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34|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如何把帖臨透?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臨帖臨到什麼程度爲好?

我的感覺是得筆法,得神韻。可能是由於我臨得不像,才這樣說來欺騙自己,但我的這種觀點是近些年來才逐漸形成的,過去也曾是亦步亦趨,對照原帖,絲毫不差地臨寫,包括原帖中的錯誤塗抹都照貓畫虎般地描下來。追求所謂的『如帖』,『准臨』,甚至徒在形似上繞圈子。

但現在,我基本上不再這樣臨寫,儘管很多人奉勸我還是老老實實地臨才對,但我認爲我揚棄原帖中我認爲並不美的東西並不是不老實的表現,我臨帖這麼多遍了,形成自己的審美,對於認爲不好的可以捨棄。

其實我想說呢,臨得非常像了,不代表在自己創作上就可以隨心所欲了,真正的隨心所欲其實是放棄了帖去寫帖里沒有的字時,依然讓明白人一眼就看出你臨過哪本帖,如果臨是臨,換了別的字——字帖中沒有的字,寫出來讓人感覺非常茫然,讓人感覺落款的字與原帖風格並不十分匹配,那麼這樣的帖其實還沒有臨透。

記得高中時一位教外語的老師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什麼叫把外語學透了?就是可以用外語思考,做外語的夢。這話說到家了,其實世界上沒有有思想的語言,也沒有有語言的思想。如果我們外語說得非常流利,但一旦我們思考問題時,滿腦子裡運用的還是中文的思維語言、方式,那麼你在真正的外國人面前說話時,肯定還會被立即發現骨子裡還是中國人,血管里流的不是外國血。

所以臨一本字帖,更多的是想,這位書家由此寫向彼是什麼樣的習慣,是頓挫一下,還是圓轉而過或是其它的方式,這些如果集中到一起,就是一個書家書法的習慣,而這種習慣被我們長期臨摹後,形成了我們自己的書寫習慣,我們以後也會用這種方式去寫字,甚至除了這樣書寫,我突然發現別樣的寫法都不會了。雖然這樣仔細對照原帖時,外形上會有很多的不同,但由於大原則是不變的,依然還是得了筆法。

舉一個實例來說明一下,從古至今,臨寫(摹寫)王羲之【蘭亭序】的人太多了,我們知道的就有馮承素菲摹本,褚遂良摹本,虞世南臨本,趙孟頫臨本,文徵明臨本。古代的大家一致認定馮承素摹本最好,今天我們大概都會認同翁志飛先生臨得最妙。

翁志飛臨馮本【蘭亭序】

其實後代臨【蘭亭】的人,基本上都是採用馮承素的摹本,請看下面(部分):

ff87163ce0058fd65aa339c4a0c3a5ce.jpg

現在,我們就以馮摹【蘭亭】爲標準,截取其中一個片斷,看哪個臨得最像。

先看原帖的片斷,截取的是『於會稽山』『也群賢畢』八個字。

603597df6b410a7ec91bf4e9921b75ad.jpg

下在一一來看吧,先看褚遂良的摹本:

再看虞世南的臨本:

af30d9ef6ad282f6cfb4c20c06ec418d.jpg

趙孟頫臨本:

fc09624fa7a28f2017e467ee8522bca5.jpg

文徵明臨本:

224807326bbc4791f71d5c7139848818.jpg

大家看完以上四個臨本,覺得那位古人臨的最像呢?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