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科长期致力于风湿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对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也有较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常年开放病床42张,病床使用率在100%以上。科室信息化程度高,配有多媒体教研室及配套设备,建立了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信息库。在风湿病诊治方面,成功开展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必备的所有诊疗项目,并配有红外热象仪、超低温冰箱、美国雅培化学发光仪、南京大渊蛋白芯片仪、芬兰雷勃酶标仪洗板机等诊断治疗设备。
科室人才梯队健全,专业人员13名,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专科医师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学历7名。科室团队学历高、基本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科室共培养了12名研究生。“痹痛定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及实验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隔物温和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项科研经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现有在研课题4项。
张荒生,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市中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副会长、武汉市中医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已在《中医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中医治疗学》、《中药材鉴别手册》、《中医科诊疗要点》等多部专著。
从医30余年,张荒生对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有独到见解,在国内中医风湿界享有盛誉。他追溯《素问》“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之说,认为邪之所客,经络闭阻,气血壅滞,脉络绌急此病因之所在。施治方略当求脏治本,表里兼容,多以补虚为主兼以祛邪;依据病程,灵活用药;中西结合,取长补短。据此理论,提出“痹病益气当为先,祛风通络贯始终”、“痹病络阻通为要,气充血行络必通”的学术观点。制定治疗风湿病系列方药,并系统总结多年临床用药经验,先后培养5名硕士研究生。主持完成“痹痛定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试验及临床研究”等5项课题,2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张荒生教授现正带领课题组从事“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疗效评价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研究”(省级科研项目)和“活血祛风通络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市卫生局科研项目)的研究。
张荒生认为“风湿为痹,其理在虚,其因在邪,其的在五脏,其侯在六腑及肢体关节肌肉。”临床女性及老年患者多于男性,初期为肢体关节疼痛,诊治不及时或不当可演变为关节变形。痹既得,随人体阴阳偏盛之异,外邪所客之别,病程长短及传化之殊,其侯:或寒,或热,或湿,或燥。邪斥日久,寒凝津为痰,湿停聚为痰,热炼津为痰。且气血不畅则瘀血内生。痰瘀内阻,气血失运致局部失养,“不通”“不荣”并见。痹因虚而致,痹久必致虚。气虚不能行血布津,津血停留,为痰为瘀。日久,传至脏腑,致正气更虚。虚、邪、痰瘀杂至,“不通”“不荣”叠见而成疴。
传统治法常见扶正祛邪,驱风除湿,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等,且常以肝,脾,肾三脏为主要用药对象,鲜有提及其他脏腑者。而实际中常常是病程各异,难易悬殊。若不知外邪所客之处,必然正气扶而不强。加之药之毒邪,外邪怯而不去,常见变异难测。故弄清邪之所在,依据脏腑表里而陈君臣佐使。则其药者,量分轻重,达分部位;其治者,补泄分层,养润有度;外患赖肺之所强而绝于肌表,内扰由正气之充而逐于毫窍。攻邪之物不可少,然其药当轻,恐伤脏腑;通络之剂不能无,唯施之得时,方见全功。扶正有君臣之序而达脏至腑,驱邪依佐使之功而至骨至筋。以其验方研制的痹痛定胶囊,其组方充分体现的张荒生治痹的学术思想,驱邪为先,扶正为主,久病通络为法,用之临床数千例,疗效确切。
丸散疗顽痹、藤药通经脉
痹痛定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科自制痹痛定胶囊,是根据院长张荒生提出的“痹病益气当为先,祛风通络贯始终”、“痹病络阻通为要,气充血行络必通”学术观点,选用黄芪、青风藤、全蝎组成复方中药制剂,具有益气、祛风、通络、止痛、解毒之功,且驱邪而不伤正气,用于风湿痹阻之痹症,西医属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均显示出明显的抗炎、镇痛和调节免疫功能。此药为风湿病患者临床基础用药,近3年为医院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相关门诊及住院病历的统计,痹痛定胶囊用于治疗风湿病,使用率≥50%。
热痹清颗粒治疗痛风
自制药热痹清颗粒具有利湿解毒、活血止痛之功,该方源于经方“白虎汤”,结合张荒生临案经验,化裁而成。临床应用近6年,对于缓解急性关节炎发作的有效率达98%,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相关门诊及住院病历的统计,热痹清颗粒用于治疗关节红肿,使用率在50%以上。
藤龙汤
藤龙汤是风湿科众多名老中医多年临床经验之结晶。依据“藤以达肢,枝蔓散邪”的理论,提出以藤龙汤为基础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理论,充分体现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专病专方的运用。依据类风湿发展的各个阶段,结合病人的体质状况,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驱风除湿,扶正固本,从根着手,疗效巩固。运用该方该法多年,验之临床数千例,疗效肯定,重复性强。
隔物温和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科运用传统针刺、隔物温和灸、艾灸、电针、梅花针、火罐、穴位注射等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针灸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该科首创的隔物温和灸疗法集合了温和灸和隔物灸的作用,既有温和灸的持续温热效应,又有隔物灸促进所敷药物吸收的作用,同时最大限度避免烫伤,这是对传统灸法的改进与创新。
根据风湿病在肌肉筋骨的特点,风湿科发挥中医外治法的优势,采用中药外熏、药膏外敷等多种外治手段,使药物直达病变部位,消肿止痛作用更加显著。风湿科凝聚多年治痹之经验,发古今疗痹之验方,协定“清热止痛膏”、“散寒止痛膏”、“活血止痛膏”三贴外用膏方,用之临床,消肿止痛,通瘀活络之功显著。外用膏药使用时,要辨证施治:关节肿痛发热者敷以清热止痛膏;关节畏寒怕冷者予以散寒止痛膏,关节炎后期,患者关节畸形,证属“痰瘀阻络”者,予以活血止痛膏,使药物直达病变部位。故上述三种外用膏方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疼痛均有显著疗效。尤其是清热止痛膏对于缓解各种原因出现的关节肿热疼痛,可快速止痛,消肿明显。
针灸止痛,疗效确切。风湿科运用针灸在治疗疼痛性疾病方面有独到的经验与方法。辨证取穴,循经施针已为风湿科的一大特色。热痹疼痛,刺井泻荥,热邪泻,疼痛止;寒痹疼痛,灼艾温阳,阳气复,痹痛消。针灸可以很好地缓解关节疼痛,同时通过针灸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穴位,调整由风湿病造成的免疫功能紊乱,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多种针灸疗法的综合运用亦为该科的优势和特色。拔罐可以散寒驱湿,活血化瘀;温针灸能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穴位注射不仅有穴位的刺激作用,还可以通过经络穴位的放大作用,提高药物的药理作用。针对不同的风湿病,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最佳的治疗手段综合治疗,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风湿科还应用传统中药熏洗法治疗风湿痹,从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着手,配制的风湿病熏洗药治疗了万余人次患者,临床获满意疗效。
中西并重优势互补
众所周知,风湿免疫类疾病的治疗目前仍是医学界的难题。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还在不断的探索中,现在临床上的各种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风湿科在多年的风湿病科研临床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中医诊疗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诊疗模式。风湿病的病种繁多,症状各异,往往难以区别,现代化的诊断手段为该病的正确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随着生物制剂时代的到来,风湿病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制剂对于快速控制风湿病的发作,减缓疾病的进展,都有着良好的疗效。风湿科充分掌握现代风湿病的诊疗技术,明确风湿病的西医诊断,避免了中医诊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对于病情较重,反复发作的患者,正确运用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情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生物制剂是治疗风湿病的有力武器,尤其在治疗风湿病的急性发作阶段,可以很快地缓解疼痛,降低相关炎性指标,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有着良好的互补性,西药见效快,服用方便,但存在胃肠反应重,肝肾功能损伤等问题。中医药的适时介入,可以缩短服用激素及止痛药的时间及剂量,同时对脏腑的调理可以起到护肝及升白细胞的作用,减少并缓解了某些药物的毒副反应,弥补了西药之不足,提高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中西结合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的优势所在,中药药效缓而持久,毒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服用,内外合治,更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