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与苏武的故事·被迫变节与矢志不渝
李陵投降的消息传回汉朝,朝野之中对李陵一片痛骂之声。汉武帝也是愤怒异常,当即将李陵的母亲、妻儿等人都抓了起来。 就在对李陵的一片讨伐声中,太史令司马迁却站出来替李陵辩解。 司马迁认为,李陵平素,对亲人孝敬,对士人诚信,为了国家,能奋不顾身,有国士之风。现在李陵出了问题,那些平日里贪生怕死,只知道保全自己身家性命的臣子,就跳出来大肆污蔑他,夸大他的罪行,太让人痛心了。那些无能之辈,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责李陵,你们又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李陵虽降,但是他在投降之前,率领不到五千的步兵,长驱直入匈奴腹地,面对数万匈奴精锐,转战千里,打死敌人超过万人。最后箭尽路绝,将士们还对着全副武装的敌人,赤手空拳,拼死一搏。能让士卒如此效死的将军,即使是古代那些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然兵败陷入敌营,但是其功绩足以光耀千古。 最后,司马迁认为,李陵之所以没有慷慨赴死,只是想留下其有用之躯,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次报效朝廷罢了。 司马迁的话,虽然颇有道理,但是正气急败坏的汉武帝怎么听得进去?再加上前面贰师将军丧师辱国,所以汉武帝怎么听,怎么感觉司马迁是在讽刺自己,嘲笑贰师将军。因而恼羞成怒的汉武帝,判处司马迁腐刑。 过了很长时间,汉武帝的怒火慢慢平息下去后,也开始反思。毕竟李陵是有大功于前,在箭尽粮绝,又没有救兵的情况下,才投降的,也算是有情可原。 本来在李陵出兵之前,汉武帝安排了强弩校尉路博德率军接应李陵。但是因为路博德是一员老将,就像李陵不愿意给贰师将军李广利打下手一样,路博德也不愿意给李陵打下手,于是也向汉武帝进言,要求另派自己别的任务。当贰师将军率领的汉军主力遭遇失败时,汉武帝就将路博德的这支队伍派往这个方向了,导致李陵这面没有了援军。 想明白之后,汉武帝对李陵的怒火也就小了很多,特意派出使者,慰劳了李陵军中逃回的那些士卒。然后,汉武帝又派出大军,在进击匈奴的同时,准备接李陵回来。 可惜,事与愿违,这次进军再次无功而返。为了推诿过错,领军主将还将失败的责任都扣到了李陵头上,说因为李陵帮助匈奴人训练士兵以防备汉军,汉军这方才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汉武帝信以为真,再次动怒,将李陵家族诛灭,李陵的母亲、妻儿都被杀死。 不管李陵开始时是抱着什么心态投降匈奴人的,此时,都只能是诚心实意的投降了。 且鞮侯单于一直非常器重李陵,听说了李陵的遭遇,为了彻底让李陵归心,索性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又封李陵为右校王。 因为苏武虽然被匈奴人流放到北海放羊,环境极其艰苦,但是一直不肯投降,于是匈奴人就派李陵去劝说苏武。 原来在汉朝的时候,因为长辈都是军中宿将,所以李陵和苏武很早颇为熟悉,私交也不错。 在李陵刚刚投降匈奴的时候,李陵羞于见苏武也好,自己也是假投降不愿意劝苏武投降也好,总之,很长时间内,李陵并没有去见苏武。直到李陵家族被诛灭,自己也死心塌地投降匈奴之后,才去北海见苏武,劝苏武投降。 李陵劝苏武,汉武帝是个无情无义的皇帝,你苏家也有很多人死于皇帝之手,包括你的哥哥、弟弟在内。『我在领兵离开长安的时候,听说你的母亲已经去世,你的妻子也改嫁了。现在又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还不知道你家里剩下的人过的怎么样,是生是死呢?人生不过像早晨的露水,及时行乐也就是了,你又何必自苦如此?』 『当初我刚刚投降时,也是痛苦万分,如疯若狂,感觉自己对不起汉朝。加上老母、妻儿都被关押,我当时的心情,又与何人诉说?我又何曾是真心的投降匈奴?可是这一切的痛苦又有什么用呢?皇帝老迈昏庸,朝令夕改,肆意妄为,大臣无罪被诛杀的有数十家,这样昏庸的皇帝,你又何必为他守节?不如投降算了。』 对于李陵的情况,苏武也是略知一二,对李陵的遭遇,苏武也是深表同情。所以苏武对李陵,并没有像对卫律那样横眉怒目,而是要相对客气的多。 不过客气是客气,要想让苏武听从劝说,投降匈奴是不可能的。 苏武正颜厉色对李陵说:『我苏家满门,我苏氏父子能有今天,全赖天子的信任与提拔。哪怕让我立刻为之去死,我也是心甘情愿,「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如果你非要让我投降的话,就请立刻杀了我吧。』 李陵连续劝了苏武好几天,见苏武毫不动心,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说完,李陵边哭着,边与苏武告辞离开。 之后,李陵不好意思再去面见苏武,就悄悄的让自己的妻子给苏武送去几只牛羊,稍稍改善一下苏武的艰难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