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31|回覆: 0

[詩詞賞析] 何新論古詩詞(3)·關於詩與語言形式

[複製連結]
何新 發表於 2017-12-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論古詩詞(3):

關於詩與語言形式

bec64c547d90d47705a0f54852355741.jpg

1

  任何藝術是思想、意義的一種通過形式的存在。

  思想意義可以直接敘述,直接依託於一種素樸的語言而存在。但是一切藝術之所以是藝術,就是因爲它具有某種引人注目的外貌形式。對藝術來說,形式是決定性的。形式是藝術的本質。形式體現美。內容的深刻、正確、崇高(高尚)都與形式無關。它們只與思想、意義有關。美表現於純外現的形式。美的意義並不在於你表達了什麼思想,而在於你如何表達思想。

  不具有任何思想負載的純形式是否可能優美?可能。然而,不具有任何形式的一種自由表述的思想是否可以是優美的?

  ——它可以深刻或正確,但不可能優美。

2

  詩,是一種經過精心雕琢的具有形式的語言。寄寓於形式之內的,可以是某種思想(哲理、觀點、意念),也可以是某種情感、感性、感受。

  詩的語言必須經過雕琢和修飾。但正如一切藝術作品一樣,這種人工和雕琢修飾愈不露形跡,愈是發自天真自然,也就是說,愈被隱藏從而似乎根本沒有經過雕琢修飾,這種形式就愈顯得優美。

  詩藝的高明,在於以最精雕的語言形式,卻表現得似乎純然出自天真而完全沒有形式。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這是詩嗎?是。美嗎?極優美。但聽起來卻似乎是一種純然出自天真的感嘆。

3

  漢語詩的形式,經過一系列文體的演進過程。走過四個階段。

  一、古典自由體(如著名的皋陶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樂融融哉!』)

  二、規範性古典文體(周至清代)

  三、口語體(唐王梵志、敦煌口號詩即元散曲)

  四、白話自由體(五四以來)

  古典語言的詩歌在周代的詩經時代,開始尋求規範化的語言形式。這種規範性形式後來又不斷被突破,從而產生新的形式,從而不斷達到成熟。大體說來,其語言形式的發展歷程如下:

  四言(周),六言(漢魏),駢體(南北朝)。這些都是一種偶數詩體,尋求語言對稱美的形式,值得注意。

  秦漢以後形成五言,七言,長短句(詞),長短句自由體(散曲)——突破了對稱。

  五言,七言,長短句(詞),長短句自由體(散曲)。突破了對稱。

  此外,一直也還存在一種古典語言的自由抒情文體,如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如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以及唐代的『古風』,都是使用古典語言的『自由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也是一種古典的自由體。

  到目前爲止,中國現代詩即白話詩,在語言形式上,仍處在一種幼稚階段,處在不規範的原始自由體階段。現代語言的詩,至今尚未形成成熟穩定被公認爲優美的規範化語形。

  規範化意味著公認性。公認性在審美中極其重要。藝術的公認性即普遍性,是審美的重要特徵。對於個人,任何東西都可以即時隨感受之不同,而被個人認爲美或不美。但真正的美,必須取得大眾的公認性,即普遍性和規範性。

  只有在這種公認性中,審美才能達到客觀化。才能形成客觀性的評價尺度。

  (寫於2001年12月12日)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