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看法,〖庄子〗一书是中国传统典籍中最难读的一部书,虽然关于〖庄子〗一书,无论是字句训释,还是义理的研究,都已有了漫长的历史,其相关著作亦已汗牛充栋,但〖庄子〗一书仍然存在着字句与义理上的解读困难,这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研究的深入,显然构成了严重的障碍。并且在21世纪的今天,〖庄子〗研究也该有一种新的思路。
一、文本的解读要继承并革新乾嘉传统
由于〖庄子〗解读的困难,所以古今注家的错误很多,这种错误可以归为几种类型:一是概念解释不对,二是就字面敷衍作解全句不知所云,三是对〖庄子〗原文的解说,句与句之间时常缺乏联系甚或相互矛盾,四是所释与庄子思想不符甚至大相违背,五是干脆绕过许多难点。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庄子〗字句解释上存在的问题:
〖齐物论〗中『莫若以明』这一句的诠释纷纭,但历来均不得其解。古今注释中的错误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类是以智明智。郭注云:『今欲是儒墨之所非而非儒墨之所是者,乃欲明无是无非也。欲明无是无非,则莫若还以儒墨反覆相明。反覆相明,则所是者非是而所非者非非矣。非非则无非,非是则无是。』(郭庆藩〖庄子集释〗第1册,第63页)张默生承用郭象此注。张默生没有看到郭注显然存在着两个错误:一是将上句『欲』字的主语看成是庄子本人,然而『乃欲明无是无非』本身就介入到是非之中了,儒墨本已相互是非,而庄子又以其所是而对其总而非之,是非争论的漩涡不是就更为扩大了吗?这显然不符合〖庄〗文本意。第二,郭象认为『反覆相明』,就可以『所是者非是而所非者非非矣。非非则无非,非是则无是』,这显然不符合下文『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之意,并且所谓反覆相明,实质即是以智明智,这亦不符合〖齐物论〗对于是非无正的申述。
另外的一种解释则是以『本然』释『明』。王先谦曰:『莫若以明者,言莫若即以本然之明照之』(〖庄子集解〗第15页),张耿光承用此释。但问题在于〖庄〗书中没有本然之明的概念,〖庄〗书中虽一再讲到本性、天性,但不知其然而安之方得谓之本性,这不仅同『明』的概念不相干,而且还是拒绝『明』这一概念的(将『神明』一词分拆为『神』和『明』二个概念,是〖天下〗篇中才有的)。本性者,本能是也,明而为之则非本能也。〖应帝王〗篇述齧缺之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齧缺因跃而大喜。四问而四不知,方谓得道也。何来本然之明?
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