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試譯: 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備足糧食,充實軍備,取信於民就可以了。』 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一項,在這三項中先去掉哪個呢?』 孔子說:『去掉軍備。』 子貢說:『如果不得不還要去掉一項,在剩下的兩項中去掉哪個呢?』 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政府不信任,國家根本沒法存在。』 疏解: 本章最費解之處,為孔子的最後一句答語,『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這句話如果依照字面意思直解,似乎是說:『去掉糧食。假如沒有糧食,人民最多餓死;可自古人總是要死的,餓死與老病而死有什麼區別呢?如果人民對政府不信任,國家根本沒法存在。』 然而,這樣直譯出來的話,顯然有兩個問題。 第一,字句間透着冷酷之氣,不像出自夫子之口,倒像出自韓非之口。 第二,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前言後語似有矛盾——假如人民都餓死了,還談什麼信不信,還談什麼立不立。 因此,這種譯解法顯然是不準確的,正確的譯解法應有如下兩種。 一、 子貢問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治理國家需要掌握好三個要點:足糧、足兵、取信於民。 子貢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說:『如不得已去一項,先去掉哪個呢?』 孔子說:『去兵。』 子貢再問:『如不得已,再去一項呢?』 孔子回答:『去糧。』 為了讓子貢明白為什麼要去糧。孔子接着解釋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孔子的整個意思等於說:治理國家有三個需要追求的目標,一是要追求富(足糧);二是要追求強(足兵);三是行仁政,追求讓人民充分信任。 假如國家遭遇不幸,經濟出現嚴重危機,財政緊張,政府必須縮減開支才能渡過難關;那麼,第一要砍去的預算,將是軍費,即縮減軍隊的規模,直至縮減到不能再縮減為止。 假如還不行,政府就會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是繼續保持府庫的充足(足糧),還是賑濟民間的苦難與饑饉? 在這種情況下,孔子認為:政府應該選擇『去糧』,積極以各種賑濟的手段,救助陷入困境的人民;以讓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政府是全心全意愛他們的、是他們永遠可以依靠的、是真心實意與他們同甘共苦、同生共死的。以此而取信於民。 假如政府的庫藏用光了,也已盡最大的努力,而饑饉還是發生了,餓死了一些人;那麼人民也會理解政府,用『自古皆有死』相互寬慰,繼續堅強地配合政府共渡難關。 如果此時外敵趁機入侵,政府只要稍加動員,那些苦難中的民眾,將會立即團結起來,義無反顧、不講條件地投入到抵抗外辱的戰鬥中。 倘若反之,政府為了保持府庫的充足,維護上層社會的奢靡生活,而無視民間的疾苦;那麼人民就會與政府離心離德,對政府所有的言行都持懷疑態度,甚至產生仇視情緒。 如此,政府的政令就會沒人聽,政府的號召就會沒人響應。而更嚴重的是,如果他們感覺生存不下去,便會產生『自古皆有死,怎麼死都是死的念頭』;從而奮起作亂,與政府為敵,讓整個國家失去秩序。 或者,敵國趁機入侵,百姓不但不抵抗,還主動與敵人合作,積極尋求推翻政府。如此,國家儲存的糧草再充足、城池再堅固,恐也沒法繼續存在下去。 二、 孔子的『自古皆有死』,不是針對民眾說的,而針對君主說的。 一個國家假如遭遇危難,為了保持人民的信任,不得不把軍隊裁沒了,把府庫的糧食散光了,君主大不了遭難而死。 『人自古皆有死』,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只要民眾還懷念君主,這個國家即便臨時亡了,總有一天還能復國。也就是說,只要民眾對政府信任,國家總還能立。 反之,假如政府失去了民眾的信任;那麼,就會不遵守政府的法令、不服從政府的管理,最終鬧得國將不國。 劉寶楠【論語正義】云:『「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明「去兵、去食」,極其禍難,不過人君國滅身死。然,自古人皆有死,死而君德無所可譏,民心終未能忘,雖死之日,猶生之年,況民戴其上,如手足之衛身,子弟之衛父兄,雖值危難,其猶可以濟。是故信者,上所以治民之准也。苟無信,雖足兵、足食,猶不能守,況更值不得已,而兵食皆將去之乎?』 此解雖有道理,但稍嫌牽強,不如第一種解釋貼切。 三、 後世的無數歷史事例證明,民眾如果對政府信任,確實可以做到:即便遭遇饑饉而餓斃,也不會亂國。 或者說,某個政治集團,假如取得了民眾的信任,它即便沒有兵、沒有糧;民眾也願意主動投軍、主動送糧,幫助他們奪取天下。 相反的例子是蘇聯。 蘇聯是個世界性的超級大國,不可謂兵不足,也不可謂糧不足,可因為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居然一夕之間轟然倒塌,土崩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