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170|回復: 0

[儒家学说] 论语解释: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複製鏈接]
贾陆英书屋 發表於 2018-9-4 14: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音lì)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释译

〖论语·卫灵公篇第32章〗孔子怎样阐述治国四要件?

15·32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音lì)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本章中『及之』、『守之』、『得之』、『失之』的之字,指治国之道。『涖之』、『动之』的之字,指百姓。『涖』字与『莅』字同义,指到,如莅任、莅临、莅会。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在上位者,才智足以领悟那治国之道,但他的仁德不足以保持它,那么虽然领悟了,一定还会失去;才智达到了,仁德也足以保持了,但不能以庄重严肃的态度对待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敬服;才智达到了,仁德足以保持了,也庄重严肃地对待百姓了,但动员百姓时不按照礼的要求去做,那也还没有达到至善的境界。』

本章所记,孔子阐述了治理国家的四个要件,也是为政者必须具备的四种素质。一是『知及之』,强调要有治国所需要的才能和智慧;二是『仁能守之』,强调要有足以保证你正确发挥这才能和智慧的仁德;三是『庄以涖之』,强调对待百姓要有正确的态度,言而有信,从而得到百姓的尊敬和信服;四是『动之以礼』,强调动员、组织、役使百姓要以礼而行,『使民以时』。这四个要件,包括了才智、品德、信誉和尊礼,全部具备了,做到了,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缺一则不能达到善。

附:

【原文】

15·32子曰:『知及之①,仁不能守之②,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③,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④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及之、②守之:之字指治国之道。③(音lì)之、④动之:之字指百姓。涖,同『莅』,到,如莅任、莅临、莅会。

【译文】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者,才智足以领悟那治国之道,但他的仁德不足以保持它,那么虽然领悟了,一定还会失去;才智达到了,仁德也足以保持了,但不能以庄重严肃的态度对待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敬服;才智达到了,仁德足以保持了,也庄重严肃地对待百姓了,但动员百姓时不按照礼的要求去做,那也还没有达到至善的境界。』

1452aaf2e4f392b5df8a46bd57e1c80e.jpg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