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85|回復: 0

[中医理论] 中医整体观有三论

[複製鏈接]
毛德西 發表於 2017-10-2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天人合一论』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中医所说的证候,包括病因、病位、病势等内容,其中病因就包含着与大自然相关的各种致病因素。

•中医认为形体与精神密不可分,强调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影响。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有五脏六腑,外有四肢百骸,他们之间息息相通。这种相通是通过经脉中的元气周流而生生不息的。

每当谈到中医整体观,就自然想到季羡林的一段话,他在〖谈国学〗中讲到:『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西方的思维模式是分析的。勉强打一个比方,我们可以说:西方是一分为二,而东方是合二为一。再用一个更通俗的说法来表达一下:西方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东方则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说得再抽象一点: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特点是整体观念,普遍联系;而西方分析思维模式正相反。』季羡林对东西方哲学思维的分析恰如其分,非常精辟。如果将这一段话用来解析中医与西医对生命科学的认知,也是贴切的。

整体观是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认知论,早在〖易经〗中已有所论及。到了战国时期的儒医与学士,将其较为完整地收集在〖黄帝内经〗中并加以阐述,历代医家对其不但遵循之,继承之,应用之,而且有所发挥。

中医学最为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取象比类(又称象思维)。它的具体思维方式是将所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进行类比,取其共同点、相似点或近似点,从中找出它们共同特征,以『象』为标志,进行归类,继而表达,如将人体的肝心脾肺肾比拟为木火土金水,依思维方式而演变为中医学的整体观。

天人合一论

『天人合一』所说的『天』,在这里是指大自然。我们在谈论『天人合一论』时,必须回顾一下古代经典著作的认知。〖周易·乾卦·文言〗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此文是讲大凡圣人能顺从自然,能与日月之变化同显示,与四季之寒凉同有序,这是亘古不变的大道理。老子说:『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里不但强调了人类与天地是和谐统一的,也在说明人类与天地是平等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地万物与『我』是共命运的,是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离合真邪论〗则云:『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从东西南北中不同区域的不同自然环境,讲述人的生理现象。说明人是离不开天地的,人赖天地而生存,天地四时的变化对人有直接影响。

中医在诊治疾病时,首先要明确当年的五运六气,『必先岁气,毋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次,观察病人的气色、神情,『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五色微诊,可以目察』(〖素问·五脏生成论〗);了解病人是何地人,曾经在哪里居住,『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素问·异法方宜论〗);询问发病时间,发病节气,『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素问·络脉别论〗);生活中有何特殊习惯,睡眠如何,『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最后按其脉,『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这种程序源于〖黄帝内经〗,历经千年传承不衰。这不是单刀直入地单纯查看生化检查单、影像片来诊断疾病的,这些思路与方法都与自然、社会有着密切关系。有人把中医的整体观看成是落后的、保守的,这是对中医的误解。现代医学也越来越重视从整体研究人的健康问题,认为医学是身心社会医学,是生理、社会、自然医学。

『天人合一论』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中医所说的证候,包括病因、病位、病势等内容,其中病因就包含着与大自然相关的各种致病因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讲述阴阳五行与人体相应的各种关联模式,『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形神相应论

有人认为,中医不懂解剖,只重视『气』,而『气』是肉眼看不见的,所以就说中医是『伪科学』。中医真的不重视解剖吗?非也。古代中医学所讲的解剖,不是单纯的西方医学解剖刀下的实物,而是内观解剖学。这种內观解剖学是通过直观、体验而获得的。由此所获得是形体与精神的协调相应,或者说是脏腑经络之『形』与功能所现之『神』的有机结合。〖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粗守形,上守神。』这里谈到了高明医生与一般医生的区别。粗工只限于形体之知,仅能处置形体之苦;而上工却能够达于神气之和,从而将形体之苦与神气之逆统一把握与处置。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养生论〗)人的形与神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亦即人们常讲的『形神兼备』。〖灵枢·外揣〗云『司外揣内,司内揣外』,意思是以整体观为依据,通过外部的体征可以了解内部脏腑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医生提供正确的诊断信息。正如〖灵枢·本脏〗所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古代中医学虽然没有精密仪器为其提供内脏的微观变化,但医者却可通过外部形态(包括肢体、五官、毛发、皮肤、精神、语言、舌象、脉象、爪甲、分泌物等)来辨别脏腑的生理、病理状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位;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生;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这里所说的『审、视、听、观、按』就是医生的诊察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望闻问切』四诊。观察这些表露于外的印迹,就可以获取疾病很多信息,以便为治疗提供可靠的遣方用药依据。

中医认为形体与精神密不可分,强调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影响。现在的临床医生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形与神共病之患者,许多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无法归类的疾病,都与神有关。〖素问·疏五过论〗云:『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舌页为挛。』说的是地位跌落、财富破产而使情志发病。现代医学常按抑郁症治疗,而中医,通过调气血、精神治疗,原来所患形之疾,也会得到改善或痊愈。

脏腑相关论

脏腑相关论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对人体自身的再认识。这一点在〖黄帝内经〗中论述得最为清楚。在〖素问〗『金匮真言论』 『阴阳应象大论』『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五脏别论』,以及〖灵枢〗 『经脉』『经水』篇等,均有不同层次的叙述。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有五脏六腑,外有四肢百骸,他们之间息息相通。这种相通是通过经脉中的元气周流而生生不息的。古人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将人比喻为大自然界的一部分,或曰『小天地』,这个『小天地』同大自然一样,也是阴阳五行的结合体。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而五脏六腑又以木火土金水五种材料来组成。他们之间有生有克,有相互生长,也有相互约束。这种关系无太过,无不及,是平衡和谐的,从而使人保持着健康无病的状态。中医据此认知,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是有着明显的脏腑相关论。如肺系的咳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故治疗咳嗽亦非清肺一法也,而有清肠而泻肺(肺与大肠相表里)、清肝而肃肺(木火刑金所致),培土而生金(虚则补其母),滋水而润肺(水涸则伤金),泻南补北(清心火而补肾水,不使火伤金)等法。

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气反』一词。何为『气反』?就是病变发生在甲脏腑经络上,而症状却表现在乙脏腑经络上。前人根据人体在病理变化上这一特点,采取从病变相反部位去施治,往往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由此而创立了『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进而又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及内病外治、外病內治、脏病治腑、腑病治脏等治法。例如:胸痹心痛病(以冠心病为主),中医在治疗上不仅有针对心脏的活血化瘀法、祛痰宽胸法,还有从肝气论治的疏肝理气法,从胃治的辛开苦降法,从肺论治的益气肃降法,以及从肾论治的温阳散寒法等。这种从整体上把握胸痹心痛病论治的思路,是治本之法,是长效之法。

国医大师邓铁涛曾提出『中医五脏相关理论』,他认为:中医学在实践中超越了原始五行学说的局限,可以将五脏六腑之间的影响归纳为促进、抑制与协同三种关系,这样就从多角度阐明了中医整体观与联系观的内涵。

有一种观点认为,整体观是在当时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等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今已明显不合时宜。这种观点还是片面的。当今西医学的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些都反映了整体观的正确性与生命力。

中医的基本功不是简单地认药记方,而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就是要讲究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整体思维方式。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边学习、边临床、边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地不断反复。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说『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得。』这种『仁心仁术』,只有毕其一生之精力或有所得。(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