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是中医学体系中的特色治疗方法,无论是其理论基础,还是具体操作的方式、方法,既不同于现代医学体系,也不同于中医内科的各种辨证论治体系。随着针刺麻醉等相关针刺技术的深入研究,针刺疗法逐渐成为成功走向世界且研究最为活跃的传统学科。但是,从国内的针灸临床工作现状来看,针刺疗法的研究关注点、针刺技术的教学和培训内容较之于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针刺疗法的临床效果大打折扣。针刺补泻手法能否正确运用便是其中典型问题之一。
笔者以为,针刺补泻手法的淡化,始于腧穴双向调节理论的出现。
针刺疗法的双向调节作用,实质上是指在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根据经络、腧穴的功能进行合理腧穴配伍,施以相应的针刺补泻手法,达到抑制亢进功能或调动低下功能,使机体恢复动态平衡。针刺疗法的双向调节作用事实上是各种干预因素综合效应的结果。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始终处于趋于平衡,但又始终达不到绝对平衡的自我调控过程中。正是这种自我调控的过程形成了人体生、长、化、收、藏的不同阶段。人体的这种相对平衡状态一旦被打破,就进入了人体的疾病状态。可以说,人体进入疾病状态后,事实上处于人体相对平衡失于维持的阶段。纵观中医学各种辨证论治理论及方法,无一不体现着『以偏纠偏』的本质。各类中药所具有的升降浮沉、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等性质,正是靠着这些『偏性』合理配伍成方,达到纠正人体偏寒、偏热、偏实、偏虚等疾病状态,使人体重新回到相对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
暂且不谈现代中药学中所言及的中药有效成分,仅仅中药所具有的四气五味等性质就绝非是针刺疗法所能轻易达到的。现在诸多的针灸医师、针灸教学机构、科研论文、甚至非主流教材中,普遍存在逐渐淡化针刺手法补泻重要性的倾向。与此同时,将腧穴双向调节作用的概念予以偷换,认为人体腧穴在接受外界刺激后,自然拥有补虚泻实、温寒散热的自我调衡能力,这种外界刺激,只有刺激量的大小,而无补泻之分。这种观点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刺的临床疗效,也误导了部分针灸医师和医学生,其对针灸事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绝对不可小觑。
分析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其一,部分针灸科研项目中总是试图对针刺治疗进行定量研究,但其研究中所包含的影响因素往往极其有限,而且所观察的指标与针刺补泻效应不符;其二,古法针刺中补泻手法过于繁多,甚至华而不实,令人无所适从,难以选择使用。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医技术标准研究。针对针刺疗法,笔者认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刺补泻手法操作的规范化,要明确达到针刺手法补泻效应的标准是什么。换言之,针刺医师在针刺手法治疗过程中,要明确知道所行补法确是补法,所行泻法确是泻法。
条分缕析,细究之下,针刺手法前期无非催气、得气,中期无非补虚、泻实,后期无非起针之后腧穴开阖。具体采用何种针刺补泻手法,可根据针灸医师的个人习惯,采用相应的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等方法。在目前针灸医师少、患者量大的情况下,操作比较简单的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更能够满足针灸临床的需要。
笔者认为,进一步规范针刺补泻的操作手法,明确针刺补泻效应的标准,加强临床针灸医师的手法培训,摒弃平补平泻这种不伦不类的手法,是提高针刺临床疗效、推动针灸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胡秋生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