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及其夫人
中国汉语是印欧语系及其他拼音文字始祖母活了112岁,已故的中国著名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一生致力于汉语和世界其他语言的比较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周有光先生关于西方白种人印欧语起源于汉藏语系的观点最为大胆和激进。 周有光先生曾经为了这个论题耗费了很大的时间去论证和证明,但国内北大,武大,复旦等很多后来的西化学者教授们批评其走火入魔,认为这个论题有很大的漏洞! 现在看来,西方白种人学者对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关系的讳莫如深的态度,很可能证明周有光先生的理论观点是极其正确的!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汉藏语系语言之外,汉语的亲属语言的探索现在已经触及这些地区的语言:在汉语的西面,欧亚大陆最西端有巴斯克语,欧亚交界处,黑海西面有北高加索语,中亚南部,有巴基斯坦北部山区的Burushaski语。 汉语的北面有叶尼塞亚语。汉语的东南和西面有散布太平洋中的南岛语,再向东面,有北美印第安语的Na-Dene语系。沙加尔认为南岛语与汉语有亲属关系,斯塔罗斯金认为北高加索语、叶尼塞亚语与汉语有亲属关系。上述可能与汉语有关系的语言分布中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空缺;地跨欧亚的世界上最大的语系之一的印欧语不与其间。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难道汉藏民族的先民与印欧民族的先民之间真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吗?地理上的隔绝是不可能的。 或者在那个时期文化上的差异竟有这么强大的力量,使汉藏和印欧两个民族在纪元前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也是不合情理的。 那么,还有一种可能;这种使两者隔绝的「鸿沟」不是历史的事实。印欧语系很可能来源于中国的汉藏语系!』 这种『鸿沟』不是历史的事实,但却是西方学术界一百年来实实在在的现象,这又该怎么解释呢?这个问题的背后肯定有某种值得人深思的东西存在。 比较语言学不仅仅是一种科学,同时还有它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意义,是与各自国家的文明价值、文化利益密切相关的。 近一百年来,西方的学者一直在宣扬中国文明和华夏民族起源于西方,不论持此说的学者其主观意愿如何,它客观上起到了贬低中国文明价值的作用。 但是,现在既然有了比较语言学这一利器,又有了汉印欧语存在联系的推测,为什么他们不一鼓作气,把汉语收入印欧语的囊中呢?
中国汉语是欧洲印欧语系和世界其他语言
这样岂非是坐实了中国文明西来的假说吗?可是西方的学者对此却是退避三舍,并不热衷,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我们只能作出这样的推测:此种研究的结果并无把汉语收入印欧语囊中的希望,反而预示了印欧语会被汉语收入囊中的可能,而这当然是不符合西方的文化利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