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347|回復: 0

[训诂学] 容字的起源与演变_繁体字写法

[複製鏈接]
中央纪委国家监 發表於 2018-11-22 13: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说文解字〗中说:『容,盛也。从宀、谷。』

〖说文解字〗中说:『容,盛也。从宀、谷。』

一提起『容』字,最易让人想起寺庙里那个胖乎乎、笑哈哈坐在殿前迎客的弥勒佛和他身边的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容的本义就是容纳

容的本义就是容纳

〖说文解字〗中说:『容,盛也。从宀、谷。』在许慎看来,『容』上面的『宀』,是房屋的意思,下面是『谷』,是空虚的山洼。『屋与谷,皆所以盛受也』,由此容的本义就是容纳。但也有人认为,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容的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为『穴』,是远古社会的地穴建筑,如同里面大、口子小的地窖。这种地穴式的建筑,在远古社会是用作储存粮食等之用的,因此容就有了容纳之意。不过,许慎所解释的和甲骨文字形所表达的其实殊途同归,都是空间上容纳、收容的意思。〖诗经·卫风·河广〗中说:『谁谓河广?曾不容舟。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谁说黄河河面宽,有时候连一条小船都容不下。谁说宋国路途遥远,我一个上午就可走到。这是宋国流浪者的一首思乡之谣,这里『容』字即取其本义。由本义,容又引申出宽容、包容等义项,尚书中说『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这正是成语『有容乃大』的由来。

容的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为『穴』

容的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为『穴』

宽容、包容的人,表情是和蔼可亲的,面容也是慈祥可鞠的,所以容也可引申指人脸上的神情和气色。如笑容、愁容、病容等,进而又可引申为容貌、仪容。〖玉篇〗:『容,容仪也。』容仪指容貌和仪表。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里的容指梳妆打扮,它来自〖诗·卫风·伯兮〗:『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是一首描写妻子思念出征丈夫的诗。忧伤思夫的妻子自问:难道是没有洗头的时间和油膏吗?当然不是。丈夫不在,我讨谁欢喜,为谁梳妆打扮呢?既无悦己者,也就不必『容』了。

都是空间上容纳、收容的意思

都是空间上容纳、收容的意思

在〖秋水〗中,庄子用浪漫的笔调描写了海神的广阔和无边。大海为什么能如此广阔?荀子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大海不拒细流。由于海的谦和与包容,积少成多,由小变大,慢慢就变得浩瀚无边、宽广博大了。做人同样如此,心胸之大当与天同高,与海同宽。人这一生同样如此,学知识、长经验也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在青年时期汇集各方『细流』,到一定年龄自然会囊括『四海』,博学多知,经验丰富。同时,对待他人,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和气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恕』。当然,包容精神也非与生俱来,它需要主动学习,自觉培育和修炼;需要志存高远,不计较眼前得与失的远大境界;需要有『人各有所长,人无完人』的清醒认识;需要有『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的将心比心;需要有『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的良好品德;需要有『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的宽厚仁慈;需要有『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宽广胸怀。

〖诗经·卫风·河广〗中说:『谁谓河广?曾不容舟。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 ...

〖诗经·卫风·河广〗中说:『谁谓河广?曾不容舟。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 ...

为人为事如此,国家民族的文化更是如此。中华民族自古便具有厚德包容的文化气质,这是一种天无不覆、地无不载的包容与接纳,具有无穷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在唐朝,中国当时被各国崇拜的程度,远超过其他两大超级强国,因为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对宗教是排斥性的,只有中国对各种宗教兼容并包。』自汉时起,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开通,丝绸之路开辟,东西方文化交流开始在世界文明史上蔚成大观。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化的『走出去』与『引进来』相辅相成,外来的精神文化、物质文明本土化,形成内生的文化要素,彰显了开放包容的格局气度。不过,面对外来文化,中华文化并不是囫囵吞枣地接受,而是有一个吸收、消化、融合、创造的过程。中华文化融合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外来文化的中国化。这种中国化,离不开外来文化本身的开放度,但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本身具有开放包容的大格局,更有融合创造的大智慧。

容又引申出宽容、包容等义项

容又引申出宽容、包容等义项

从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路,到今日中国的幅员辽阔、民族团结、改革开放,都彰显着自身包容厚德的文明底色。若非有对本民族文化的充足自信,我们不可能有如此的包容力。今天,『中国号』巨轮已经驶入新的广阔世界海洋,『文化的对话』成为必然和必须。一方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也应以中国文化丰富人类文明的基因库。不拒众流、扬帆出海,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前行方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