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將領:吾彥,字士則,曾在交州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守吾彥,生卒年不詳,字士則,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原爲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初任通江縣吏,後得到大司馬陸抗的提拔重用,逐漸升至建平太守。
太康元年(280年),西晉滅亡吳國,吾彥投降西晉,被晉武帝司馬炎任命爲金城太守。後歷任敦煌太守、雁門太守、順陽內史、員外散騎常侍。
交州刺史陶璜死後,吾彥出任南中都督、交州刺史,平定各地叛軍。在任交州太守的二十多年,威名恩德顯著,南方州郡得以安寧。後入朝擔任大長秋,最終在任內逝世。
人物生平
陸抗重用
吾彥出身貧寒低微,有文武才幹,身高八尺,能徒手與猛獸搏鬥,體力超群。起初擔任通江縣吏。
後來,吾彥擔任大司馬陸抗的下級武官。陸抗欣賞吾彥的勇氣和謀略,打算提拔重用他。但顧慮眾將不服,於是會集眾多將領,暗中派人裝瘋拔刀闖進來,座上的眾將都恐懼逃跑,惟獨吾彥不動聲色,舉起小桌几抵擋那人,眾人都佩服他的勇敢,陸抗於是就提升重用他。
堅守建平
後來,吾彥逐漸升遷至建平太守。當時,西晉益州刺史王浚奉命在蜀地建造戰船,準備攻打吳國。吾彥發覺這一動向,請求朝廷增加兵力防備建平,但吳國皇帝孫皓不聽。吾彥於是就製造鐵鎖鏈,橫鎖長江斷絕水路,用以阻止西晉戰船東進。太康元年(280年),晉軍逼近吳境,沿長江各城都望風投降,有的城池被攻打而陷落,惟獨吾彥堅守建平,晉軍大批兵力攻打而不能攻下,就退卻表示禮敬他。
吳亡降晉
不久,晉軍攻滅吳國。吳國滅亡後,吾彥歸降西晉,晉武帝司馬炎任命他爲金城太守。後來改任敦煌太守,吾彥威名恩德非常顯著。後吾彥升任爲雁門太守。當時順陽王司馬暢驕傲放縱,前後任內史的都被他捏造罪名陷害。等到吾彥擔任順陽內史時,以自身清正作爲下屬的表率,嚴格肅整刑罰,令眾人都畏懼他。而司馬暢不能誣陷他,反而舉薦他,希望儘快將他送走。後升任員外散騎常侍。
出任刺史
交州刺史陶璜死後,吾彥出任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陶璜死時,九真郡的戍兵作亂,驅逐九真太守,叛軍首領趙祉又圍困郡城;吾彥上任後領兵將叛軍一一平定。吾彥後來擔任交州太守二十多年,威名恩德顯著,南方州郡安寧平定。自己上表請求朝廷派人接替他,於是朝廷徵召他入朝擔任大長秋。吾彥最終在任內逝世。
趣聞軼事
應達此位
吾彥在擔任通江縣吏時,將軍薛珝持節出征南方,大軍的陣容和聲勢極爲浩大,吾彥看到這一情景。慷慨讚嘆不已。有個善於看相的劉札對他說:“憑你的面相,以後應當達到這樣的地位,不值得羨慕他。”
不忘舊主
吳國滅亡後,晉武帝曾經問薛瑩,孫皓亡國的原因。薛瑩回答說孫皓親近小人,胡亂施加刑罰,文武官員得不到信任,令人人擔心害怕,各自驚恐不安。總結是孫皓自己令國家滅亡的。但問到吾彥時,吾彥則認爲孫皓英明而大臣賢能,吳國滅亡只是天命所歸,並非是人爲。張華隨即質問吾彥爲何在吳國擔任將領多年仍然默默無聞,不受英明的孫皓重用。吾彥大聲說這只是張華不知孫皓知道自己的才能。可見吾彥雖然已投效西晉,但都不忘敬重舊主,毫無忌諱地批評舊主的行爲。
【資治通鑑·卷八十一】:帝從容問散騎常侍薛瑩孫皓所以亡,對曰:“皓昵近小人,刑罰放濫,大臣諸將,人不自保,此其所以亡也。”它日,又問吾彥,對曰:“吳主英俊,宰輔賢明。”帝笑曰:“若是,何故亡?”彥曰:“天祿永終,歷數有屬,故爲陛下禽耳。”帝善之。
陸氏誹謗
晉武帝曾經問吾彥,陸喜和陸抗兩人誰更優秀。吾彥回答說,道德名望,陸抗不如陸喜;建功立業,陸喜不如陸抗。
吾彥擔任交州刺史後,送厚禮給陸抗的兒子陸機和陸雲,陸機準備接受但陸雲指吾彥出身低微貧賤,因陸抗提拔才有此地位,但認爲吾彥當日回應晉武帝,說陸喜道德名望較陸抗好的言論不友善,不應接受他的禮物。陸機於是打消念頭,更多次詆毀吾彥。長沙孝廉尹虞則對陸機說:“自古發跡自微賤身世的人連皇帝都有,又何止公卿。何楨、侯史光、唐彬、張義允都是出身寒微,都曾在朝中侍帝和出外鎮守,沒有人會譏笑他們。你現在以吾彥回應皇帝的話有點不友善就不斷謗毀他,我恐怕你這會失盡南方人民的心,將你孤立了。”於是陸機等怨恨之意才開始消解,壞話漸漸止息。
劉札:“以君之相,後當至此,不足慕也。”
房玄齡等【晉書】:①“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幹。身長八尺,手格猛獸,旅力絕群。”;②“陶璜、吾彥,逸足齊驅,毛炅屈其深謀,陸抗奇其茂略。”;③“璜謀超絕,彥材雄傑。”
史籍記載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文學形象
吾彥在小說【[wiki]三國演義" title="「三國" title="「[wiki]三國」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國演義」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三國" title="「[wiki]三國」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國演義】中,是吳國的建平太守。吳國滅亡,眾軍皆降晉朝,惟獨吾彥拒城不下,後得知吳國已亡,於是投降晉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