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52|回復: 2

[家庭教育引导] 中国家庭的终极难题·凭啥大娃就要让着二娃?

[複製鏈接]
瞭望智库 發表於 2018-6-1 2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们长期受到长幼尊卑观念的礼仪文化影响,尊老爱幼成为我们的基本行为规范之一。

很多时候家长要求大孩子让着小孩子完全是一种不假思索的礼貌谦让,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文化直觉。不可否认,尊老爱幼的礼仪本身是值得提倡的,要一个10岁的孩子让着不懂事的2岁宝宝完全在情理之中。

可问题是,有时候年龄明明只差几个月或一两岁,两个孩子都还处于懵懂状态,却要求大的一定要让着小的,是不是有点儿强人所难?

那么,面对这种问题,家长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文 |李茜
编辑| 谢芳 瞭望智库

每年带女儿悠悠回国,我都有一个很大的感受,悠悠作为年龄较小的妹妹经常受到优待,当她和比她大的孩子们争玩具时,大孩子的家长们总是特别友好地用同一种语气要求自己的孩子:『你是姐姐/哥哥,悠悠比你小,你要让着妹妹哦。』对这种礼让行为,我着实感到受宠若惊,因为我们在德国很少受到这种『大让小』的优待。

在德国,我曾带着1岁多的悠悠跟邻居2岁多的丽雅姐姐一起去家附近的农场玩,那里只有一台电动摇摇马,两个孩子以前经常一起坐,我和丽雅妈妈轮流投币。那次一开始,两个孩子玩得像往常一样热乎,也说好一起去坐摇摇马。

可是等丽雅妈妈投完币,我正准备抱悠悠坐上去时,丽雅不乐意了,她坚持要一个人坐,不让悠悠上来。悠悠在一旁吵着非要坐上去,丽雅妈妈试着说服女儿无果后很快就放弃了,朝我耸了耸肩,做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我也只好安慰悠悠等姐姐坐完了再上去。

我当时想,如果换成是悠悠坐在摇摇马上,出现这种情况时,我肯定会碍于面子而尽力说服悠悠和姐姐一起坐,甚至不顾悠悠的反对『大度』地邀请丽雅坐上来。在公共场合玩时,每当有更小的孩子来拿悠悠手上的玩具时,特别是对方家长在旁边时,我总觉得如果不劝自己的孩子把玩具让给别的孩子玩一下,就会感到很不好意思。

可是我也注意到,当悠悠和其他大孩子争玩具争输了的时候,不管是公共玩具还是人家自己的玩具,德国父母都没有立即要求自己的孩子把玩具让给悠悠,他们要么顺手拿一个别的玩具来转移悠悠的注意力,要么安慰她『等哥哥/姐姐玩完了,过一会儿就给你玩啊』。

在感叹中国家长大度的同时,我开始思考:这种由大人强加的不由孩子分说的 『大让小』 规矩对大孩子来说有时候是不是也是一种不公平呢?

当大孩子因为不听劝而被家长强行拿走手中的玩具递给年龄较小的孩子时;当大孩子手里正在玩的玩具无端被小孩子抢走,大人没有出来主持正义,而是一味劝自家孩子让着小妹妹/小弟弟时,我在大孩子眼里看到了无助、愤怒、委屈和不被理解,各种情绪瞬间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股无法言说的怒火,所有的不满都指向一个问题:凭什么大的就一定要让着小的?

图 | 视觉中国

一 什么时候不需要让

硬要一个正处于强烈物权意识发展期的两岁孩子,让着要抢自己玩具的1岁宝宝,对两岁宝宝的伤害就犹如割肉一样疼。

处于物权意识发展期的孩子会对自己东西的所属权尤为敏感,他们相信自己应该对自己的物品拥有绝对掌控权(事实上孩子确实有这个权利),一旦不经孩子允许就拿走属于他们的东西,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不安和被剥夺的感觉。相比之下,1岁孩子的物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对于别人的和自己的东西界限不明显。这时候与其逼迫两岁宝宝忍痛割爱,不如告诉1岁宝宝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或者拿另一个玩具来转移1岁宝宝的注意力来得轻松。

让孩子学着谦让、分享需要看时机,前提是先要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保护孩子的心理需求,强行逆规律而上,结果很可能是家长与孩子两败俱伤,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几个三四岁的孩子在排队玩滑滑梯,突然一个一两岁的小宝宝冲过来无视大家的排队,直接插到最前面,她的奶奶不但不制止,还对排队的大孩子说:『弟弟还小,你们让着他点啊。』如果让了,损害的不仅仅是老老实实排队的孩子的利益,更是对规则的践踏与破坏。维护规则与秩序人人有责,不能因为年龄小就不遵守。相反,规则意识应该从小培养,而不是等长大了再说。

在一些二胎家庭,家长们总是护着小的,不分青红皂白地要求大的让着小的,照顾和体谅小孩子的感受。殊不知,很多小孩子在这样的宠溺环境中养成了『倚小卖小』的心理惯性,习惯了被照顾、被体谅,却不懂得自己也需要去照顾和体谅别人的感受。而大孩子也因此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满肚子委屈和埋怨。

比起谦让,我们更应该教给孩子的是理解和照顾别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懂得为别人考虑才是社会化和教育的结果。

虽说孩子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做到换位思考,但不代表我们就不用去教,不代表就可以放任纵容。

二 为什么可以不让

在德国幼儿园,老师们遵循先来后到原则,谁先拿到玩具谁就有先玩的权利,对抢输了的孩子老师会给予安慰,并尝试用其他替代玩具来安抚小宝宝,同时也会告诉先拿到玩具的孩子玩几分钟后就给其他孩子玩,大家轮流玩。就算到时间了孩子仍然不愿意把手上的玩具交出来,老师也不会强制孩子就范,而是继续一边和孩子商量,一边等待着孩子自己主动做出改变。一天没效,就天天说,注意只是说,但不强迫,总有一天孩子会突然给我们惊喜,变成我们期待的那个『懂事的孩子』。

这背后隐藏的教育理念,绝不仅仅是先来后到这么简单。

第一,它注重的是平等对待对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需求。

在德国人眼中,大小孩子的需求同等重要,不能光照顾年龄较小孩子的需求而忽略年龄较大的孩子,一个孩子并不因年龄小就天然地拥有特权,也不因年龄大就该无条件地牺牲自己的权利。

第二,我们必须认识到,学龄前儿童受制于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还未发展成熟到具备真正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

一味要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让着比自己小的孩子,很可能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我们在对孩子提要求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孩子的自身能力情况。

第三,不强迫。

无论我们希望孩子做什么,都不应采取强迫态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唤醒孩子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内在渴望,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孩子自愿自发地做到,是对规则规范的内化与认同,而不仅仅是在逼迫和唠叨中变得『听话』。要想让孩子学会尊重和照顾别人的感受,那么首先他自己的感受需得到尊重。如果我们都不去尊重和维护自己孩子的感受,怎么有资格要求他去照顾其他孩子的感受呢?

生活中不难发现,那些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恰恰是小时候没有受到过尊重的人。所以,在教孩子让着年龄小的孩子的同时,也别忘了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我们要对孩子有信心,当孩子从我们身上感到了被尊重的力量时,一旦时机成熟,自然也懂得去尊重别人。

第四,我小不代表全世界都要照顾我。

德国老师遵循的先来后到原则也算是对小宝宝的一种最自然的挫折教育。

其实生活中的挫折本就无处不在,根本不需再去刻意制造。在和大孩子争夺公共玩具时,小孩子多多少少会体会到受挫,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反而能帮助小孩子逐渐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总是以我为中心,我有我的需求,别人也有别人的。在家里爸爸妈妈和其他家人经常把我的需求放在首位,尽量满足我,但在外面不是,我也需要考虑别人的需求,没有人会像爸爸妈妈一样永远让着我。为了在外面玩到我想玩的玩具,交到我想交的朋友,我有时必须做出妥协、让步、等待或者转换思维(如交换玩具)。

这些都是人生的必经经历,孩子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受挫与协商中锻炼出了社交能力与情商。

两个儿童抢夺同一个玩具

两个儿童抢夺同一个玩具
图 | 视觉中国
三 如何教孩子谦让

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教育孩子让着别人了吗?当然不是。

不论在哪里,礼貌谦让、考虑和照顾别人的感受都是值得提倡的美德,也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品质。

当我看到德国孩子在排队等着滑滑梯时,坐在滑梯口正准备往下滑的小宝宝突然站起来荡起了单杠,后面的孩子却耐心安静地排队等待着,没有催,也没有挤到前面抢着滑,我知道那一定是他们的父母曾经无数次地陪着孩子排队,无数次地告诉孩子排队时要耐心等候,催促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

当我看到滑滑梯下面有小宝宝堵住了出口,坐在滑梯上的大孩子没有鲁莽地往下冲,而是一边嘴上喊着让小宝宝离开,一边耐心地坐在滑梯上等待时,我知道那一定是他们的父母曾经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无数次教育孩子,玩的时候也要注意别人的安全,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举动。

不论是让还是被让的一方,都需要知道,谦让和换位思考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遵守规则是大前提,因为规则是对我们每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

无视规则的礼让,不是包容,而是纵容。挡道的孩子还小不懂事可原谅,但是他们的家长却有责任站出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堵住滑梯出口妨碍其他孩子,并及时抱走自己的孩子。我们既要教育孩子换位思考,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要忘了让孩子学会适时地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

延伸阅读:

孩子被欺负了,比教"打回去"更有效的是教他这样做

在不牺牲自己权利的前提下,去尽量照顾别人的感受;

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去尽量维护自己的权利。

培养孩子的权利意识,不是教孩子自私,而是让孩子明白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

最近不少无奈的父母,都这样说:『我是教孩子不打人,要排队,要友爱分享,做个文明人。我的孩子从来不抢别人的东西,不打人,可是别人的孩子要来抢他的东西,还打他。我的孩子不知道回击,就让别人抢,我该怎么教孩子呢?』

其实孩子在遭人欺负时,不敢反击或者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是很常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天生的性格原因,也有后天教育不足的因素存在。

在德国,有专门针对四岁以上儿童的自我防御课程,由专业老师教授孩子如何识别侵犯、反击别人的侵犯和自我保护。

这些课程一般由幼儿园或者在小学入学时学校组织孩子集体参加,可见德国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是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的社会技能。

尤其是进入幼儿园和小学之后,孩子的活动范围不再限于家长和老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很多欺负都发生在看不到的地方。

大人无法时时充当孩子的保护伞,就只能靠孩子自己去面对和解决了,这也是成长必经的痛苦之一。

然而,大家要知道,教孩子自我防御并不只是单纯在教技能,也不是教『打回去、把玩具抢回来』那么简单,它关乎孩子一生的性格和意识塑造。

要让孩子敢于说不,保护自己,最重要的是从小培养权利意识。

这是我一直想写的一个重要概念。

权利意识是现代公民才具有的意识,很多孩子缺乏权利意识,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祖父母本身不具备权利意识。

我时常见到人们在该用『权力』的地方用了『权利』,该用『权利』的地方又用了『权力』,将这两个词混为一谈。

其实,这两个词的含义相差十万八千里!

权力是power,是在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握在强者手中而弱者没有的能力(强弱是相对而言);

权利是rights,是一个人应该享有的待遇,也就意味着弱者也有自己的权利。

权利和权力在汉语发音中完全相同,并且还被经常缩写为『你有权...』,这个『有权』到底是有『权利』,还是『权力』呢?有时候还真让人傻傻分不清啊...

什么是权利意识?

前几天,在我的文章下面收到一条留言,让我特别糟心,也因为这条留言让我特别想写一写权利意识,提醒新生代的父母不要再犯老一辈人常犯的错误。

这位读者说:

『作为成人,对先来后到原则、轮流原则,还是很难理解的。

我们国家没有这个,从小就是委屈求全,别人抢自己手上的东西,就给别人,心里好不高兴,也没有办法。好窝囊的人生。

其实,先来后到,是容易做的,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们啊,只会告诉我们,你要忍,你要让。很想骂人,这些东西,害了我一生。』

其实我自己也是这种『你要忍,你要让』思想的受害者。

和大家讲讲我在德国的经历。

有一次,在室外的公共免费游戏场地上,我刚把悠悠抱上秋千不到10秒钟,就从远处跑来两个六七岁左右的小女孩,她们非常有礼貌地问我:『可不可以让我们也荡一荡秋千?』

我当时发自内心佩服孩子的问话,觉得她们能向陌生人提出这样的请求勇气可嘉。

被孩子这么有礼貌地一问,我马上不好意思地回答:『可以的,悠悠再荡一会就让给你们了。』

然后在那两个女孩热烈期盼的目光下,我开始劝才荡了一分钟的悠悠把秋千让出来。

最后,悠悠极不情愿地被我抱下了秋千。

我还在试图开导她:『我们可以去滑滑梯啊!等下再来荡秋千。』

令我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发生了戏剧化的一幕。

那两个小女孩中的其中一个又去了我们旁边的秋千,问了孩子的爸爸同样的问题:『可以让我也荡一荡秋千吗?』

结果那个爸爸说:『我们也是才来的,等我们荡完了你可以荡哦。』

啊啊啊!我当时听到这个德国爸爸的回答,心里感到非常震撼!原来是可以拒绝别人的!是可以说不的!

我为什么不敢?我为什么要觉得不好意思?我为什么要牺牲女儿的快乐去取悦别人?

那个爸爸还是在我们前面开始荡秋千的,但他就觉得:

『这是公共设施,我也才荡两分钟啊,我女儿荡得正开心,为什么一定要让给你?

你可以有礼貌地提问,但先来后到的原则是要遵守的,不让给你是我的权利!』

最后,我看他们又荡了将近10分钟才离开秋千,而那个小女孩早就已经去玩别的设施了。

这位德国爸爸的回应让我感触很深,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权利意识和教育方式。

原来在沙坑有孩子抢悠悠的玩具时(公共玩具),我总是不好意思对抢东西的孩子说不,而是教育悠悠:『你要和别人分享啊,一起玩。』

或者转移她的注意力:『要不我们换个玩具玩吧,你看那里不是还有一个铲子吗?』

总是在教孩子照顾别人的感受,却忽略了另一个方面——教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

如何教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

1、权利意识的根本基础是自我意识和自信。

这两点是需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的,孩子若缺乏自我意识和自信,就很难做到维护自我。

2、让孩子明确权利和界限

尽早让孩子明白自己拥有哪些权利,别人又拥有哪些权利,并明确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别人的玩具你未经允许不能随便碰,但是你自己的玩具,或者你正在玩的公共玩具,别人也不能未经你的允许就随便抢走。

你不能打别人,别人也不能打你,等等。

幼儿一起玩耍

幼儿一起玩耍

此处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在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学会接受别人权利范围内的拒绝。

北京地铁里那个男孩,因为陌生女孩不把鸡排分享给他吃,就把女孩往铁轨里推的行为,明显就是分不清人与人之间界限的行为。

我猜他妈妈平时肯定也是能说出

『把你的玩具借给我儿子玩一下怎么不行了?这个钥匙扣好漂亮,我儿子喜欢,你就送给我儿子吧』

这种话的人。

一定要教导孩子,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不能践踏别人的权利。

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3、向孩子示范如何维权

0-3岁的孩子,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有限,当他们的权利被侵犯时,他们还不具备采取建设性的行动来解决冲突的能力。

这期间,家长的行为尤为重要,孩子需要我们的引导或者向他们展示可以怎么做。

比如:『这个玩具我的孩子正在玩,你不能就这样抢走。请把它还给我,等我的孩子玩完了,我们可以给你玩。』

以前悠悠想玩秋千,等了很长时间别人还不让,我总是鼓励她:『你去问问他们能不能让给你玩啊。』

其实,我鼓励悠悠去问,只不过是在掩饰自己的胆小罢了。

我自己不好意思问,才把女儿往前推。

但是很奇怪,无论我怎么鼓励,悠悠都做不到。

『秋千事件』后,我痛定思痛,决定改变自己。

我想,如果我自己都做不到替孩子维权,又怎么说服孩子做到?她还那么小,只有我先做到,她才能从我身上学会。

后来我会主动对霸占秋千的人说:『悠悠已经等了很久了哦,你们玩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轮到她玩了?我们要轮流啊。』

(虽然有先来后到原则,但也不能将公共玩具占为己有,一直不让别人玩。别忘了,除了先来后到,还有轮流原则!)

有一次在游泳池,几个孩子拿了我们闲置在一旁的球玩,这也挺正常的。但是玩着玩着他们把球越抛越远,甚至有带走的迹象。

我只好抱着悠悠追上去,告诉他们:『这是我们的球,你们已经玩了一会了,现在我们想玩了,请还给我们。』

当然,每次做完后,我都会跟悠悠说一句:『以后你也可以向妈妈一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

我希望让悠悠看到,妈妈是如何在维权的,也希望她能从我的行动中汲取勇气和力量,最后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4、教孩子用语言表明态度,把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大声说出来。

当孩子的语言能力进步到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应该鼓励孩子多使用语言来维权了。

当孩子被打被欺负时,德国是不提倡家长教孩子打回去的。原因很简单:打回去这一招会阻碍孩子的情商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发现打回去很有效,每次只要打回去,别的小朋友就不敢打他抢他的玩具了,那这个孩子还有什么动力去想别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和冲突呢?

难道以后长大了也要靠暴力来解决问题吗?

拳脚相向肯定不是成熟的成年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最佳方式,沟通才是。

因此,家长平时在家里要多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允许和尊重孩子说不的权利。

被打了,要大声对打人者说:『停!你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我不允许你打我!』

玩具被抢了,要大声对抢玩具者说:『不!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抢!请立刻把玩具还给我!』

同时配合使用『停』的手势,表示启动自我防御。

在被侵犯的第一时间,坚定而明确地用语言和手势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让欺负人者感到『哎这人不好惹啊,我还是算了吧』,可使孩子免于受到再次侵犯。

要知道,这种面对侵犯大声反击的能力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轻易做到的,这需要很多的练习。

在德国的自我防御课程上,就有专门这样一个模拟环节,让孩子对侵犯者大声说不,大声拒绝,把自己的感受和立场喊出来!

很多孩子一开始都喊不出来,要经过不断的练习和鼓励才能慢慢做到。

我们在家也可和孩子做一做这样模拟的被欺负的练习,练得多了,才能在真正发生的时候立即派上用场。

5、向他人求助

在做了第四步后仍不能解决问题的,就应该鼓励孩子去向老师、家长或朋友求助了。

向别人求助也是一个方法,并不丢脸。

看了今天这篇,我想一定又会有人说:『你今天写的不是跟之前写的相矛盾吗?一下教人培养同理心,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下又教人自私,不把玩具让给别人...』

矛盾吗?同理心非常重要毋庸置疑,但并不意味着要对别人一味迁就、委曲求全。

在不牺牲自己权利的前提下,去尽量照顾别人的感受;

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去尽量维护自己的权利。

这其实是最符合人性的,人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不论善良还是自私,都应有个度。

德国法律规定对路人见死不救是非法的,要受到处罚。但有个大前提,救人者要先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而不是鼓励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见义勇为。

培养孩子的权利意识,不是教孩子自私,而是让孩子明白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现代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原标题为〖面对孩子争抢玩具,德国人竟然是这么处理的〗,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文 |悠悠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ID:yoyomadeguo),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8-6-1 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让小』不是一个公平的家庭伦理关系,尊老爱幼,长子如父,反而强调的是长子、老辈的尊严及权利。孔融时代,兄弟姐妹关系应该是比较不各谐的,才导致以『小让大』的行为被广泛赞誉。公平正义的家庭伦理,应该是人格独立,血统相关,宗族相共,权责利负消长平衡。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8-6-1 21:35 | 顯示全部樓層
文章同时也宣传了一个十分不好的理念,就是唯洋是尚,德国人的做法,未必就是最佳的,事实也未见得德国社会的和谐程度,公平正义理念,较中国社会更好。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