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72|回復: 0

画僧石涛与南京不解之缘(图)

[複製鏈接]
延章 發表於 2010-7-8 14: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708511535009756.jpg

: Z; }3 L' r( w# j2 K) u" O

5 D7 a' O3 ?% ]+ K4 P
石涛《金陵胜景》册页之十开:秋月作画
: ]3 X( g( [5 V

) {% E5 r) Y3 M) l' C8 Y" r, [
    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而传统画坛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四王吴恽”、“金陵八家”等名家大师异彩纷呈,石涛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朱明宗室后裔,画艺成就卓著,被誉为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其创作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 * e, E9 I. E& O6 F' B' C6 T
' J6 }% v. }. `+ g( t
    石涛(约1642年―1707年以后)为全州人(今属广西),字石涛,号清湘遗人、苦瓜和尚等。他原为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出生时正值晚明风雨飘摇,其父朱亨嘉死于兵乱,幼小的石涛被人保护送入释门,总算免遭祸害。石涛出家后曾经客居武昌,随后浪迹天涯,漂泊数十载。
0 y- z4 P6 s+ p/ ]  |! [& {4 Z- W$ @6 n, a' b) y9 `; k! ^
    早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石涛便来过南京天龙古院作画。5年后,先后驻锡安徽宣城敬亭山麓寺庵,并数赴黄山游历。康熙十七年(1678年)石涛再度叩访金陵,康熙十九年(1680年)寓居城南长干寺一枝阁,大约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前往扬州。   j& R3 R+ w, W5 _7 v& q

6 N+ t* W8 |4 G  h    明代南京曾是开国京师与陪都,又为南明小朝廷所在地。清代易帜后,这里寓居不少前朝遗民,缅怀故国、反清复明的倾向比较强烈。包括龚贤、樊圻、高岑、邹础⑽夂辍⒁缎馈⒑V、谢荪,以及石溪、程正揆等一批名画家,他们遁迹自然,隐居不仕,寄情于翰墨丹青之间,抒怀遣兴,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与生活感受。
: E% S6 o8 t  B( t) G' C9 e2 p7 l) U' Y8 J$ D
    石涛寓居南京期间,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参禅修佛、精研书画不辍,足迹遍及钟山、幕府山、雨花台、玄武湖、莫愁湖、周处台、凤凰台、乌衣巷、朝天宫、天界寺等名胜佳境。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个人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尤其在与屈大均、孔尚任、程正揆、戴本孝、龚贤、梅清、汤燕生、黄云等文士画家的切磋中,石涛认真汲取他人的思想见解和艺术风貌,画风趋臻成熟,这也是他绘画生涯的重要转折时期。   " n# \5 S& m* K/ p6 b9 H
9 c1 U/ \5 U) h2 j
    石涛饱受六朝古都山水、人文灵气的浸润滋养,创作了不少书画诗作。据史料统计,石涛描绘金陵山水的画作就不下三四十幅,包括居住多年的长干里一带的风光等。石涛的画作构图新颖奇僻,笔墨苍劲纵恣、淋漓奔放,气格灵动飘逸、超凡脱俗,极富情感宣泄和个性创造魅力。尽管有些画作已佚,而有的题画诗犹存,依然留给后人诸多怀思与遐想。譬如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清凉台图》画轴,再现了古韵悠悠的清凉胜境。他在该画轴上赋诗题款:“清凉台。薄暮平台独上游,可怜春色静南州。陵松但见阴云合,江水犹涵白日流。故垒鸦归宵寂寂,废园花发思悠悠。兴亡自古成惆怅,莫遣歌声到岭头。清湘遗人极。”该画卷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伤感、凄美情愫,既是石涛对故国山河之爱的由衷宣泄,也是对昔日江山风光的真情描绘,金陵的历史文化风貌定格于画中;再如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的《秦淮忆旧》册页(八开)中,石涛忆写了与友人同在秦淮河畔赏梅雅集的情形:“沿溪四十九回折,搜尽秦淮六代奇。雪霁东山谁著屐,风高西壑自成诗。应怜孤琴长年伴,具剩槎矛只几枝。满地落花春未了,酸心如豆耐人思。”六朝的兴衰起落,一直就是文人骚客挥之不去的情结,金陵怀古风尚在承继唐宋之后,清初又迎来了一个高峰期。
2 `" V3 f+ ~# ]! i2 r& M& N' O/ T; j- o( q3 ?' }1 d
    明末清初一些画家热衷于图绘《金陵八景》、《金陵二十四景》、《金陵四十景》等,石涛也不例外。他除了绘有《金陵十景图》册页,描绘了不少南京郊野情境和赏玩幽趣。如《金陵胜景》册页(十开),诗书画印合璧,第四开图绘的是东南郊青龙山的古银杏树,他在画中尽情咏叹:“插天神护力,捧日露沾襟。偶向空心处,微顶间上音。”第十开绘写的是金陵赏月佳景:“秋月净如洗,秋云几叠长。钟声动林杪,蟋蟀鸣苍傍。将卧忽复起,高吟停复扬。挥毫越纸外,却笑图仓忙。”此外还有丛霄道院、鸡鸣寺、徐府庵古松树、东山等处旖旎风光。匠心独具的石涛于诗意画境中追求金陵山水之魂,以高超娴熟的笔墨技法表现寄托山林的情致逸气,令人沉醉不已,发思古幽情。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