌在夯土上,土衬石之上用高条石包砌,砌筑方法为一顺一丁,在墙体内部形成犬牙交错状。其中条石凿制较为规整,条石外侧及条石之间的咬合面皆修琢平整,深入墙体一面则呈不规则状,以增加墙体内部相互间咬合强度。条石内以大小不等的块石、砖块拌合石灰浆混浇贴筑,大大增强了墙体的一体性及坚固程度。南京城墙的坚固之谜也尽在此。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人们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已与当年拆除通济门时天壤之别。为了原址保护此前发掘的一处通济门城门遗址,相关部门对原先落地于此的一个酒店项目进行了土地置换,城墙遗址得以成功保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