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临到什么程度为好? 我的感觉是得笔法,得神韵。可能是由于我临得不像,才这样说来欺骗自己,但我的这种观点是近些年来才逐渐形成的,过去也曾是亦步亦趋,对照原帖,丝毫不差地临写,包括原帖中的错误涂抹都照猫画虎般地描下来。追求所谓的『如帖』,『准临』,甚至徒在形似上绕圈子。 但现在,我基本上不再这样临写,尽管很多人奉劝我还是老老实实地临才对,但我认为我扬弃原帖中我认为并不美的东西并不是不老实的表现,我临帖这么多遍了,形成自己的审美,对于认为不好的可以舍弃。 其实我想说呢,临得非常像了,不代表在自己创作上就可以随心所欲了,真正的随心所欲其实是放弃了帖去写帖里没有的字时,依然让明白人一眼就看出你临过哪本帖,如果临是临,换了别的字——字帖中没有的字,写出来让人感觉非常茫然,让人感觉落款的字与原帖风格并不十分匹配,那么这样的帖其实还没有临透。 记得高中时一位教外语的老师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什么叫把外语学透了?就是可以用外语思考,做外语的梦。这话说到家了,其实世界上没有有思想的语言,也没有有语言的思想。如果我们外语说得非常流利,但一旦我们思考问题时,满脑子里运用的还是中文的思维语言、方式,那么你在真正的外国人面前说话时,肯定还会被立即发现骨子里还是中国人,血管里流的不是外国血。 所以临一本字帖,更多的是想,这位书家由此写向彼是什么样的习惯,是顿挫一下,还是圆转而过或是其它的方式,这些如果集中到一起,就是一个书家书法的习惯,而这种习惯被我们长期临摹后,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书写习惯,我们以后也会用这种方式去写字,甚至除了这样书写,我突然发现别样的写法都不会了。虽然这样仔细对照原帖时,外形上会有很多的不同,但由于大原则是不变的,依然还是得了笔法。 举一个实例来说明一下,从古至今,临写(摹写)王羲之〖兰亭序〗的人太多了,我们知道的就有冯承素菲摹本,褚遂良摹本,虞世南临本,赵孟頫临本,文征明临本。古代的大家一致认定冯承素摹本最好,今天我们大概都会认同翁志飞先生临得最妙。 翁志飞临冯本〖兰亭序〗 其实后代临〖兰亭〗的人,基本上都是采用冯承素的摹本,请看下面(部分): 现在,我们就以冯摹〖兰亭〗为标准,截取其中一个片断,看哪个临得最像。 先看原帖的片断,截取的是『于会稽山』『也群贤毕』八个字。 下在一一来看吧,先看褚遂良的摹本: 再看虞世南的临本: 赵孟頫临本: 文征明临本: 大家看完以上四个临本,觉得那位古人临的最像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