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71|回復: 0

[中医理论] 中药外靶向透皮精准给药的研究与实践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7-7-29 1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精准医学』作为新的诊疗理论与技术,将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美国医学界在2011年首次提出了这一新概念。2015年12月11日『中国个体化用药—精准医学科学产业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首个精准医疗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联盟正式组建。其概念准确地讲应包括两方面,即『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前者需要深入到基因多态性的层面及病态体细胞突变的层面,需要『基因测序』技术支持;后者则需要『靶向给药』技术支持。

但是,作为现代生物医学的主流,基因科学也有其无奈。哈佛大学华裔教授刘宗正说,人体共有三万多个基因,其中两万多个与心脏病相关。而他研究的有关心脏衰竭的一个子题,就与二百五十个基因相关。这说明了基因疗法在现代病治疗上还不切实际。(2001年8月7日〖联合报〗)。而近年各国现代重大流行病调查分析的十大死因,大部分与人体循环不良有关,因此『精准医疗』的研究从血液循环入手也不失为一良策。更何况我国几千年传统医学就讲究『气血』循环,这为我们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气血循环是透皮精准给药的基础

对于循环病,西医的专长是危机处理介入治疗;而中医的长处是以脉诊等检视,早期发现,保守治疗,减少痛苦。

近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王唯工,经过三十年对中医经络的研究并发明了脉诊仪,对临床海量诊断观察分析,认为推动庞大的血液循环网络的是共振波。心脏跳动挤出去的血液动能,在动脉转弯处撞击大动脉壁转换成弹性波动势能,即共振波。它类似中医概念中的『气』。全身血液循环中的共振波的频率只有十二种,它们各连接着身体十二种脏腑中的其中一种,这又和『十二经络』不谋而合。因此,他提出人体经络并非是找不到的『虚构』,而是由一条动脉带和一条静脉带以及数十个穴位(也有称穴道)的组织,并以十二种各有的共振频率为特征连接成的血液循环系统。

十二条经络系统的特征共振频率可以由脉诊仪测定,这就为人体庞大的循环系统安装上了『定位导航系统(GPS)』。它可以通过体外用脉诊仪测定人体十二条经络的共振频率谱图与健康标准谱图比对,从而可精准定位病灶在循环系统中的位置和程度,实现『精准诊断』。同时也可以利用经络系统中体外的穴位(穴道)和归经药物透皮给药(内病外治)沿循环系统通道导航至病灶,实现『精准治疗』和早期防病(治末病)。

经络是透皮精准给药的高速路

我国早在『八五』『九五』攀登计划中就对经络研究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对经脉循行路线及其变化规律的多途径、多方法的现代科学验证,如循经感传、循经电特性、循经磁特性、钙离子浓度的循经变化、低频声信息的循经传递、放射性同位素的循经迁移、红外辐射轨迹的循经显示等现象的研究观察,都得出类似的结论:经络绝不是出于古人的臆想,而是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而经络的实质是具有类似量子特征的『气血』循经运行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经络量子化通道虽然没有形成独立的生物实体,但它也是生物体内实体组织组合的载体通道。

经络可以说是个古老而又先进的系统。说它古老是在两千多年前中医的经典文献〖黄帝内经〗或马王堆等出土古文献之记载中,就已经将十二经络定为中医的全身定位系统。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的意思,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经络通过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是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说经络先进是它和基因从纵横两个方向对人体进行了定位。人体的横切面及各个器官都是由相同基因决定的;人体的纵向是由经络决定的。这就像地球上的经纬度定位系统,把人体的每个器官,每个组织定位得清清楚楚。

经络系统使中医精准治疗成为可能,也是外靶向透皮精准给药治疗的理论基础,更是指导气血共振在全身输送区域或组织、器官的路径。

气血共振是透皮精准给药的导航

人体的循环系统是以基因为经,经络为纬组成的非常复杂又井然有序的大网。在这个网中,血不停地给人体运送着营养物质,而推动血运行的动力是气(共振)。十二种共振频率又决定了运送的方向和位置。气血共振三位一体是循环系统的定位导航驱动力,也是养活人体物质、能量、信息流『三流』流动的载体。

一切生命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其中电子运动产生电磁相互作用组成活的生命体,它们产生的震动和被激发产生的共振作用力即人体生物能。显然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仅靠这点动能是难以维系的,实际上最主要的驱动力还是靠由动能转化在血管壁上的弹性共振势能,即类似中医概念中的『气』。血的运行靠气来推动,而气又靠血运行提供的营养物质,由细胞线粒体氧化反应提供三磷酸腺苷(ATP)捕获高能电子提供能量,气血共振循环为生命体提供了物质和能量输送的保证。

低等动物生命体的循环只有一个频率(基频),全身也只有一个共振腔,因此也就有一条共振频率。动物演化到人类,器官增多了,共振腔也多了,按循环需求不同,已增至十二条共振频率。它们即是人体十二条经络和相连的十二种脏腑的特征图谱,并可以从人在不同状态下特征图谱的变化读出人体各种信息,提供人体精准诊断和精准给药的依据。因此气血共振又是人体循环系统中信息流的载体。按照脉波各频率中的能量多少,即使在动脉没有闸门,组织没有分隔的情况下,也可以精密地计算,精确地调整,控制送血到各区域或组织的数量,用以维持生命体正常运行。

穴位是透皮精准给药的外靶点

『精准治疗』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靶向给药』。人类的大多数疾病是人体的某个或某些器官、组织、细胞发生了病理变化,它们即是病靶。长期以来,医学家们发展了不同的可将药物给至病变部位的靶向治疗方法。如早期的膏药就是靶向体表局部疾患定向给药剂型;近代的眼药就是靶向眼疾的定向给药剂型;避孕膜、栓剂等也是靶向宫内和腔内的定向给药剂型;现代又发展了脂质体、纳米粒、微乳等新型药物载体,利用体内代谢系统靶向病变部位。目前,靶向药物的研究正在由器官水平向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发展;由靶向药物的构建研究向功能研究、机理研究、载体研究和体内过程研究发展;由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向临床研究和实用研究发展;由被动靶向药物向主动靶向药物研究发展。外靶向透皮精准给药研究恰恰是顺应了靶向给药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处于经络体系中的穴位(穴道)虽然没有独立生物实体,但在体表有固定位置。在其皮下是静脉跟动脉中间的微循环体系,具有丰富的微血管网,并与很多神经相伴。它们是以一定的距离一个个排在经络上,并与十二经络中属于自己的那个经络系统有共同的特征共振频率。穴位是共振的最大点,也就是反节点,压住穴道,可抑制振动,就会抑制大动脉传送的压力波;反之,穴道又是共振的加压站,刺激穴道,又可放大振动,就会增强大动脉传送的压力波,改善循环系统中气血共振的状态,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穴位(穴道)成了外靶向精准给药的天然外靶点。

经穴治疗的特异性效应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医界的重视。我国已将其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我国通过近十几年多学科研究队伍的协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已证实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总结出经穴效应具有循环性、相对性、持续性和条件性的特点;初步探索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生物学基础,发现穴位状态影响经穴效应的特异性,经穴特异性与穴区肥大细胞等脱颗粒相关;建立了一系列经穴特异性研究模式与方法等。

归经药物是透皮精准给药的制导利器

药性的温凉寒热为四气,药性的辛甘苦酸咸为五味。正如〖内经〗所言:『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即四气药性突出了药物的能量特点,五味药性突出了药物在人体内走向特色,而升降浮沉药性则是提示药达病所产生能量改变之余,身体进一步的反应现象。药物归经的实质是药物自身特性决定的。

但是,归经现象的实现,是经过入经的药物按其特性选择某一经络到达病所释放能量,以共振『气』的作用,改变血循环系统内各谐波的能量分配,调整气血运行,改善病所瘀堵,恢复经络平衡。如:入肺经又是温或热的药,能增加肺谐波在血压脉波中的能量,从而增加流到肺中去的血液,进而增加肺的补给,提供更多的营养及氧气,同时排除废料,让肺更健康,更强壮。如果血液中多了更多肺需要的养分(可由其他复方药物提供),那么肺部病所恢复得会更快,精准制导给药的效果会更好。

药物的归经,虽然主要是从药物对脏腑经络病证的治疗效果中总结出来的,且内治外治皆同理。药物的归经不仅仅是单一外靶点(经络穴位),还可以是多个外靶点,归几经而治疗多脏腑病变的复杂病证,如肝的病,事实上常需要肝、肾、脾一起治,使药物真正成为精准治疗的制导利器。

临床实践是透皮精准给药的发展动力

『精准医疗』,西医要靠『基因诊断』和『靶向治疗』来实现;中医则用『气血辨证』和『经络论治』来调理。前者的理论基础是西医人体解剖学;后者的理论核心是中医经络学。前者是在尸体的基础上通过解剖系统治病;后者是在活体基础上通过经络系统治病。前者是对抗医学讲究病原体和抗体的博弈,甚至不惜动手术;后者是平衡医学讲究身体的阴阳平衡和阴平阳秘,全力整体治疗。前者擅长治疗器质性的疾病,注重康复人体局部;后者擅长治疗功能性的疾病,调理人体整体。上述中西医理论体系应用的比较,不难发现,中西医学各有所长,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医需要从经验规律定性说明补上现代科研手段定量描述的短板;而现代的西医则需要注入鲜活的生命科学的整体观、系统论、自我调衡,自我完善的人体科学理论体系。

外靶向透皮精准给药创新思维就是在笔者团队三十多年透皮给药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注入了中医理论核心经络学说和穴位疗法。结合了现代实验技术手段,研发了中药磁流体分子凝胶生物灸膜,实践了外靶向精准给药,并初步探索了人体外靶点穴位、经络、反射区的对应分布,以及归经中药精准治疗的应用实践。如『姜黄提取物磁流体分子凝胶生物灸膜』的研发,就是以含磁感应物FeO、Fe2O3复合物的磁流体与含中药姜黄提取物的分子凝胶组成的磁流体凝胶。涂敷在人体穴位、经络脉线和反射区上,形成磁性生物灸膜,构建磁性强化了的『三流』外靶向透皮精准给药系列创新实践产品。

外靶向透皮精准给药保有了透皮给药剂型的独特优势:给药途经不经过胃肠道和肝的『首过效应』,降低了体内毒副作用;药物经皮缓控释,血药浓度均衡平稳无『峰谷现象』;延长药效作用时间、减少次数,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体外给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随时撤换,易于病人接受,而且将透皮给药理论与技术提升到精准医疗和靶向给药的层面,并附加了新的优势,即穴位与经络治疗的『八大功效』。

(责任编辑:高继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