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转贴自:思与文网站
回归真实的存在构成了王船山哲学的主题, 这一主题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问题: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如何如归真实的存在?我们首先探讨前一个问题。从孔子开始,存在(道)的探询就被划分为两个交互作用 的领域:天道与人道(性)。张载说:“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1],它的意思是,真实的存在是天道意义上的存在与人道层面上的存在的统一。王船山完全同意这种说法,在他看来,真实的存在(诚)是人道意义上的 “皇建其有极”和天道意义上“二殊五实”的“合撰而为一”,“曰‘命’、曰‘性’、曰‘道’、曰‘教’,无不受统于此一‘诚’字。与此不察,其引人入迷津 者不小”[2]。因此,什么是真实存在的讨论,可以分别从天道、人道,以及天道和 人道的沟通这三个层面来进行,在以下的几章中,我们将从天道层面考察真实存在是什么的问题。
如前所论,王船山哲学拥有一种不同于宋明 人的视域,这就是隐显的视域。事实上,在王船山那里,天人关系已经被明确地放置在这种视域之中:“在人微者,在天则显……在天微者,在人则显”[3]。这种视域意味着即使是天道意义上的存在的考察,也不能脱离主体的知 行过程来进行。主体的知行活动存在着一个界线,在此界线之外的可以划归为天道,界线之内的则归属于人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船山说:“人者我之所能,天 者我之所不能”[4]。因此,从隐显也就是主体知行视域考察天道层面的存在,首先把我们 引向的是主体权能的界线,由此才能获得天道意义上存在的概念,否则,就难以保证所谈存在的真实性。主体权能的界线以及建立在它基础上的真实存在的自在自为 性,在王船山那里,构成理气之辨的主题。
天道意义的上存在超出了主体的知能 界限,因此,它具有非人为构造的特点,一旦主体可以思辨来构造存在,那么存在在何种意义上还是真实的就成为问题。真实存在的非人为构造性,就是它的自在自 为性。非人为构造性,是从主体方面说的;自在自为性,是就真实存在本身而言的。真实的存在是自在与自为的统一,这就是王船山对于“什么是真实的存在”这个 问题的第一个回答。这种回答在王船山那里是通过理气之辨来证成的。
但是,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如何去讲存在的 自在自为性。从存在的自在自为去讲它的非人为构造性,与从存在的非人为构造性去讲它的自在自为,是两种不同的思路。从自在自为去讲非人为构造,那么,自在 自为就是一个在先的承诺,因此,这是独断论的讲法;从非人为构造去讲自在自为,是批判哲学的讲法。王船山哲学有一个隐显的视域,也就意味着它拥有批判哲学 的识度。所以,王船山讲存在的自在自为,“更不(直接)从天道说起”[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